餐饮问答 | 网站投稿 | 会员注册 | 会员中心 | 繁体中文

www.canyin168.com-职业餐饮网

您现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酒店>>行业分析>>正文内容

2012酒店业发展趋势

作者:佚名 来源:职业餐饮网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9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回顾过去的20 年,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历经了80 年代初的茫然无措,到90 年代开始的突然启动,再回归到现在的生机盎然。历经23 年的风雨兼程,生命力愈加旺盛。中国的酒店业是最早向外资开放的行业之一,早在1982 年就出现了第一家合资酒店“北京建国酒店”,在此后的二十年中,中国酒店业更是伴随着国际酒店业的发展与渗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一、酒店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1、的数量规模加速度扩张 自1980 年开始,中国酒店业的产业规模成倍数地加速发展。酒店的供给量随着需求的扩大而快速增长。以旅游涉外酒店为例,1980 年有酒店203 家,2002 年光星级酒店就增加到8880 家,增长近44 倍。同期,客房间数增长30 余倍。旅游酒店每五年的增长率在50% 以上。

2、档次与规模结构已经形成 如果不分系统地将各类酒店放在一起,到2002 年末(1)五星级酒店175 座,共有6.49 万间客房,占中国星级酒店客房总数的7.23%;(2)四星级酒店635 座,共有14.35 万间客房,占中国星级酒店客房总数的15.99%;(3)三星级酒店2846 座,共有34.65 万间客房,占中国星级酒店客房总数的38.62%;(4)二星级酒店4414 座,共有30.60 万间客房,占中国星级酒店客房总数的34.10%;(5)一星级酒店810 座,共有3.64 万间客房,占中国星级酒店客房总数的4.06%。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

3、空间分布出现三阶梯状态 中国酒店业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三阶梯状态:第一阶梯是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第二阶梯是中国的中部地带,第三阶梯是西部地带,整个态势是东多西少。拥有星级酒店座数多少排列,位居全国前十名的地区是:(1)广东926 座;(2)浙江723 座;(3)江苏575 座:(4) 北京572 座;(5)云南560 座;(6)湖北473 座;(7)山东401 座;(8)辽宁347 座;(9)上海 319 座:(10)湖南319 座。

二、整个行业的转变

1、由指令性的政府外事接待体系转向国民经济中有竞争力的产业过去的旅游酒店多数是外事接待机构,招待所多数是公务住宿机构,谈不上酒店产业和发展规模。经过20 余年的建设,将一个传统性的、指令性的、隶属于政府外事接待工作的服务机构,转变成为一个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越发引人注目的、具有竞争力的产业。2000 年旅游业收入4500 亿人民币,酒店业的收入占旅游业的收入将近一半,产业特征愈加明显。

2、由封闭性行业转向与国际接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开放性行业 酒店业最早对外商开放,允许外商投资,允许与外商合资。到目前为止,中国旅游酒店业利用外资额已达200 多亿美元,三资酒店已有800 余家。从1982 年半岛集团管理北京建国酒店开始,一批国际酒店集团相继进入中国。引进星级评定标准,在行业管理和酒店管理方面按国际惯例办事,大大提升了酒店业的国际化发展水平。经过20 年的发展,使酒店业由一个计划经济的封闭性行业转变为一个与国际接轨较早、较快、较为顺畅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开放性行业。

3、供求关系由卖方主导的市场转向卖方主导的市场 经济的活跃、旅游业的发展使更多的酒店企业参与进中国的酒店业市场,加剧了酒店企业之间的竞争,促进了供求关系的变化。中国酒店的经营更多地关注消费者的需要。在酒店管理上,通过星级酒店的示范作用,从需求适应供给转变为供给适应需求。酒店业由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由于过速发展,相当一些地区近几年出现了供过于求,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酒店企业的经营者更加重视市场趋势和顾客的需求变化,这种理念和行为促进酒店企业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4、计划经济的成本中心事业性运作模式转向市场经济的利润中心企业性运作模式 1980 年以前,中国的酒店多属事业型招待所,酒店服务单一,只提供食宿两项服务。经营效益缺指标、服务缺标准,成本无核算,财务上实行统收统支、盈余自留、差额补贴的制度,并且没有上缴利税的任务;改革开放以后,外资进入,中国酒店管理机构推行一系列政策措施,促使各酒店转换经营机制,使中国酒店在短暂决策、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工资分配、员工录用与奖励以及财务成本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改造,开始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型管理制度。酒店企业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竞争的意识及其行为使整个酒店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5、由传统的经验管理转向现代的科学管理 在推行建国酒店的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把引进国外先进科学管理方法与国情相结合,初步总结出一套中国式的酒店科学管理体系,使酒店企业从经验型行政管理开始向科学化管理转变,促进了中国酒店业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朝现代化方向加速转变。

