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管理>>名企方略>>正文

海底捞迷失在中国式管理的半路上

海底捞以中国式管理的方式,走出了比一般餐馆更高层的管理境界,已经算是很成功了。但是,就在黄铁鹰访谈张勇和海底捞的过程中,也发现了海底捞隐含的问题。其核心还是人的问题,具体来说:

       第一,人才培养的需要,赶不上公司扩张的需要。以海底捞的市场声望和股东的财力,足以使海底捞的扩张速度更快一些。在商言商,谁不希望扩大自己的商业成功呢?但是,由于公司无法大批量培养出足够多的人,就只能小步走,否则,用不合适的经理员工就可能给公司的市场声望造成致命影响。

      第二,师傅带徒弟造成的“一代不如一代”的效应。海底捞的中国式管理,其人治特色,决定了海底捞的人才培养必然是师傅带徒弟式的,而不可能向麦当劳一样批量化培训人才。但是师傅带徒弟就可能出现一代不如一代的问题。张勇培养了很多徒弟,但只有后来成为唯一副总经理的杨晓丽是足够优秀的。杨晓丽也培养了很多徒弟,但是像袁华强那样的片区经理没有几个。当海底捞越来越大的时候,越来越低质的经理、店长,可能越来越多,结果自然就会严重影响到海底捞的整体声誉。这就有点像一种“赢者的诅咒”:一个树长得越大,它的根基就越来越不堪负重,最后走向轰然倒塌,而不是越来越壮大。

        第三,无奈的制度化、规范化。迫于管理人才不足与海底捞扩张的矛盾、以及一代不如一代的质量退化,一个直接的办法就是将优秀经理、优秀员工所开创的管理经验制度化、标准化,并纳入业绩考核。
结果这又造成更严重的问题:我们知道,海底捞作为中国式管理的核心,其实就是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制度化标准化的考核,恰恰是海底捞管理特色的大敌。本来是一种随机应变的服务,员工可能做得过火或者不到位,那就需要员工自己的摸索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师傅的指导扶助来解决。而如果因为顾及员工素质不高影响到当下的生意,又没有足够的师傅辅导,那么配以标准化和指标考核,这直接等于取消了员工的授权,使得员工被迫按照考核指标来行动,造成更严重的服务滑坡,乃至于可能失去“变态服务”本味,变成没有双引号的变态服务了。

       培训师、管理员巡视,随时纠正员工和下级管理者的服务管理,由于无从顾及事情的前因后果,往往出现横加指责,挫伤下级员工和管理员的积极性,也就是陷入一种中国式管理常见的“越权干预”的毛病,进而拉关系、搞宗派、溜须拍马、人事纠纷纷沓而至。公司上下之间坦诚布公、同事之间亲如兄弟姐妹的和谐气氛丧失了。

         进一步,由于业绩考核标准的强化,一方面等于收回授权,另一方面则等于使得公司的官僚主义病加重,其表现就是(这正如当前的中国政体所充分表现出来的问题):“唯上、唯书、不唯实”。上级考核什么,下级就刻意追求什么,而不再关注是否符合实际。结果,海底捞的生意比原来更大了,员工的物质待遇比原来更好了,但是,张勇却哀叹:“店大了,反而不好管了”;员工在百度贴吧上也抱怨,原来的企业大家庭的气氛没有了。

由以上我们似乎可以察觉到一个趋势,海底捞的成功本来在于其坚持中国式管理的特色,将管理境界提升到儒家层面,但是海底捞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人才问题,却又使得海底捞在向法家蜕化、在向麦当劳投降。难道海底捞终将步荣华鸡、马兰拉面、俏江南们的后尘?

五、向道家提升:引入源头活水。

道家给人的感觉,说好听点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说难听点则是有点神神鬼鬼的,比如《道德经》上就好说什么“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类的话,让人无从把握。既然如此,道家对海底捞面临的人才问题,又有何见教呢?

在中国文化中,儒道两家实际上是互补的,儒家是有形的,而道家是无形的,儒家是水渠,而道家则是源头活水。“温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按照道家的观点来看,海底捞当下所践行的一套有形的儒家管理思路并没有什么问题,也不需要做多少制度上的重大调整。海底捞的问题出在源头,水渠还在,但是水却在逐渐枯竭。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简单看看海底捞人才培养数量赶不上扩张速度的问题。从数量的观点看,这个问题根本就是个逻辑悖论。在海底捞的创业期,张勇发现杨晓丽、袁华强这些人才,基本上就是随机的,就是从普通的打工仔打工妹中发现、提拔,并没有经过什么特殊的人才识别筛选机制;从人才的培养上来说,张勇一开始自己也没有什么先进的管理经验,所以谈不上什么专业的人才培训,而主要是放权大胆使用过程中,自主生长出来的。

        既然如此,在海底捞扩张过程中,拥有杨晓丽袁华强潜质的人才比率应该是不变的,简单地说,张勇开两个店,雇佣的员工中有两个杨晓丽,那么开二十家店,雇佣的员工中就应该有二十个“杨晓丽”才对。而不可能是店子扩张到64家了,却仍然只有一个杨晓丽、一个袁华强。那么,人才的源头活水在哪里枯竭了呢?

  • 名企方略 热门阅读

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