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管理>>管理资讯>>正文

2007中国餐饮发展瓶颈年

中国烹饪协会培训交流中心培训基地主任、中穗伟业[安效]总经理在2006年[全国餐饮业“可持续发展”培训班]的开场白中,断言:“2007年将成为中国餐饮企业发展瓶颈年”。
2005年,中国餐饮业总收入已经达到了8887亿元,第一名:中国百胜餐饮集团 133亿元;第二名: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 52.5亿元;第三名:内蒙古小尾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 35.923亿元;第四名:上海锦江国际酒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9.0852亿元;第五名: 河北三河市福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20亿元;第六名:重庆德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5.7215亿元;第七名:天津德克士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13.6192亿元;第八名: 重庆小天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3.5063亿元;第九名: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3627亿元;第十名: 中山市海港饮食娱乐管理有限公司 11.0413亿元。 十强企业占据全国近4%。
2006年是中国餐饮业调整年,大型私营企业投资新企业愈演愈烈,餐饮、娱乐、洗浴大型综合企业大行其道,有些企业已经无法准确划分业态,连锁企业发展迅猛,企业做大的势头已经初具规模。
由于餐饮发票比歌厅、洗浴发票方便在公有企业内报销,许多洗浴、歌厅在申领营业执照的时候,就申请成餐饮性质的执照,以方便公有企业消费团体;为吸引洗浴客人,在大型洗浴中心内又开设高档餐厅,在“澡堂子”里就餐已经成为全国城市消费的风景线。用餐不一定去餐厅了,成为消费新理念。歌厅有饭、大型商场有饭、洗浴有饭、飞机有饭、客轮有饭、长途大巴有饭、大型车展有饭、房展有饭、跨省购房有饭、农家乐有饭、自助采摘有饭......“7-11”的快餐已经开到了社区,社区大食堂大多承包给了外地人,“馒头、花卷、大饼”堆成了山,北京“柳泉居”的豆包,“丰泽园”的烤馒头,每周成吨的卖;真正的是[民以食为天]了,处处有吃饭的地方,吃饭成为生活中最容易的事情,成为最不重要的事情。走到食品一条街有热情的服务员会拉你进餐厅,到风景区刚刚下车就有人把你围起来,劝说你去哪家去用餐;去了商场顶层,迎接你用餐的帅男靓女会让你应接不暇,机场、车站和码头吵着争先恐后请你吃饭的人群会叫你举步维艰......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可支配的支出增加,人们在社会餐饮机会飙升,所以近年来我国餐饮业收入每年以两位数速度增长。但是,餐饮业企业、非餐饮业企业和根本没有经营许可的企业或个人,以更高的发展速度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餐机会。所以从事餐饮企业的内部人士,明显地感觉社会就餐人数和整体收入增加,而单一企业却有所下降。就餐的人数增加了1倍,可“蛋糕”却增大了10倍。
生活水平水平的提高还表现在副食品增加,主食减少,人们的胃似乎越来越小了。
餐饮企业的路越来越窄了,现在一个普通的城市,全国著名的餐饮企业几乎是家家到,开车几十公里吃个风味的景儿一去不复返了。去四川吃川菜、去广州吃粤菜的事情好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餐饮的格局似乎定局了,那就是强的更强,因为这些企业有钱,有实力,有气魄;正所谓“财大气粗”。
一个大型连锁企业,集中采购量比一般超市还大,可以包购一个县的土特产,一个肉类加工厂满足不了一个大型火锅连锁企业......
