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资讯>>综合资讯>>正文

亚洲101家最佳餐厅 中国餐厅有45家北京最多

美国知名的美食网站“The Daily Meal”不久前公布了“亚洲101家最佳餐厅”排行榜。网站召集了50余位居住在亚洲、或是频繁往返亚洲的美食界专家,综合品鉴了202家餐厅,最后投票从中选了一半进入最佳名单。

在这个榜单上,我们的首都力压群雄:排名前10的餐厅中有一半在北京,虽然冠军是中国台湾的鼎泰丰,但提供北京烤鸭的全鸭季紧随其后摘得亚军。

这些评委们八成是没来成都,反正成都本土的川菜馆子或者火锅店是无一上榜,从1到101都没得。但是没关系,如果你真想赶时髦,去一环路边上的来福士广场就能吃到鼎泰丰啦,可是第一名哦!

那么,北京那5家高大上的精致餐厅,吃起来味道究竟如何?且不管那些资料和介绍,大周末已经拿到了知乎网美食专栏作家蔺佳的“分析+试吃”个人体验报告,与你分享。

为什么北京最多?

在数据上,此次入围的中国餐厅,在北、上、港、澳、台五个地方,共有49家,将近一半。其中北京餐厅21家(前10名中占5个),香港餐厅13家,上海餐厅7家。北京入选最多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北京的餐厅菜系范围极大,所以肯定会远超其他四个地方。

外国人喜欢的餐厅

据路透社报道,此次参与评选的委员们是美食家、作家、长住亚洲的外国人士及其他人士,但仅就北京和上海来说,的确大体上和外国人对中国餐厅的印象一致,因此除了个别餐厅仍然很让我疑惑以外,这基本上是一个比较符合外国人口味、喜好的排行榜。在一般的英文杂志、网站上,里面的很多餐厅也是颇受老外推崇,甚至有的餐厅里用餐的外国人远多于中国人。

入围餐厅总体评价

在我看来,入围的餐厅大体不出格。按照他们综合了“菜肴风味、烹调风格、菜肴价值及整体评价”的标准,我也觉得很多餐厅的排名、入选不太合适,比如鹿港小镇,从口味和价格上都找不出这家店上榜的理由。对于第一名鼎泰丰,我有点惊讶,但不算太出格。

感觉这群评委非常看重环境和装修—比如北京入选的餐厅,四合院、古建筑、或者东方风格浓郁且具有现代设计感的环境是他们最偏爱的。菜品方面,摆盘有创意并且中餐呈现偏西式风貌的受欢迎。按照这个标准,基本上可以把大部分入选的北京餐厅囊括(上海的餐厅基本上全集中于西餐,这与上海本身的口味、菜系分布,以及自身历史不无关系)。

全鸭季

排名:No.2

地址:东城区金宝街98号

人均消费:约400元

这家餐厅在榜单上勇夺第二,大约主要来自它开业最初几年树立的口碑,曾被众多圈内外的食客赞为北京烤鸭前三甲。虽然这两年众多优质烤鸭的崛起让它有点风采渐弱,但综合水平还是值得称赞的。全鸭季的鸭子来自北京金星鸭场的英国樱桃谷鸭和北京白鸭的杂交品种,肉质嫩,香味浓,不腥不腻。

餐厅位于以豪华著称的金宝街上,金宝街1949的院内,古典中式和现代设计风格相结合的装潢是这个餐厅所在集团的特色—他们善于利用餐厅所在地城市的经典元素来作为装潢灵感。这样的处理方式对外国人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比如这里的透明烤鸭间、灰墙红柱的四合院等等。大烤炉地处中心位置,现场开放操作的大师傅们跟烤炉都成了来此必定要参观一番的景点,使用果木为陕西和山西的40年枣木,很讲究。

这里的烤鸭走新派风格,也独创了一种酱料,吃的时候加上不同颜色的酱料后晃晃小碟子,让它自然融合,但就我的“传统北京口味”来说,这里的酱过甜,感觉游离了烤鸭应有的味道。尤其最近两次在全鸭季吃饭,不甚满意,政府新规定似乎对这里打击不小,服务和菜品也都带上了点霜打茄子的颓废劲头。

紫云轩

排名:No.3

地址: 朝阳区工体西路6号

人均消费:约500元

先不说味道如何,单是这里的环境,就值得慢悠悠地四处溜达着,好好欣赏。紫云轩的外观独树一帜:漆上银色的竹竿、紫色宫灯和玻璃幕墙,给人一种品位不俗的感觉。推门入内,迎面的小院里种满了草木花卉,还有各得其所的金鱼、鹦鹉在那里闲然自适,颇有鸟语花香的意境,透露出主人别有情趣。

方形的大厅空旷得不得了,一水的白色,零星分布着茶桌、餐位、沙发,如果是两个人去吃饭,恐怕会觉得餐厅空旷得别扭。服务的人员穿着飘逸的米白、淡绿色的袍子,就像是在某个隐修的地方闭关修炼一般。还要食人间烟火否?

