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餐企密集出海 餐企海外扩张风潮再起

继眉州东坡、海底捞、巴国布衣等国内餐饮企业在海外开店后,记者昨日获悉,黄记煌在澳大利亚的第四家门店的筹备工作已经进入尾声,将不日开业。海外品牌中餐市场缺乏、市场需求旺盛成为吸引中国餐企,尤其是民营餐企出海的主要原因。但业内人士亦表示担忧,在海外落地高昂的运营成本和迥异的就餐文化有可能成为拦路虎,需要中国民营餐企谨慎考虑。

餐企海外扩张风潮再起

记者从黄记煌了解到,2013年12月黄记煌悉尼店作为黄记煌首家海外门店正式开业。时隔一年,黄记煌墨尔本店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据悉,该店地处商业中心区,周边是商场或学校,现在店铺的装修已经进入尾声,并将于近期开业。

事实上,进军海外淘金的中国餐企不止黄记煌一家。从去年开始,中国餐企掀起一波海外扩张热潮。海底捞继美国洛杉矶店、新加坡店后,其在韩国的首家门店已于10月20日正式营业;川菜品牌巴国布衣于去年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和休斯顿商务区签下租房合同,两家店计划投资约500万元;眉州东坡的海外第一家餐厅则于去年底在洛杉矶比佛利开业。

一位资深餐饮业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近些年虽然每年都有中国餐企出海淘金,但却从没有像近两年一样如此频繁,而且这一次出海的餐饮企业以民营品牌为主。

品牌中餐缺乏制造商机

为何民营品牌餐企选择在此时出海?有业内人士表示,海外品牌中餐缺乏是首要原因。有餐企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以美国为例,其中餐馆总数达5万-6万家,甚至超过麦当劳、汉堡王等快餐连锁店的总和。尽管美国中餐行业从业人员多达30多万人,但其中75%以上仍属于个体经营,多是廉价快餐和外卖店,绝大部分以家庭小店为主,几乎没有形成像样的品牌和规模。其他国家的中餐状况也大抵如此。

眉州东坡总经理助理周淼对此分析,眉州东坡之所以将海外首家店落户美国,也是看好美国饮食文化的包容性。而且随着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力的与日俱增,海外顾客对于中餐的需求也呈现上升趋势。“而传统以个体为主的海外中餐馆在经营方式、人员、出品等方面已经老化,这让国内品牌餐饮企业看到了商机。”

此外,追寻集团国际化也是中国餐企执着向海外扩张的原因。黄记煌相关负责人介绍,餐企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走向世界。而黄记煌实现了中餐标准化生产,这对其品牌走向海外有极大推动作用。净雅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净雅也在筹备海外开店,希望可以把品牌推向全球。

高成本、本土化是落户难题

不过,中餐要“走出去”并非易事。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有一批国营知名餐企尝试海外淘金,但因为经营不善等多种原因已然全军覆没。“到海外经营前期投入大、风险高,包括菜品改良、人员出国培训、当地法律和经营环境的熟悉等都具有一定挑战性,需要做好前期亏损的准备。”国内某餐饮集团负责人如是说。

此前小肥羊的海外扩张就不被业内看好,2005年小肥羊开始“走出去”,进入日本及北美市场, 2009年小肥羊决定退出其除中国港澳外在海外的全部直营业务。业内的普遍看法是,由内蒙古千里迢迢供应的食材送入国外,不仅是时间上十分紧迫,更会花费较高的成本,且风险高于国内市场,回报率也相对较低。而中国台湾驰名小笼包鼎泰丰也曾表示,在美国,店面的租金和材料成本都远比亚洲高出许多,就算按美国政府的最低工资付,员工成本也远远高过中国台湾。

海底捞在美国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麻烦。在美国版的大众点评上,海底捞并没有得到与国内一样的好评。究其原因,业内人士指出,海底捞特色的美甲,让美国消费者觉得不卫生;服务员询问顾客需求的方式,让美国人觉得侵犯了隐私……一时间,海底捞的优点在美国全无用武之地。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餐饮企业是否能成功将国内的经营理念和标准复制到海外,也成为经营者亟须考虑的问题。

  • 行业动态 热门阅读

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