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管理>>名企方略>>正文

净雅的素质培训与标准十四条(一)

素质是什么?·····是事物本来的性质。

素质的基本表现形式:真诚、忠诚、谦虚。

一、真诚的特征:

(1) 是否真实或真情的谈出自己对人、对事的真实心理感受、或想法。

(2) 相信别人,相信这个事。

(3) 说出对别人素质,尤其是利益上的看法。

(4) 为什么要真诚?对人真换真情—对事真得真理.

 

二、忠诚的特征:

(1)在处理利益时,集体(企业)利益放在首位。

(2)对工作(事情)认真负责.

(3)是不是用文化(也就是企业文化标准)来管理团队。

(4)对企业制度原则性强。(维护企业制度,执行企业制度)

*(5)虽然忠孝不能两全,但是要找到现阶段的生活重心,生活与工作是相互包含的。

 

三、谦虚的特征:

(1)认真聆听不同得意见,甚至是批评的语言。并加以认真的思考。(无论是上级还是其他身边的人)

(2)勇与说出自己的不懂、不会、不知道,愿意向别人请教。

(3)能够回复不采纳的意见,对于对方提出的不同意见,经过思考后,认为正确的加以执行,并保证效果。

(人素质高低的特征:素质高的人做事让别人满意,素质底的人做事只让自己满意。)

*为什么素质决技能?

认真,素质决定技能,因为素质是态度,技能是做事的方法和策略,态度的基本表现形式是认真,只要认真方法就有了。

*为什么谈素质决定技能?

凡是做不好的事情,不要去怨天尤人,不要给自己找任何的借口理由,一旦问题出现了就是个人素质出现了问题,客观理由只占10%--15%。

*什么是标准?

 

四、优秀员工的标准:

(1)工作业绩最棒。(指的是能够按组织要求独立完成自己本岗位职责

(2)积极主动的承担事情(能够对身边的人承担责任)。

(3)经常的找上级提建议、思路、对与组织中存在的问题要有正义感,和原则性。(不是打小报告,而是对于组织中存在的问题直言不讳的指正,并且能够提出解决办法)

 

五、管理者的合格标准:

(1)用文的管理方法管理团队(不单指制度文化)。

(2)用人格的魅力领导团队。

(3)是否打造一支与企业有共同目标,共同信仰,共同价值追求,且富有创新行为的团队。

(4)是否具有保证结果的能力,结果是价值的体现,是相对结果而不绝对结果。(管理者更多的是运用方法,领导者更多的是用影响力,决定一的领导者成功与否,主要是看他有多少追随者)。

 

六、好朋友的标准:

(1)开城布公的把您的问题讲出来。

(2)当你在工作中不快乐,不开心,痛苦时,他会鼓励你,帮助你。同时当你快乐和幸福时,也会与你分享。

(3)真正的朋友是通过利益检验出来的。

 

七、真正负责任的标准:

毫不吝啬,毫不客气,毫不畏惧,毫不顾及面子的针对错的人和事,给予批评指正,并进行打击催残。

 

八、好企业的标准:

(1)给自己良好的思维方式。

(2)给自己很多基本的标准。

(3)给自己很多压力。压力不但是动力—压力也是机会。

(4)有很好的薪酬晋级制度。

 

九、认同企业的标准:

(1)相信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企业思想。

(2)愿意为组织利益出力。

(3)渴望保持组织成员资格。

*认同企业的过程:认知—认可—认同—信任。

(1)认知:只是知道一些。

(2)认可:了解后表示可以、或满意。

(3)认同:表示相信并愿意与之接触合作。

(4)信任:

*十、不谦虚(不成功)的表现形式:

(1)把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当作不好的事。

(2)把不懂不会当傻子(习惯性的不懂装懂)。

(3)把执行领导的命令当作二虎、傻子(执行一件事情时,不去寻求完成工作的方法,而是经常性的发牢骚,私下讲理由)

十一、不信任(他人、企业)的原因:

原因是自私,不敢承担责任和压力,信任别人就等于没有自我,可能影响自己的利益,其实就是利益的关系。

十二、人际关系是什么?

