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和服务是两大关键因素。如今,从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正日益朝着“服务”这一要素倾斜。因为,产品愈来愈同质化,只有服务才能创造差异化,才能创造更多的附加值,所以,服务才是征服顾客的最有效手段。服务质量的优劣能决定一个企业在竞争中的成败。有关学者已经指出:以产品为基础的经济,正是速向以服务为基础的经济转变。所以,中国企业要想在世界经济中分得更多的蛋糕,必须用服务出击。
关心员工,员工才会关心顾客
企业要做好服务工作,企业家首先要解决这样一个认识:关心你的员工,员工才会关心你的消费者。如果缺乏这一基础,企业所做的一切服务工作都不会取得长远的效果。
据本人所了解的一家规模较大的民营零售企业,企业老总非常重视企业的服务质量,常常亲自抓,动不动就搞服务月评比、星级服务明星评比等活动。企业老总的意识和初衷是不错的,但是,在执行中,他缺乏最基础的东西,即从不关心员工,该发给员工的基本福利逐年减少直至取消,更有甚者企业竟把一些到期或过期商品发给员工说作福利,却又要收一点成本。员工怨声载道,老总则充耳不闻。在这种基础上,老总亲自抓的服务质量工作,多以运动式的检查评比等办法硬性推动。老总对此的解释是:服务质量的好坏就是靠管理,管理严了,服务就上去了。这种片面的认识和做法显然违背了人性的需求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服务质量的客观规律,结果事倍功半,这家企业时不时仍有大量顾客投诉服务质量,老总则恨铁不成钢地责怪“管理者没管好人,基层员工素质太差”。在中国企业界,有这种认识和做法的民企老板不在少数。难道真是这个原因么?本人倒希望这类老板深思,你不关心员工的需求,员工哪里有兴趣关心消费者的需求?你讨厌员工,员工自会讨厌消费者,你认为员工给企业带来了麻烦,不被关心的员工则认为消费者给他带来了麻烦。
成在经营,败在管理:
1、成在经营,败在管理。
2、信任+压力=快速提升。
3、忠诚创造了忠诚,信任创造了信任,友谊缔结了友谊,尽责尽职促发了尽责尽职。
4、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是我们企业的螺旋浆。
5、勇于负责任的人才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
7、打铁先得自身硬。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8、高层不等于高高在上,你若高高在上,站得越高,就摔得越重。
9、员工是镜子,业绩是尺子,领导的实力都在上面写着。
10、没有沉不了的船,没有垮不了的企业,一切取决于自己,员工要3倍的努力,干部要10倍的努力和压力。
11、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
12、常怀豁达之心,常具练达之情。
13、你能翻多大的跟斗,我们就给你多大的舞台。
14、没有员工的努力,哪有集体业绩;没有集体业绩,哪有个人利益。
15、你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但你不可以不知道下属的长处。
16、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五个基本条件。
17、你部下的素质就是你的素质。
18、只有落后的管理者,没有落后的执行者。
19、纵向管理,横向协调,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分工合作。
20、企业的管理原则:以人为本,人性化关怀,制度化管理,沟通激励,培训授权,责权并重,赏罚严明。
21、任人惟贤,知人善用。
22、一样的号令不一样的效果,关键在干部。
23、谁砸企业的牌子,企业就砸谁的饭碗。
24、居安思危,居危思进。
25、企业的最大危机和挑战,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于内部;不是来自于竞争对手,而是来自于自己,人人都要从我做起。
26、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27、因事责人,知事识人。
28、企业要敢于对自己动手术,不但要找准地方,还要敢于下重刀。
感悟篇:
1、专注才能专业,专业才能长驱直入,才能有大发展。
2、服务的最高标准:顾客满意。
3、先学做人,后学做事。
4、心态决定命运,一个成功的人应具备健康向上的心态:
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
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5、识人试金石:
有良心的人问心无愧,自觉把事往好做;
有责任心的人爱岗敬业,做事认真、完全彻底;
有信誉的人言行必一,即使自己吃亏也要兑现承诺;
有智慧的人不但知道怎样做事,还懂得怎样思考。
6、给客户一个台阶,我们就上了一个台阶。
7、以德经商,诚信为本。
8、竞争凭实力抗衡,营销靠整体优势。
9、高瞻远瞩谋事,脚踏实地做事。
10、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大的本事不如一个好的习惯。
11、快乐的工作,工作才会快乐。
12、干工作只要耐心多一点,态度好一点,动作快一点,层次高一点,成功机会就多一点。
13、顾客是企业最珍贵的资源和财富。
14、文可养德,德可兴商。
15、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可怕的,同样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商业群体也是可怕的。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它还是企业的外部竞争力。
16、观念不变原地转,观念一变天地宽。
17、企业决策层的思想高度,决定企业整体行为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