6、行业管理从简单无序,发展到基本科学、系统有序 通过实行酒店星级制度,实现中国酒店管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减少干预,将中国酒店业的发展转移到市场调节的基础上来。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行业规则,推动酒店企业有序竞争,推动酒店业市场化。政府、行业、企业逐渐适应和学会了在市场经济中科学、有序地管理、经营酒店的方式、方法。酒店业的历史性变化是前所未有的。中国进入WTO 后,酒店业面临着新的全球性的挑战,近几年的发展将出现几个值得注意的趋势。

三、中国酒店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1、供给相对过剩,竞争激烈,今后发展速度降低。 1996 年到2000 年旅游酒店业共增加35.4 万间客房,平均年增长率为12.39%,而同期的客源增长率为4.0%。由于供大于求,导致酒店企业之间过度竞争。从1996 年到1998 年全国酒店的平均出租率和利润率逐年下降,1998 年开始出现全行业亏损。1998、 1999、2000 年三年亏损额分别为45.56 亿、53.64 亿和26.43 亿元。这种态势。遏制了新的投资,迫使酒店产业的规模扩张速度降低,同时提出控制酒店总量、提高酒店质量等战略性问题。

2、酒店业新的发展投资点将逐步西移并优化地域结构。 由于中国中西部地区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国家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开发中西部的措施,一部分酒店投资将有可能从东部、南部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随着中西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中西部的酒店业将会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酒店 业新的、最有希望的增长区域。从总体来看,沿海发达地区各个城市旅游酒店的总量和档次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中部地区发展迅速,有望在近3 年内就可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瓶颈主要是西部地区。

3、档酒店的经营管理水平将继续与国际接轨,努力发展具有国际水准的经济性酒店将成为新的趋势。 就竞争领域来看,在高档酒店领域,外资酒店将继续保持优势,内资酒店大多集中在中低档领域。而在中低档领域,外资酒店还未采取行动。具有国际水准的经济性酒店将成为未来竞争和建设的重点。经济型酒店是外国酒店集团的关注点。据旅游局作的中国旅游业发展预测,到2020 年,入境过夜旅游者为9500—13900 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5.7%—7.75%。国际旅游组织进行前景预测,认为到2020 年,全球将有16 亿国际游客,中国将有1.3 亿游客入境,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国。就这个趋势,外国酒店集团看准了中国的经济性酒店是个有潜力的增长点。随着有薪假期的实施、交通条件的改善、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迅速发展,国内客人已经成为酒店不可忽视的客源。未来需求趋势是装修朴素、干净卫生、 设施便利、价位适中的经济型酒店将成为国内游客所看重的酒店业类型。在质量、服务上,高档酒店基本满足需求,而中低档酒店数量虽然很多,但和国际标准相差很远。这种态势,和国际、国内的经济性客源的增长趋势不相吻合。中国拥有24 万多个大中小酒店、宾馆、招待所等住宿设施,其中1 万左右是星级酒店,占4%。有23 万多家、96%以上的住宿设施未进入星级评定范围。这里,多数是中、小酒店。所以,改造现存的中、小酒店,使其符合国际标准,这是将来酒店行业建设上的重点。

4、国有酒店脱离原投资部门,转制问题增多,防范风险的工作越来越重要。 入世后,国际酒店更容易地进入中国酒店市场,中国酒店行业竞争加剧。由于体制原因和改革动力不足,国有酒店处于劣势地位,而且越来越被动。国有酒店面临着竞争、改组、兼并、破产的压力。国有酒店在压力面前不得不改革,在改革中就有可能被改组、出售或破产。随着改革的深入,党、政,军、警及商业银行与自己投资持有的酒店脱钩,不再经营酒店投资业务。由于所有者的转换和由此引起的体制、位置的变化。会引起酒店人心浮动,经营失衡、管理失调,以至于业绩失败。酒店的兼并、破产,会导致大量职工下岗等社会震荡。对此,防范国有酒店转制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风险将越来越重要。

5、酒店行业的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源开发程度的相关性越来越强。 中国酒店行业刚开始形成时,因酒店比较少,在需求增长的情况下,竞争重心是数量。所以,中国酒店业初期的发展水平与酒店设施的数量规模有关。在酒店的数量规模增大、设施档次提高、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行业的数量竞争转向质量竞争,行业的发展水平就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密切相关了。因为质量竞争主要是服务竞争,服务竞争的核心是人员素质的竞争。酒店业人员的敬业精神、技术水平、职业心理素质、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组合效应,以及形成一支训练有素的人才队伍等,都影响酒店业的竞争力。中国内资酒店竞争力不强,关键因素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员素质问题。