政治上就是让别人喜欢你,让别人拥护你,政治本质就是 搞好人际关系,政治的体现就是价值的体现,

十三、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要素:

(1)为人要真诚,

(2)要用利益的杠杆,站在对方的利益需求角度上来处理问题。

(3)经常性的沟通,方法很多,打电话、发信息、聊天、聚会、旅游等。不分行政部门、经营部门,的一把手定期给你的客户打电话,用手机发信息禁止转发,要新颖独创,简单温馨。

(4)在精神方面做一些被别人意想不到的事。

 

 

思维方式

一、什么叫作“思维”:一个人对事物分析判断的过程叫做思维。

 

二、思维方为什么决定命运:思维方式—素质—心态—意识—行为—习惯—命运。

 

三、五大思维方式:整体、责己、目标、辨证、利他;

(1)整体思维方式:

5WIH,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所谓整体思维方式就是搞清楚一件事情的主要矛盾、中心思想、因为清楚了实情的原因,才会产生方法。是什么决定怎么做。为什么,补充完善怎么做,搞清楚是什么才会决定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会产生创新,)

 

(2)责己思维方式:

出现问题看内部,责己思维帮助自己克服虚荣心而提升自己,接受任何形式的指正。所谓“责己”并不是责备自己,而是在问题面前认清自己的责任,并且去承担责任,接受批评,改进并总结。

 

(3)利他思维方式:

处理利益的时候,不但考虑自己,还要考虑别人,考虑现在和将来。(“利他”不单指金钱利益,同时也包含有利于他人的一些行为,也就是无形利益。方便了自己也要方便别人 ,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际交往,利他也不是一味的夸赞,要真诚的讲出对方的素质利益问题。)

 

(4)目标思维方式:

用目标达成的样子来激励自己克服眼前的困难与挫折。在合理的目标下,去幻想结果完成后的样子,从而会面对困难解决问题。

 

(5)辨证思维方式:

1)分析问题要看全面,不要片面,2)要用相对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绝对的观点看问题。3)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用静止眼光看问题。4)只有从多个方面看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主矛盾,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5)还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客观的看待问题。

 

(6)各岗位素质要求及主要思维运用

······员工:整体思维,目标思维,强调---真诚。

······主管:责己思维,素质意识---------谦虚。

······经理;辨证思维,价值观,人生观,-忠诚。

四、不成功的原因:

(1)不相信素质的提高最大受益者是自己。

(2)不相信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3)不相信素质的修炼是成功的根本。

 

五、成功的原因:

(1)置心一处无事不往。

(2)对真善美彻骨的认知,和粉身碎骨的实践。

(3)成功方程式:成功=人格理念+努力+能力。

六、促使一个人改变的三大因素

(1)欲望:有成长进步的欲望和需求,不怕其欲望强烈。

(2)目标:将欲望变成自己的要求,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越高,则进步就越快。

(3)反思:要经常地去总结自己的过去,而不是怀念自己的过去。

七、事情作不好的原因 :

(1)方法问题---思维方面

(2)心态问题---素质方面

八、影响人成长的两中心态:

(1)自己演绎出来的不公平,不合理。

(2)感觉不服气的心态。

 

 

企业教育化,教育企业化

一、什么是文化:

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核,叫做文明;或文化,广义来讲是一样的。

二、文化的三个层次

(1)物质文化,(生产)。

(2)制度文化,(行为)。制度—规范—标准—行为的统一。

(3)精神文化,(心理)。

三、文化的特征:

(1)人是文化的主体,有人就有文化。

(2)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积极、消极之分。

(3)人的行为是文化的体现。

四、如何来平价积极文化?

(1)能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2)能不能让大多数人受益。

五、如何来评价一件事情的好坏?

