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问答 | 网站投稿 | 会员注册 | 会员中心 | 繁体中文

www.canyin168.com-职业餐饮网

餐饮行为管理22项法则

来源:职业餐饮网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1日 点击数: 收藏 讨论交流

  15、管理人员打击异己,怎么办?
  病症:现场管理人员偏执症
  适用法则:公平法则
  解释:在处理餐饮企业员工关系时,如何能做到一碗水端平,非常考验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餐饮企业的员工流动量大,员工本身也喜欢成群结队进出企业,不可避免的带有非正式群体特征,管理人员在现场,需要排除私念,以公平心态,安排员工的作业任务。
  应用:主治现场管理人员偏执症。
  描述:餐饮企业的现场管理人员大都比较年轻,城府较浅,难以掩饰对有些行为或做法的反感,安排工作容易带有个人倾向。个别管理人员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置企业利益于不顾,造谣惑众,打击排除对自己岗位形成威胁的优秀员工。
  案例:服务经理肖梅是一名服务员出身的管理人员,对餐饮服务业务很精通。但她和有些在餐饮行业工作多年的老服务员一样,染上了特别油滑的习惯,总经理在时温文尔雅,笑容可掬;总经理不在的时候,马上像换了一个人,颐指气使,蛮不讲理。有一次,领班方方看见总经理刚在沙发上坐下,立刻为总经理倒了一杯茶,总经理很高兴,连声说谢谢。肖梅知道这件事后,脸色马上变了。认为这是方方在向总经理讨好,准备取代自己。如果说这时的肖梅能够调整心态,以平常心对待同事,接下来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但肖梅暗生怒气,把无名之火烧向了领班方方。在每天的服务员全体例会上,肖梅总是千方百计寻找方方的工作问题,严厉批评,有意识出方方的丑。平常工作检查中,常常在方方面前指桑骂槐,不给好脸色。刚开始,方方还以为肖梅情绪不佳心情不好所至,但后来有同伴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告诉了她。方方火了,串联了大部分酒店服务员集体辞职。很快,这件事震动了总经理。为了平息大部分服务员的怒气,总经理只好选择让肖梅自己辞职。而方方顺理成章接替她成为酒店的服务经理。肖梅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样的后果她自己也没有想到。
  评析:有些餐饮企业招聘服务员是不要有过服务员经历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有些做过服务员的女孩子,做事找借口,为人油滑,不如那些没做过服务员的女孩子,干干净净一张白纸,培训成功率较高。餐饮企业的服务员,文化尽管不高,但什么样的人都见过,什么样的话都听过。见过世面的人,自然不好管理。后厨员工也是这样,他们对同事十分尊重,但对于高层管理人员却戒心重重,不愿过多接触。所以,做好餐饮现场管理须坚持公正法则,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事问三家,戒偏听偏信。餐饮员工“编故事”能力十分突出,单听一面,很难摸清事实真相。在听取多方当事人介绍的基础上,对照本人的叙述,基本可以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二是正确引导,戒上纲上线。一线员工所犯错误,自己并不能正确认识。最怕的是管理人员搬出一个个名词吓唬他。餐饮团队能够磨合成一个整体非常不容易,更换任何一个岗位人员都会导致整体服务品质下降。从关心员工的角度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事不对人,帮助他改正错误 。三是重奖轻罚,戒从重从快。员工毕竟不是罪犯,犯了错误应以教育为主。当时不好处理,可以向后稍推几天,待当事人心平气和时,再来讨论处理。员工有成绩,应大张旗鼓,广泛宣传,用正面形象引导正气。

16、心情抑郁无精打采,怎么办?
  病症:工作态度抑郁症
  适用法则:竞争法则
  解释: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充满激情面对日复一日枯燥无味的工作,是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有意识制造竞争环境,让员工之间开展工作竞赛,以结果定奖励,增加工作的趣味内涵,可以有效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应用:主治员工工作态度抑郁症。
  描述:面对每日不断重复的工作,员工们极易产生烦躁情绪。工作中无精打采,心情抑郁,与其它同事缺少沟通,对未来没有信心。但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情绪正常,心态良好。这种状况,我们称之为员工工作态度抑郁症。
  案例:2005年4月,我应邀为青岛开发区一家海鲜酒店作开业前员工素质培训。这家酒店前不久停业整顿,准备重新装修后再次开业。但是,酒店重新开业面临一个新问题:服务员不好招。尽管工资幅度比其他酒店要高,但报名者寥寥,无奈之下,一些因各种原因已经被淘汰的人员纳入了我们的视线,准备通过培训,克服缺点,增强专业素质,成为合格的酒店员工。总体来看,这批员工的基本情况有三类:一是在各个酒店经常跳进跳出的“问题员工”,对开发区各个酒店的情况非常熟悉,专业水平也可以,但脾气大,处事油滑,受不了纪律约束。二是在一些小吃部工作过的服务员,胆子大,说话粗野,缺少卫生习惯,组织纪律观念很差。三是刚从农村出来找活的年轻人,胆小怕事,不敢说话,看什么都新鲜,接受新事物能力弱。把这样的三类人在短时间内捏合到一起,难度可想而知。尤其是第一类人,对酒店培训的各种招法见多识广,早已麻木,必须在培训方法上有所突破,才会收到明显成效。
   培训开始后,我把竞争手段引入到培训中来。首先,让员工自己报名,争聘小组长。经大家选举同意后,任命三个能力较强的员工担任组长,将其他人员按混分办法分成三组,在每个培训项目进行完毕后,对员工受训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得分,每日下班前排出名次,按名次进行奖惩。第一名,口头表扬。第二名,每人罚做5个俯卧撑。第三名,每人罚做10个俯卧撑。员工不接受惩罚,按1:2的比例,由组长代替。采取这种方法后,组长们的训练态度发生很大变化,积极主动的带领组员共同进步。受训员工努力完成一个个培训科目,唯恐因为自己进步慢给团队抹黑,使组长受罚,培训场面竞争得非常激烈。10天左右时间,除个别几人掉队外,绝大多数达到开业上岗标准。
  评析:很多员工不喜欢从事餐饮行业工作,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餐饮企业的工作既枯燥又没啥出息。从表面上看,餐饮行业工作外表光鲜,环境幽雅,花天酒地,衣食无忧。但对于天天生活、工作在这种环境中的餐饮员工来说,早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每天面对的,是生活的落差、收入的窘迫和接近极限的劳累。所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整体工作质量的保证,意义十分重大。人性是好斗的,管理人员要善于利用这种特性,制造竞争条件,把员工的激情调动起来。一是激将。单纯靠培训方法激发员工情绪较难奏效,必须采取“激将”的办法,把员工的豪气激发出来,让员工“激情澎湃”。二是公平。餐饮员工对待个人利益方面比较敏感,稍有不平,即生抱怨,小问题随时可能大爆发。开展岗位竞争活动,目的是通过员工参与,焕发员工工作热情,如果让员工感觉竞争活动是走形式,有失公允,企业将失去公信力。三是奖励。有奖有罚,让员工感受竞争带来的后果。四是晋升。管理人员要尽可能从内部选拔,通过员工民主评议,层层把关,提高员工改善管理的自觉性。五是升华。竞争的核心是给员工希望,让员工认同企业管理理念,把自己的个人奋斗同企业的未来目标结合到一起,齐心协力,共创辉煌。
  

阅读更多相关知识,返回【 餐厅管理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