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迟来的客人
2004年五一期间,杭州几乎所有酒店的客房都爆满。5月1日下午,前厅接待员小周接到该酒店某协议单位老总王先生的订房电话,因为王先生是常客,小周格外小心,把当时惟一的标准问留给他,并约定抵店是当晚23:00。在这期间,有过许多客人来酒店找房,小周都婉言拒绝了。但直到23:40,王总还未抵店。小周心想:也许王总不会来了,如果再不卖掉,24:00以后就很难卖了。为了酒店的利益,小周将房间给了一位正在焦急等房的客人。24:00,王总出现在总服务台,并说因为车子抛锚而手机又没电,没有办法联系。一听说房间已经卖掉,他顿时发火,立即要求酒店赔偿损失,并声称要取消协议,以后不再安排到这住。
小周左右为难,该怎么办呢?
【分析】
可能采用的做法
(1)小周向客人解释,王先生是未按约定时间抵店,我们没有任何责任,无论怎样只能表示爱莫 能助。
此法显然不够灵活。从操作程序上看,这样并没有错,但要想做一个优秀的接待员,不仅仅是符合操作程序就没有责任了,而是要把事情处理的尽量完美,让客人明白你确实努力了。另外,此法没有把酒店的长期利益考虑进去。很可能就因为这次事件王总以后会取消与酒店所有的业务交往,并且可能向亲朋好友或合作伙伴做反面广告。另外,从心理学角度讲,不能直接指出客人的不是,哪怕是客人错了。
(2)向客人致歉,并立即电话联络其他酒店,为王总重新预订一间同档次的客房;尽量在酒店内部挖掘潜力解决。实在不行,向客人表示无能为力,并立即向大堂副理汇报,建议日后写一封致歉信给王总。
此办法较好。气愤的客人看到你如此不停地打电话到别的酒店为他联系住处,心理上会好受些。你已经做到仁至义尽,大堂经理知道此事后,也能理解你为酒店的利益所做的努力。
对酒店的启事
(1)酒店的操作程序要严谨而没有漏洞,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本例中,订房时就该事先再三向客人强调当晚订房的困难和留房期限的严谨性,以便在后来处理问题时更主动。
(2)要有一定的语言技巧。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交流工具,酒店工作者应使用特殊的酒店语言,扮演好不同于自己日常生活的角色。无论客人如何发火都应以一种职业的态度来对待。
明知不能解决问题,或只有微弱希望,也应在客人面前尽最大努力,让客人从心理上得到满足。而且在努力的过程中事情还有可能出现转机,那么酒店就成功地提供了一次超常服务,客人会对酒店多增加一份信任。
阅读更多相关知识,返回【 酒店服务案例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