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餐饮界拼内功开始,你准备好了吗

一位餐饮同行说:未来几年经营好的餐饮,是被“标签化”的企业。也就是说,这一类企业在顾客心目中是有“标签”的。刚刚过去的“餐饮黑色11月”,仍有企业逆势上扬,如四川达州老地方酒楼,就是在当地顾客心里建立了“信任感”:这家就是“好吃”,就是“原料可靠”、就是“服务好“,一旦这个信任感建立起来以后,生意受波动的影响就小。

这样的事例表明,伴随着餐饮进入寒冬期,将来能存活下来的企业一定是有内功的企业,拼的是菜品、服务、环境,这些本来应该受餐饮企业重视、但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又心态浮躁被搁置的东西。

在这样的形势下,餐饮真正进入高手对决阶段,这个时期创业,没有十足功力,更难成功。

各种营销花招试过,迎来的是顾客理性选择

靠做各种营销、各种概念、各种包装进入餐饮而发财的人和事,最近几年确实不是少数。

但是大家看看身边的一些餐饮,一轮轮的营销花招拼过之后,门庭冷落,顾客最终选择的还是那些实实在在做餐饮的品牌。消费者经过这两年餐饮浮躁期洗礼之后,对种种营销手段失去了兴趣,没有实际硬功夫,将更危险。

噱头过后,顾客最终是理性选择。

这样的“成功”忽悠了很多外行人,认为“产品没什么、管理没什么”,会营销也可以风生水起。

“餐饮乱世”还可尚存,未来如此创业,将没有出路。

靠讲故事创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这两年以来,靠讲故事、讲情怀在餐饮界创业、获得成功,甚至融得资本,确有不少。但这样的时代也一去不再复返。

那时候,互联网餐饮刚刚兴起,他们赶上了第一波浪潮,那时候的人们有“听故事”的兴趣和“信故事”的单纯,但现在大家“听惯了、听够了”太多故事,如果现在再那样讲故事来创业,几乎没有机会了。

首先,资本遇到了寒冬期,拿到投资的难度比过去加大了至少百倍;

其次,讲故事的产品在市场上亮相后,神秘感消失,并没有特别惊艳,发展速度和规模也非常有限。

最后,这样的产品只能在一线城市中存活,在上千万的人口中,毕竟有喜欢情怀的足够多的客群,在二三四线城市中,这样的细分客群数量极其有限,并不能支撑起一家企业。

如果没有超高并凌驾于前面那些先辈们讲故事的能力,靠这个去创业,也几乎没有可能。

餐饮门槛看似低了,实则高了

餐饮门店呈数十倍的激增,竞争对手“雨后春笋”般出现,大街上每天都有发放传单——每家餐厅分到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赚钱的难度越来越大。

餐饮招人本来就难,工资越涨越高,而且随着政府鼓励“万众创业”,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创业,结果就是招人难上加难。

这些导致创业成本无形增高。

餐饮,看似创业门槛低,进入之后才知,门槛越来越高。

 

餐饮,再也不仅仅是开餐馆,而是做企业

最重要的,今天做餐饮绝不是以前租个门面、摆上桌子就开餐馆的时代。

因为,我们的对手,常常不是隔壁的夫妻店,不是一个厨师自己炒菜开的一个小店子,而是懂品牌运营、懂企业运作、懂专一定位的大品牌,他们有强大品牌优势、价格超低的集中采购、强大服务培训体系、超高的广告营销能力……

这些资源,都不是一般初创业者能具有的优势。

现在属于餐饮的“乱世”,看似每个人都可以一试身手,每个人都有机会,每个人只要去做都可能“前途一片光明”……  (职业餐饮网编辑  石阳)

  • 行业动态 热门阅读

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