(1) 横看当地的风土人情. (例:泳装问题)

(2) 竖看历史的发展规律(小脚问题)

六、企业的定义:

以最小的成本,来赚取最大的利润的经济组织。

七、企业的目的:

赚钱,创造积极的文化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之道)

八、企业文化的定义:

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为导向---来激发员工自觉行为的 一种文化现象叫做企业文化。

九、企业文化的作用: 1、导向---2、规范---3、凝聚---4、激励。

十、如何宣传企业文化:

(1)分析企业的内外环境

(2)形成企业的价值观

(3)树立英雄人物

(4)组织典礼仪式,有形式才有内容.

(5)构件文化网络

十一、企业精神:

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企业领导所倡导,是企业员工自觉遵守的,代表员工观念,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企业经营的一种团队精神。

十二、管理好团对的基本条件:

树立目标---统一标准---跟进检查---奖罚分明。

十三、

管理好团对的个人素质要求:

(1)要有标准---因为有标准才能辨别事情的好坏,没有标准不能做领导。

(2)爱憎分明疾恶如愁---(管理者不但有虎气,还要有悍气。要做到爱憎分明,首先要奖罚分明,作的不好要批评,好的要表扬,管理者要狠,不狠就没有爱,大狠既是大爱)

 

四、管理人员的7大角色:

1)员工行为的督导者。

2)员工成长的培养者。

3)企业利益的代表者。

4)企业文化的代表者。

6)企业价值的创造者。

7)企业形象的建设者。

 

五、人应有的三种素质:

真诚—忠诚---谦虚---。

 

六、三种基本习惯:

服从---创新---放弃。

 

七、三种组织氛围:

大胆指正—比学赶帮超—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三种基本意识;

标准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

标准意识:

(1)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衡量尺度 。

(2)标准是公正、客观、有发展性的。

(3)是衡量一件事情好坏的标准。

(4)衡量一个人的好坏,1、再生死面前经得起考验,2、在利益面前以多数人利益为主。

什么是标准?

是真理,规律,是一个递进关系,本质是一个意思,从哲学概念来讲,真理是人们在寻找好与不好之间的产物,可以形象的理解为参照物。

*你是否是一个好人,你是否是一个忠诚于企业(或家庭)的人,测试题:

---- 通过同事的回答,90%以上的人员在回答问题时没有标准,只能说是一种感觉 ,感觉和标准的差距在于每个人都有感觉,但是真正有标准的人没有几个人。

*为什么没有标准来衡量事务?

----因为大家对所有事物都没有追求和要求,即思考5WIH中的“是什么”而标准和真理是在追求的前提下产生的,大家在自己的过往生命中从来没有去追求过,何谈产生整理。

*以不同的标准衡量的结果也有不一样的意识:

(1)以企业的标准而不是一个人标准判断事物。

(2)管理者与员工日常出现分歧的根本原因是标准的不同。—————————————————————————

责任意识:(责任就是分内的事,应该做的事)

(1)责任意识就是岗位责任意识,指对于本岗位的岗位职责认真执行,尽到应尽的义务。

(2)特征:实行岗位价值最大化(同时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3)为什么:岗位是企业实现目标的分工,也是分配利益的标准。

(4)真正负责任的标准:毫不吝啬、畏惧、胆怯、不顾及面子的针对错误的任何事进行批评、打击摧残。

 

团队意识:

(1)团对定义:是管理者与员工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协同解决问题,实现目标。

(2)目标一致,思维方式一致,行动一致。

 

九、团结的表现形式;

(1)认可集体标准,能经常提出自己的建议。

(2)能服从指令有很高的执行能力。

(3)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十、合格··人的要求:

用信仰武装头脑。

用毅力刻画意识。

用行动实践诺言。

忠诚与企业的四个阶段:

认知---认可---认同---信任

十一、企业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1)企业形象层(外表的装修,店标)

(2)企业作风层(特指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与客人沟通的语言,和处理投诉的技巧)

(3)企业制度层

(4)企业精神层(目标、战略,道德观点)

精神层—制度层—作风层—形象层

 

十二、企业价值观的定义:

(1)他规定了员工的行为模式,形成了员工对事物共同的评价标准,(标准:衡量事物好坏的参照物叫做标准)

(2)幸福快乐与奉献同在。(先有付出后有所得,把身边得人当作好人)幸福快乐的标准—满足感。

 

十三、活在当下,活出自己,有信念就要去相信没有发生的事情并用生命去实践,同时生活也要有重心,是家庭,是工作,是朋友,等---所有的事情都是相互作用的相互包含的。

(1)工作要全身心的去投入,对家庭也要全身心的投入。

(2)幸福快乐的所得都要伴着痛苦,--痛来自身体,精神上的不适—苦来自主观的不满客观的比较。

(3)大目标伴着大痛苦,大痛苦伴着大成就,人生观等于—对自己生命意义的看法。

(4)成功关注过程,作好每一天活在当下。

十四、*价值观是人对事的看法(---利益观----价值观----人生观)

十五、*企业价值观的标准:幸福快乐与奉献同在,先付出后所得。

搞清出自己每一个阶段的重心,找到生活重心,活出自己来。

 

十六、*人生观:找到自己的生活重心,用一生去实践他,就是人生观,也就是人为什么而活,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对自己生命的看法。

*价值观:人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研究人为什么而追求。

*利益观:一个人对利益的看法,研究人为什么而工作。

 

管理十条

一、管理的定义(技能):

(1)通过人掌握的技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实施管理职能的活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活动就是管理)

(2)管理是要搞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管理是资源整合。(人、财、物、信息)**是把团队的资源进行整合,相互的完善,相互的吸收,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4)*处理社会关系之原则:必须保证自己得人品,和素质,必须有利益,适当的沟通,(1、员工之间的关系,2,员工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3,企业与职能部门的关系4,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

二、管理的前提:

了解人,了解人性弱点,缺点。(虚荣、懒惰、自私)

三、管理的关键

择人---用人。

四、管理的方式:人治。

(让别人改变的只有人,而不是物,一是通过语言的方式改变他,二是通过行为习惯改变他,统称人文化管理人,制度管理人。人治理后的结果;素质技能,思想行为的改变)

五、管理的要求:修身,自虑、技能

(。修炼自身的人性弱点)改造自己的人性弱点,一个管理这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不断超越自己的人性弱点的过程,

六、管理的方法;

3D(因人而宜,因事而宜,因果定律)

七、管理的本质:治人。

(改制人的语言、行为、习惯把不积极的改变成积极,用文化用制度管理作到奖罚分明)

八、管理的理论:管理理论模型图,平衡积分卡。

九、管理的核心;提高效率。(组织效率、个人效率)

十、管理的终极目标:安人。

(让人心安里得,让人感受到幸福,让人有成就感)

十一、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管理者搭建的平台,建立良好的机制,创造良好的组织氛围,让每个人学会自我管理。----------

(1)要求管理者必须明辨是非,懂好坏,必须有标准,让每个员工都有追求,有目标,有信仰,让员工清楚所有的不好都是有自己引发的。

(2)培训,学习,觉悟:所谓的无为而治---就是学习、培训、是你要求别人学习,学习是我要学习,而觉悟是我一定要学习,假如所有人都觉悟了,就会要求自己提高,员工一但有了伟大的使命,远大的追求,积极的人生观,他就会自我管理。

 

十二、管理的八大技能(PDCA):

发现问题---计划---授权---沟通---培训(说给你听,作给你看,让他做做看,作好的表扬,作不好的帮助他改进。)---检查--- 激励—评审改进。

1)发现问题:做好发现问题的关键要素:知道我是谁,我管的是什么?干的是谁?知道标准。做好发现问题的方法是5WIH

2)计划:做好计划的关键要素:计划的目的,用授权,(职责)流程分解(方法)目标设置、检查、 激励的方法。

3)授权:授权的要素:授权给谁,多长时间进行公示,授权不受责的方法。辩证思维方式。

4)培训:培训的要素:培训动员,确定培训人、培训对象,培训方法,培训时机,培训效果的平估方式。目标思维。

5)沟通:沟通的要素:聆听,用整体思维的通理心,(因为每个人都有人性的弱点)所以有同理心,理解但不一定认同的观点,只要你认为(自己)错了,出现问题都是自己责任的话,你就不会想公平不公平了。用整体思维。主动承担责任。

