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经济时代餐饮业营销策略研究

体验经济与餐饮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在体验经济时代,餐饮业的营销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消费者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更加注重情感需求以及品牌意识增强。在分析体验经济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餐饮业营销策略。
  [关键词] 体验经济 餐饮业 营销
  
  一、体验经济与餐饮业
  
  “体验经济”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派恩二世和吉尔摩于1998年提出的。他们认为从经济提供品的演进过程来看,人类社会基本上是沿着提供农矿产品—工业品—服务—体验的方向发展的。相应地,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可以划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正在迈进的体验经济四个时代。体验经济的特征是强调个性化,强调顾客参与,强调消费过程的直接体验,而餐饮业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餐饮业向顾客提供的有形的食物(工厂化生产的快餐除外),都是根据顾客的要求和喜爱而制作的,它纯粹是“个性”的,“定制”的。这些产品即食品转化为顾客的一种美好体验,长久地保留在顾客的记忆之中。另一方面,餐饮业向顾客提供无形服务同样是个性化的,而且是与顾客面对面、一对一的。企业的服务人员,完全是根据顾客的要求提供各种服务活动。一个好的服务人员的服务行为,完全可以给顾客留下美好的感受,并且可能因此而吸引顾客常来光顾,继续领略“服务”给他带来的美好感受。餐饮企业提供给顾客的食品和服务,还有一个特殊的属性,那就是生产、服务、消费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完成。特别是直接面对顾客的服务人员,更是参与了顾客饮食消费的全过程,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给顾客留下印象。可以这么说,体验经济中强调的顾客直接参与和对消费全过程的感受,在餐饮行业中体现得最为直接和充分。因此餐饮业与体验经济有着先天的联系,更易于实施体验经济。
  
  二、体验经济时代餐饮业营销工作面临的挑战
  
  1.消费者购买餐饮业产品和服务的过程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甚至市场经济早期,消费者都是 “效用最大化”的坚决执行者。而传统的营销理论也都把消费者解读成理智购买决策者,把消费者的决策看成是一个非常理性地分析、评价、购买的过程。而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者并非“效用最大化”原则的执行者,他们同时受感情和理性的支配。顾客因理智和因为追求乐趣、刺激等一时冲动而购买的概率是相同的。店堂是否干净整洁、菜品是否美味、服务是否没有失误不再是顾客前来就餐的唯一标准,消费者购买的选择标准日益呈现出非完全的物质利益取向,而且这种取向正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日趋明显。
  2.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情感需求的比重增加。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了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并且认为在基本的生理、温饱等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开始关注精神层次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不仅要求产品和服务具有较高的品质,而且希望这些产品和服务能够带来情感上的触动。人们宁愿花几十元去享受星巴克带来的情感体验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喝速溶咖啡,并不仅仅是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或是星巴克独特的咖啡品质,而是因为星巴克所倡导的咖啡文化能使得人们在拥挤忙碌的生活中拥有让节奏慢下来的机会,能够带给人们情感上的慰藉。
  3.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增强,品牌消费正在成为一种时代特征。消费者从注重产品本身转移到注重接受和使用品牌时的感受,对彰显个性的产品或服务品牌的需求越来越高,追求那些能够促成自己个性化形象形成的产品或服务品牌成为一种时代特征。消费者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更加追求某种特定产品品牌与理想的自我概念的吻合。同时,消费者不仅消费商品本身,而且消费这些商品所象征的某种社会文化意义。因此人们更关注品牌与自己关系的密切程度,偏好那些能与自我心理需求引起共鸣的感性产品品牌。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在中国很受青年人的欢迎,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提供了干净、快捷的食品和体贴、周到的服务,而且是因为洋快餐时尚、健康、不断创新的品牌形象非常好的迎合了青年人对自我的一种诉求,从而能够引起青年人的共鸣。
  
  

  • 餐饮营销 热门阅读

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