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问答 | 网站投稿 | 会员注册 | 会员中心 | 繁体中文

www.canyin168.com-职业餐饮网

您现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酒店>>酒店管理>>酒店管理知识>>正文内容

走出现代管理方法的陷阱

作者:酒店管理 来源:职业餐饮网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26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走出现代管理方法的陷阱/陈雪琼、曾武英
1.对管理方法理解及运用的偏差
一些饭店在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方法时,无视管理方法本身的内涵与外延,主观臆断,将其无限扩大化,把许多与此无关的饭店活动都包括进来,这不仅影响了这种管理方法的推行,还会使其他管理职能的实现受到影响。
以“饭店文化建设”为例,当这一管理方法从西方传入中国,便在中国形成了一个饭店文化热潮。饭店不管管理中的一些具体内容与饭店文化是否有关,都向饭店文化靠,饭店文化被理解为饭店的一切经营管理思想、经营管理过程、经营管理行为,这就是一种盲目扩大化的做法。
自 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提出“绿色营销”思想以来,中国对此的反应也十分热烈,但在“绿色浪潮”的表象背后,对于整体理念理解的偏差及行动上的功利主义,如:将“绿色饭店”片面理解为在经营中的节电、节水、减少一次性用品;将ISO14000或其它标准作为临时性的“文件运动”,突击组建班子应付相应的检查工作,以此换取“证书”、“标牌”,作为对外宣传的工具。这些只能导致这一全新的经营哲学变成“集体有意识”的短期行为,而流于形式或如过眼云烟。
在 CI战略热潮中,许多饭店认为只要导入CI,就可以创造奇迹。这种误解使绝大多数饭店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包装饭店,却忽略了CI的核心——饭店文化的孕育,造成了饭店实态与饭店形象脱节的恶果。有些饭店把CI简单地等同于视觉设计,将CI当作一次性投资,认定只要导入了CI,就可以一劳永逸,缺乏对 CI战略性和长期性的认识。由于对CI缺乏足够深入的了解,这些饭店实施CI战略后,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有些饭店出现利润负增长。
如同先前无数次管理思潮(目标管理、人际关系训练、行为模式规范化、员工参与管理法、生产力、品质革命、服务革命)一样,以顾客为中心曾经是许多饭店热情追求的目标,但这股热潮最终随着时光流逝而降温。其他数次革命,如: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再造、ISO9000等,也遭遇了相似的命运。饭店试图将TQM或ISO9000这些以数字为基础的制度式理念,生搬硬套到服务业上,不仅是对服务业极大地误解,同时还意味着在顾客、服务人员、工作文化等方面最浅显的道理都未能领会。更严重的是,这也代表了放弃以文化、领导为本而追求最优异服务,退而求其次。确实有些饭店管理者通过有技巧、高效率地应用这两招而获得了成功。但诸如TQM和ISO9000等竞争理念,实际上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使人们忽略了细细品味战略性顾客焦点概念所提供的真正机会。电子商务,尽管被奉为革命中的革命,却也难逃宿命。只有10%-15%的饭店能完全掌握“以顾客为中心”,及其战略举措的本质内涵,并能投入适当的精力和资源,将“以顾客为中心”变成管理的不变形式。其余多数饭店会把“以顾客为中心”误解为员工激励方案、广告方案,或者是更新饭店守则的一个理由。服务管理运动热潮消退的第二个主要原因,也就是“过分来酷的现实”,最终使得饭店在“顾客服务”方案中血本无归。饭店开始一个接一个地从狂热状态中退出,以激励研讨会、任务小组、口号、笔记、奖品等途径完善服务管理方案,却阻止不了它逐渐走向消亡。员工的抵触情绪在大型组织里尤其严重,这成为导致这些方案失败的重要因素。
鲁特杰斯大学学习战略联盟理事基尼•斯罗文斯基经过10年的研究后发现:公司联盟中成功的只有25%,50%的联合没有达到它们的预定目标,对另外25%的公司来说,联合是灾难的开始。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水平和商业能力不平衡。另外,不同企业之间的文化碰撞也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迈克金斯研究了1950 年到1985年间的公司后发现:其中53%的公司因没有赢利而退出了联盟关系。
许多的M&A失败归因于执行者的以自我为中心,而缺少对股东的奖励。证据是饭店间的联姻很少成功。通常,这些M&A总是缺少优秀的战略理论,并且总是对“饭店合并后的协力优势”和兼并的额外补偿调节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些方面的误区根源于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大而全”的思路,盲目地容纳、不辨析、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使一些管理方法界限模糊,起不到应有的管理效果。
2.推行现代管理方法目的不明确
在引入现代管理方法时,中国部分管理者并未把它当作饭店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在推行上存在着严重的短期行为倾向,更多的是注重短期效益,而没有长远规划和后续行为。如:饭店文化建设中,一些管理者没有把它看作是一种能够促进饭店发展的长期战略、看作是无形资产的长期投资,而是一时赶时髦、不长期坚持,于是使管理方法的推行无法系统化、深入化。
国内一些饭店参与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却未能充分认识TQM这一管理方法的内涵,它们往往把取得第三方认证作为最终目标,把认证过程看作一种形式,没有从顾客需求出发,认为取得认证就可以一劳永逸,没有把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来做。
一些饭店在推行知识管理的过程中,错误地认为:知识管理本身就是管理的目的。许多饭店执行知识分享方案,是因为它们认为:不久后自然会有收获。或者以为:有效能的机构必定能够跨部门地分享知识,这正是盲点所在。推动知识管理的目的不在于催生知识管理,而在于处理饭店最迫切的问题。
这些现象反映了中国管理者较为重视过程而忽视结果,这与重视权威和表面形式,而忽视实效性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
3.运用管理方法缺乏独创性
一些饭店在对从西方传入、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现代管理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存在生搬硬套、单一化、雷同化的现象。一位著名饭店的总裁说:“大饭店成功的经验往往是小饭店失败的关键因素。”
一些饭店的CI战略大同小异,它们往往运用一些大而化之的理念、标语,如:“质量第一”、“顾客就是上帝”等。很难达到饭店识别的目的、无法反映出饭店的个性。在运用现代管理方法时,未能对本饭店的具体特点进行详细和具体的分析,缺乏创新,易出现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的现象。
一些饭店每年花费大量资金,去采用全面质量管理和饭店再造策略,移植或建设质量管理模式和组织流程,但它们都没有如愿地建立起这样的机制,甚至还损害了饭店原有的机制,这是因为各个饭店的情况不尽相同。
饭店在采用准时化生产(JIT)时,除非根据饭店的特点,对本饭店的成本、价格、利润法则,对浪费和附加价值,对个人效率与团队效率,对单纯改善(表面效益)与流程改进(真正效益)等进行重新认识,准确了解准时化生产这种管理方法在本饭店的真正内涵,否则饭店将仍处在原来的水平上,达不到任何成效。
从众心理导致中国部分饭店管理者对新型的管理方法趋之若鹜,而在运用过程中的求同思维、相互效仿,常常造成管理模式缺乏个性,不能针对不同规模、不同实力的饭店,在充分发挥员工创造力的基础上,进行配套管理。
 

管理方法
管理
职业经理人
培训
最新菜品
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