当然要的。翻开菜单、茶单、酒单,还以为自己在读散文目录:“那一年的秋天落叶烤茄子”“只是白蘑菇”“云南旧事”“我爱夏天的鲜草莓”“紫色栗子冰激凌”……

更难得的是,餐厅的菜式和摆盘可以很好地融入到整体的艺术空间内,并不显得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只能容纳几十人的环境让人觉得非常舒服,办高端的小型活动绝对值5颗星。味道不差,偶有惊喜,连同环境都值得去感受一下。

Temple Restaurant(庙餐厅)

排名:No.4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23号

人均消费:500元

这一家,更是必须要先说环境:建在一座有着600年历史的古寺中。大门上写着“嵩祝寺及智珠寺”,是北京最为古老的寺庙之一。餐厅在完整保存古建筑外观的同时,对内部进行了绝对现代感的改造:从灰瓦屋顶下的窗子看进去,是流线型的桌椅和精致的高脚杯,这本身就是奇妙的碰撞。

餐厅的经营者来自北京著名的法餐厅布鲁宫,对于经营、服务,主人都非常有经验,各方面都能看出点儿布鲁宫的影子,这里一个著名的服务生甚至成了餐厅的一块招牌:彬彬有礼、服务周到、收放有度,让客人感觉自己是贵族一般。

Temple主打的是现代欧洲菜,菜品口味中上,比较稳定,有时会有惊喜。这里的菜式摆盘算是比较“朴实”的,更多是在食材的搭配、处理上为客人展现高级法餐的水准。我个人最爱一道“烤乳鸽配油封小干葱菜花泥”,将鸽子最精华的部分依照法式料理的技巧烹煮,又比传统法餐多了一份轻柔,使得口感少了油腻多了精致。另外,这里的鸡尾酒非常特别,借鉴了很多中药里的药酒创意,值得一试。

前门M西餐厅

排名:No.5

地址:北京前门步行街2号3层

人均消费:人均300~500元

这个不多说,它在北京的声名鹊起绝对有一部分仰仗了“前门”二字。地处前门大街的牌楼旁边,从露台上可直接看到正阳楼。到了现在这个季节,天气多晴朗,阳光多和煦,正是一年最佳的观景时刻,无论是下午还是傍晚,从餐厅望向城门楼子都有城市尽在掌握的豪迈感。

餐厅的设计我一直很喜欢,几个区域各有特色,颜色丰富艳丽但毫不显得浮躁,墙上一幅展现四季的抽象油画每次都让人印象深刻。据说原型来自16世纪一幅描绘中国河流的古典油画,餐厅主人对其一见钟情,便邀请一位奥地利画家将其“改写”为餐厅的标志性装饰:一条四季更替的河流。

菜品时而质量不稳,比如前阵子我就切了一块累死手腕的牛排,但几个多年保留的经典菜式仍然可以放心尝试。永远特别好吃的,就是这里经典的蛋白饼了,酥脆中夹着细腻的甜味,有了水果尤其是百香果的搭配之后,酸甜的平衡就变得十分完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餐厅出品的周边小产品真是特别可爱,尤其是每年一本的大年历,充满创意,翻看的时候会有种过儿童节般天真的惊喜。

大理院子

排名:No.7

地址:东城区鼓楼东大街小经厂胡同67号

人均消费:150元

这是北京上榜前10名中的五家里,我个人最觉平常的一家。说白了,这家就是典型的外国食客多于本地食客的餐厅,可能主要迎合了那些没空亲自去云南的老外吧。环境呢就是一个典型的北京院落,但内部打扮得很有云南味道,植物茂盛,桌椅布置都注重凸显民族风情。

至于菜品,当然也是主打云南菜,但水平并不出彩,中等水平吧,价格可是比一般的中等水平贵。在鼓楼地区,一个小四合院,对我来说这环境虽然有京味,但在各种有京味的四合院里算拾掇得比较破的……所以不知道是不是老外格外偏爱这种调调。

老板说“大理院子”大部分的食材都是每天从云南空运过来的,甚至每天烤的土豆都是云南出产的—可是吃到嘴里也就是正常的烤土豆嘛。这里不点菜,套餐都是统一价格,菜肴由厨师定,完全不在你掌控中。喜欢这种风格的人大概会比较喜欢,只是我个人不感兴趣而已。

第一名

最后再说下第一名鼎泰丰吧,毕竟成都唯一能吃到的上榜餐厅就是这家了。我觉得鼎泰丰在台湾的店整体水平要高于大陆,这一点我身边其余在台湾吃过的朋友也都同意。鼎泰丰的优点在于规范化的操作,对于小笼包这种非常容易浑水摸鱼的吃食,鼎泰丰算是一个较高的标准。

鼎泰丰包子18个褶的讲究,也被很多人吐槽说:皮这么讲究有什么用,你的馅儿实在太难吃了。鼎泰丰当然离“太难吃”还很远,但它的馅儿和皮相比,后者受到的肯定要多得多。

鼎泰丰另一点特别受非议的是东西又少又贵。作为半个美食圈里人,我必须说这真不是等价的。菜品价格涉及到食材、管理、人工、时间、烹调的难度等很多因素,你说海鲜市场里6块一个的鲍鱼,和粤菜馆子里200一份的鲍鱼,差的就是这些。如果鼎泰丰其他的菜是真的在这些方面上下了功夫,那贵也无可厚非,知味的人一定会认可这背后的价值。

Top 10”里

香港的两家上榜餐厅

中国不愧是饮食大国,这次榜单前10名里头,除去北京的5家以外,台湾的鼎泰丰、香港的龙景轩和(简称)餐厅,一起占据了足足8个席位,只给日本和印度分别留下一席。

鼎泰丰因为在成都有分店,相信不少读者已经去尝过味道,精致的菜品与不菲的价格应该都能给食客们留下深刻印象。这里特别再介绍下香港的两家上榜餐厅。

Otto e Mezzo Bombana

地址:中环德辅道中5-17号历山大厦2楼202号

推荐菜色:