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119指挥中心于清晨6时38分接到火警后,随即出动大量消防兵力和车辆赶至现场,在酒店人员的积极配合下,经过约3小时的奋力扑救将火势扑灭。历时数小时的火灾虽然造成了一定损失,但却无一人伤亡,且火灾后经过短期整改便又投入正常使用,这在众多高楼火灾中也是很少见的。因此,有必要总结经验以作参考借鉴。 周密完善的防火设计中天大酒店的火灾损失相对较少,主要是得益于防火设计的周密与完善。在起火后,感烟探测器及时向消防中心报警,使管理人员能迅速采取相关措施。同时,自动喷水头也纷纷启动而发挥灭火作用,总共启动50余个喷水头,以14层为最多,超过0.8米高的吊顶内部所设喷水头也启动了数个,及时保护了吊顶空间。烟热上至18层后,由办公、酒店之间的分区防火门缝隙窜到酒店部分,其通道中的喷水头也随之爆裂而阻挡烟热。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袭入酒店部分的火势。
与此同时,通道内的机械排烟也及时开启,为其中的疏散人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空气环境,且通道中的方向指示灯和安全出口灯也全部打开,照亮了整个疏散通路。三部防烟楼梯间的正压送风系统也全部开启,将浓烟拒之于防烟前室的防火门外,旅客及工作人员则沿着双向疏散的路线到达各楼梯间,安全地撤到室外地面。顺便提及,走道中一道下垂约20cm的梁起到良好的挡烟作用,其失火一边的喷头俱爆裂喷水,而梁另一边的喷头则一个未爆。此例也可佐证挡烟垂壁确有良好阻挡烟热蔓延的作用。 由上可见,其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的妥善安排和各种消防设施的及时启动和运行,对疏散、灭火和救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消防电梯在工作约1小时后突然停止了运行,其教训将在下节中论述。
重视消防的酒店管理
这次高楼火灾中酒店人员表现较好,究其原因,重视消防管理和进行消防演习功不可没。酒店有关部门在平时便注重消防知识学习和加强消防管理,且每年结合“11·9”开展活动。在火灾发生当年的11月9日,还按市消防总队的要求进行了消防演习,400多名员工在模拟的火灾中经历了考验,大大增强了实战能力。二十余日后,当真实的火灾袭来时便能沉着冷静应对,其进行报警、灭火和组织疏散、配合扑救等做得迅速准确有条不紊。火灾发生时员工立即用手动灭火器材进行初期灭火,又迅速向消防部门报警,还逐一通知客房旅客并将其带至防烟楼梯间疏散,仅在半小时便使300多名客人到达安全地带。同时,部分员工还和迅疾赶来的消防队员相配合,在扑救战斗中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在火灾之后,酒店方面又及时对消防的“软、硬件”进行整改提高,一方面组织所有员工到火灾现场吸取教训,并人手一本消防手册进行学习。同时,还对有关消防“硬件”做检查及整改。因而,火灾10天后便又顺利通过消防验收而开业。由于赢得广大旅客的信任,其住房率不降反升而达90%,对消防管理的重视得到了丰硕的回报。
11、酒店免费宴请宾客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谁来赔偿中毒者损失
王某承包了一家酒店,开业之际,为打响酒店的牌子,他广邀有关部门及好友、同学等参加开业仪式,之后摆下十桌宴席,不料其中一桌的客人餐后相继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经医院诊断为食物中毒,他们治疗后共花费医疗费6000多元。事后,作为王某好友的受害者有的自认倒霉,有的人则向王某要求赔偿治疗费,而王某认为,自己是免费请客,为此已经支出了近万元,出现食物中毒实属意外,要他承担赔偿责任是不应该的。那么该由谁来承担赔偿医疗费责任呢? 评析:
首先,要看这种开业酒宴是不是经营行为。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从中可以看出,判断一种行为是否经营,取决于是否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王某开办酒店是从事“营利性服务”,宴请有关部门及亲朋好友归根到底是为了促销,具备了经营的性质。
其次,看免费吃请是不是消费行为。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亲朋好友前往吃请,实质上是接受了消费和服务,他们处在消费者的位置。从当时王某接待的客人来看,他们也只能属于消费者,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看,该法并没有限定只有明显出资交易才能成为消费者,关键反映于经营者与接受方的合作。在本案中,王某发出请柬,请有关领导和亲朋好友前往,表明具有共同的、一致的意思表示,已在二者之间形成了事实上的服务合同性质,而服务合同的性质,决定了双方主体只能是经营者和消费者。
从以上分析看,免费请吃属于经营,参与请吃者属于消费。那么王某就必须承担损害的赔偿责任
严堵服务漏洞
酒店服务环节的漏洞,给歹徒造成可趁之机。漏洞出现之后,如何挽回,如何处理,就看酒店大堂副理的了。
早上10点,1904房的客人王先生称其一万元现金在房间内被窃。值班经理接报后,立即与保安部主管xxx,管家部主管xxx赶到现场。据王先生述说,他公务完毕后,回到房间时发现放在行李架上的皮箱被撬开,里面的物件零乱,内层的一万元现金不翼而飞。王先生怀疑有人进入其房间行窃。要求酒店给予处理结果。就此事值班经理与各部门主管张开了一系列的调查活动。 1、 请客人回忆始发经过,详细填写《遗失与盗窃记录》,并征询客人的意见是否需要报警,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可以从旁协助。但王先生表示不愿意报警。
2、 要求管家部协助保安部调查所有出入过这间房的服务员,每位服务员书写一份事情经过。
3、查询前台接待处在王先生外出其间是否有其他人取过房间钥匙。前台接待员xxx称曾经接过一个自称是1904住客王先生打来的电话,说他的朋友现在在前台要进入他的房间,他因有要事不能赶回来,请为其开门。此接待员为确定1904客人的身份,要求其报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对方流利答出。接待员未经核对证件便为客人的朋友打开了房门。 客人回来后完全否认他曾打过电话回来。让人怀疑究竟是客人在唱双簧,还是另有隐情。王先生坚持酒店赔偿其损失。值班经理明确向王先生表示,酒店要分清楚责任后才能做出赔偿。如果酒店并无过错,就不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客人威胁若解决的结果不能令其满意,将向媒体披露此事。值班经理建议客人将此事交给警方处理,因为只有警方才具备专业的分析和破案能力,这是酒店保安部所不能比拟的。但王先生还是执意不肯报警。并在大堂内大吵大闹,值班经理要求其立即停止吵闹,否则将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报警。为了避免影响到其他客人,将其带到明珠廊偏厅,西餐厅准备了一份热气腾腾的食物送到王先生面前。经过心平气和地与王先生对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客人改为要求酒店出具一份证明,证明其在店的损失和赔偿办法。经请示当日行政总值出示证明如下:
证明
xxx房王先生宣称其房内现金被盗,酒店将此事全权交给警方处理,并服从警方的处理结果。
客人得到证明后,不再表示异议。退房离店
前台接待处取钥匙程序不够完善。当值接待员仅凭一个身份证号码就确定客人身份,是考虑欠周到的。客人的朋友取钥匙的时候亦无核对证件。值班经理建议前台接待处对要求钥匙转借的客人,需要其填写《钥匙转借授权通知书》并严格执行此程序。再也不能接受这种类似的电话授权。因为在电话中很难分辨客人的声音及其真实身份,仅凭核对其身份证号码是不可取的。如果客人真的有此需要,又不能赶回来的话,可以请他传真一份钥匙转交授权通知书过来,并附其签名。然后核对签名式样,及查看过取匙人的证件一致后才予发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