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周边餐饮业发展现状暨市场营销策略

作者;亮亮 成都海菱公关营销策划机构市场总监

成都校园营销策划工作室负责人

一:成都高校周边餐饮业的发展现状

经过市场优胜劣汰,现今高校周边餐饮业的激烈竞争趋于缓和。店面规模相对固定,雇佣人数相对稳定,菜肴种类与口味变化不大。

成都高校周边餐饮业的问题

1:服务质量不高,上菜速度较慢,菜肴同质,特色不鲜明(一般各家餐馆菜单上的菜肴品种雷同程度高,价格基本一致,呈现一种“你有我有全都有”“千店一面”的状态。)

2:餐馆扎堆现象严重,店面装潢简单,不具欣赏价值

3:周边餐饮价格战导致菜价呈现刚性,减价行不通,因此大部分商家选择了成本控制法,即削减成本以提高收益率。

4:周边商家几乎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降低服务成本,用菜本身的特点(色香味俱全、分量充足等)来弥补服务的不足,来吸引顾客,留住顾客。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商家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服务的边际成本要高于原材料的边际价格,但是商家的选择并不是最适合的选择。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应该转换一下思维模式,跳出原来“价格战”的思维怪圈,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分析餐饮业面临的问题,客观的认清餐饮业的环境,探寻适合成都高校周边餐饮业的发展道路。

二:成都高校周边餐饮业走出困惑的对策

1:实行差异化战略,进行错位经营

随着大学生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个性化消费趋势日益明显。对社会消费品的不同需求,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这体现在餐饮业市场上,就是饮食消费已经从单纯的填饱肚皮、一饱口福开始转变为吃特色、吃新奇、吃文化、吃营养、吃健康的多感官享受。人们这些餐饮消费习惯的改变,必然要求企业差异化经营。而目前的“同质化”的现状显然与消费者的偏好背道而驰。

成都高校周边的餐饮业要摆脱“同质化”竞争的困扰,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将是一个明智之举。这就要求重新对成都高校周边餐饮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查,对消费者心理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市场发展趋势作出预测。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强项,调整自己所在的环境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要不断对自身进行调整,不断推出新的经营形象和特色产品,密切关注消费需求的动向,使之和市场脉搏一起跳动,走出一条与众不同个性化经营之路。

2. 就地取材,雇佣高校中的学生做服务员

仔细分析餐饮业中服务员的特征不难发现,其实服务员的工作时间比较集中,一天中也就中午和晚上吃饭时间工作量大。这是店主不愿意聘请更多服务员的根本原因。同时,这一特征也使餐饮企业聘请兼职钟点工成为可能。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这样做也是经济的。规模适中的餐饮企业一般会雇佣5个服务员,而一名服务员每天的工资在40元左右(含食宿费),每天共支出200元。学校为贫困大学生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大概是每小时5元左右,鉴于服务员的工作量比较大,将工资加到8元(实际没这么高),一天大学生工作4个小时(中午、晚上各两个小时)。假设企业现在只聘请两名全职服务员,三名大学生兼职服务员,那么餐馆的服务质量就可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餐馆的支出此时为40*2+4*3*8=176元,可见餐馆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实现了成本的节约,可谓一举两得。

  • 餐饮营销 热门阅读

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