6、酒店的集团化进程在逐渐加强,国际集团更是大举进入中国市场。 近几年来,中国酒店业开始注意集团化问题。截止到2002 年底,中国共有110 余家酒店管理公司,管理酒店700 余家,星级酒店集团化程度达7.2%。在中国酒店业集团20 强中,国际著名酒店集团入选12 家,中国酒店集团入选8 家。令人可喜的是,中国入选的8 家酒店管理公司经营规模均已达到国际饭店集团300 强的标准,反映出中国饭店集团化进程有了实质性的发展。但中国酒店业集团化的状态和国际酒店集团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据2000 年的资料,名列中国第一位,名列全球第57 位的上海锦江酒店集团仅拥有酒店50 家,仅为圣达特集团的0.77%。客房13598 间,仅为圣达特集团的2.5%。排行第十位的美国凯悦集团 (HyattHotels/HyattIntemational,USA)拥有酒店201 家,拥有客房86711 间。总的来说,目前中国的酒店集团未形成大的联合监队:未形成规模化、一体化的集约经营;酒店集团成本高,机构臃肿,层次多,效率低;知名度不高,集团优势不明显。从发展态势来看,中国的酒店集团在短时期内很难与国外大型酒店集团形成有力的竞争,因而,中国酒店集团的发展将制约着中国酒店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四、中国酒店业不可忽视的软伤

1、一大部分三星及三星以下级的酒店尽管外界环境不错,仍然长期处于亏损之中。

2、另一小部分三星及三星以下级的酒店销售良好,入住率很高,但酒店似乎发展到了一个坎儿上,员工热情、销售业绩、服务质量都无法再上一个台阶。

3、大多数四、五星级酒店在本行业纵向比,还算显得略高一等,但在国际上横着比,中国高档酒店在战略态势、管理精度、服务深化和全球运作方面和国际同等级酒店不可同日而语,中国的大多数四、五星级酒店的软环境只相当于国外三星甚至更低档次的酒店。

4、中国酒店业效率低下,运作及形式千篇一律,找不到差异化和多样性的轨迹,在国际竞争中附加值极其微薄。

5、中国本土酒店人才在素质与培养模式上与国际酒店人才存在较大差距,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中国现有高级酒店管理人才70%来自国外,或者有过国外酒店培训经历。中国至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酒店管理学院,也没有一个规范完整的酒店人力资源市场。

五、在未来的酒店业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如下现象与趋势

1、酒店在预订技术、服务技术、产品设计技术等方面的全面滞后,使得行业内部的竞争只能长时间集中在资本规模、关联业务、利润让渡等层面上。

2、酒店业目前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状态,外资新增投资的可能性不大,但境外酒店管理公司进入国内市场的速度将加快,进入这一领域的方式主要为所有权收购、带资管理、合同管理、特许经营等,竞争激烈程度将加深。国有大型酒店集团存在较大的寻求外资并购的机会。

3、从长远来看,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工资水平全球化进程,人才竞争势必成为酒店业的生存竞争的焦点之焦点。

4、无论是“三资”或国有酒店都应该走同层次横向联合的道路。

5、国有民营酒店总体上属于中小型酒店,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的原因,发展一直不畅,在未来的发展中,受到的冲击也最大。但民营酒店在未来是个趋势。

6、酒店营销的竞争将会出现在酒店提供产品的多样性与有效性。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发展多样化的产品是酒店在竞争中的致胜法宝。

7、在旅游资本市场方面,一些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将可以直接发行股票上市融资。通 过资本市场走规模、多元化发展之路。 8、酒店应在广泛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整体市场进行科学有效的细分并从中选出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集中人力、物力、进行集中的市场营销。在集中营销的基础上,酒店应突出自己产品竞争对手的差异,以差异求得竞争的优势。 9、酒店文化越来越受到客人追捧,创建独具特色的酒店文化成为塑造酒店优势品牌的一部分。 10、由于竞争不断加大,劳动力市场活跃,加快了酒店业员工流动速度。 11、环保意识风起云涌的今天,绿色客房已经从创新走向了成熟。 12、随着本世纪IT 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更新,客房的创新也尽显高科技的踪迹。行业信息化、网络化成为新的趋势。

发展|趋势|2012|酒店也
管理
职业经理人
培训
最新菜品
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