业内人士介绍:2006年主料、调料上涨10-15%,可外行人却认为各种调辅料降价了。中国一年到底产多少“冬虫夏草”?但是那家差不多的企业都卖“冬虫夏草焖鱼翅”。优质原材料涨价,低端市场降价,一些企业老板一味追求低成本,要求采购想方设法压成本,结果成本控制住了,但是原材料的质量在不断的下降;餐饮企业的这种要求越大,流通市场造假、贩假的热情干劲就越高,恶性循环,造成原材料市场上价格下降的假象;而真正好的原材料价格却随着需求量减少而上涨;2005年粮食价格调整后,以粮食二次转化为基础的牲畜养殖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猪、牛肉的价格飙升,但很快的回落,这种回落不是正常的,不是采取什么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没有提高生猪在饲养过程中粮食转化率,就是一个简单的办法:注水!现在在农贸市场买猪肉,价格比专卖店、大型超市低30%。
我们经常在火锅店里吃牛百叶,发现百叶没有嚼头,要知道用工业的双氧水和医用的福尔马林药水浸泡后又白又厚,水发的百叶出成率可达300%。而像重庆德庄等大企业有自己的生产加工基地。德庄拥有世界唯一的一条机械化毛肚生产线,德庄毛肚是经过原料验收---预处理---浸泡---脆化处理---清洗---嫩化处理---清洗---检验---分级去杂---定额装袋等工艺流程保障,而“复合食品嫩化酶”技术是生产过程的关键。记者参观过德庄的生产基地,全过程是封闭车间,工人进入车间要洗浴更衣,进车间要通过消毒池,本人也只能在玻璃窗外的参观专用通道看看。参观后记者放心大胆的在德庄吃了三天,又购买了一些包装好的百叶回京。德庄的生产基地的原材料和调料加工品,保障了他的直营店和加盟店的金牌竞争力。我们现在想再开一家火锅店,自己加工毛肚,需要购买“复合食品嫩化酶”,而德庄自己生产“复合食品嫩化酶”,小批量加工毛肚,还不如买加工好的成品,没有一定销量保障,自己又不可能去办一家生产基地,即便有了十家八家店,去成立生产基地,也要去租地。而德庄的地,是政府扶植的,创建生产基地是政府给了贷款,他有可抵押贷款的实力,有企业的信誉度,所以银行敢给他贷款。要想在重庆地区再创个“德庄”神话,不太容易了。他已经闯入了中国餐饮业百强的第六位。而且,德庄在重庆周围有许多种植业、养殖业的合作伙伴和农户,在一定程度垄断(也许垄断这个词不恰当)了相当一部分和火锅有关系的原材料市场,和各供货商、种植户、养殖户有几年的交往和千丝万缕的关系,有既得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共识,使得新的同行业企业万难再创辉煌,而德庄会以重庆为圆心,以他的品牌效应和经济实力,不断扩大他的势力范围,以致蔓延致全国。
相反,小小的家庭餐饮企业在发展,一个家庭,两三个孩子开一个10平方米的小餐厅,每天有一桌客人就餐就能够维持一家人的吃喝。没有人员开支、没有医疗保险、没有人来借检查为名吃你一顿,你请相关部门来,都没有人来,没有人来收税、没有人来验油烟,甚至没有人让你工商登记。
从餐饮企业的人均消费分析发现,200元以上和20元以下的餐饮企业,将是盈利企业。人均消费在30元左右的主流餐饮企业会遇到发展的瓶颈。这些餐饮企业的基本情况非常接近,普通服务员工资500---700,管吃管住,大厨3000元,配菜、粘板800,全店平均工资1000元,人均劳效5000---7000元/月,毛利率50---60%,工资总额占15%,房租占15%,煤水气电费用占10%,税金5%,纯利润就剩下5---10%,千万不要赶上特殊情况,流动资金基本是靠供货商的赊销,房租月交、季交问题不大,要是一年趸交就有些紧张了。
春节营业看起来热闹非凡,实际只混了个人气。员工要发三薪;供货商要趸货,价钱高、品质差;员工一心考虑什么玩,细微的工作就不注意了。节日消费多为老顾客,沾点喜气,打个折、送个菜,碰上个小孩子还要意思意思包个小红包;员工伙食要改善,汇个餐、喝点酒、发个利市;到了次月发薪的日子才知道“工贵”,到了次月给供货商结算才知道“菜贵”......
2007年,北京、青岛还要准备“2008奥运会”,餐饮企业首当其冲是整改对象,看看我们的邻国韩国首尔,那个时候还叫“汉城”,想发财,就要投资,菜牌要印几种语言文字的,招牌要让外国人看得懂,卫生工作是重中之重,光有筷子老外吃不到嘴里......
在这里,我们要向政府建议:餐饮企业准入。
起码要有面积要求,要有起码的消毒间,要有专用的洗碗间、粗加工、垃圾间、冷荤间和面点间。
加大卫生防疫检查力度,餐饮企业必须每月送检所有销售产品和原材料样品,缩短餐饮企业生产人员体检间隔,强制职业培训,持证上岗。
提高餐饮就业人员收入,保障餐饮就业人员基本素质,在部分发达城市控制餐厅总餐椅数量和餐饮企业牌照数量。

(待续)

  • 管理资讯 热门阅读

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