6) 检查:检查计划的关键要素:用人,检查对象,关键点(项目)检查时间,检查地点,检查方法和频率。

 

7) 激励:激励的要素:(激励是分正激励和负激励的)了解被激励员工的需求,激励时机、激励方式的把握,运用整体思维。

8)评审改进:现实情况与实际目标的差距,(即存在的缺陷与失误)评审人员的选择,工作中用人的识别,评审什么。

 

十三、如何成为合格管理者:

(1)自我认知,自我剖析,以企业标准分析自我。

(2)找出自己的优缺点。

(3)自我管理,根据对自我的认知,树立目标,用积极的思维方式调节心态(学习加行动)。

(4)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区别?管理者的标准要高于被管理者的标准,不单指做事,也包括做人的思维,生活的阅历经验,等综合素质。

 

十四、如何提高团队效率个人效率:

(1)计划管理:计划管理的核心是编制计划,即要抓什么?怎么做事情?

(2)文化管理:通过文化管理来统一思想,而思想同一,做事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3)绩效考核管理:授权—沟通—激励。

 

十五、绩效管理是什么?

就是企业管理者确保企业各团队或个人的工作过程、结果、和效果能够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这样的一个过程。

十六、绩效管理的目的:提高公司绩效,实现公司目标,培养人才,分配酬的标准。

十七、什么是绩效考核管理、绩效管理?----是一个意思,就是业绩的管理。

十八、绩效管理都需要做什么?就是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改进。

十九、如何设定绩销的指标体系?

1)绩效考核的内容:管理指标,文化指标,经营指标。

2)绩效考核的方法:考核。评价。

3)考核的分类:过程,结果,效果,考核。

过程,效果,考评

述职报告

二十、绩效考核的权重:过程%30 结果%30 效果%40

二十一、如何设定过程,结果,效果指标?

(1)过程指标:过程指标就是做什么事,(就是八大管理技能,)

(2)结果指标;总经理管理厨师长的结果,通过评价得出厨师长管理水平的提高就是考核总经理的结果指标。

(3)效果指标:厨师长对总经理的评价考核就是总经理的效果指标。

 

二十二、管理与管理者:

(1)管理:通过掌握的技能,运用一定的方法,综合协调资源,创造更大价值的过程。

(2)管理手段:奖罚分明。

(3)管理的目的:树立正气,培养人,提高效率,保障产品质量。

(4)管理的内容:责、权、利、明晰。(权利的解释:组织赋予管理者用与履行职责的支配力量---管理是约束,管理者自己来履行职责的权利来自组织))

(5)职责:再本职岗位上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

二十三、 什么是管理者:

在组织中有权利,运用管理方法,带领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二十四、 管理者的核心定位:

企业利益在各方面的维护者(必须要站在企业的角度,管理者本身就是企业,就是各项规章制度)。

二十五、 什么是文化管理:

通过人做的事情,发现人存在的思想、意识、素质,心态、思维方式方面的问题,并对人的思想、素质、思维方式方面的问题进行正负激励。

二十六、文化管理的方法;正负激励,

二十七、改变素质的方法:改变目标,改变思维方式。

二十八、文化管理的内容;影响企业利益,影响顾客利益的事情。

为什么说管理是第一生产力?

(1)人类社会当中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而团队是管理出来的。

(2)只有通过管理,资源才能整合,价值才能最大化。

(3)只有通过管理,团队目标,方向追求,价值观,标准才会统一,才能目标一致,取得更大的成功。

(4)只有通过管理,团队的素质和社会素质才会提高。

  • 名企方略 热门阅读

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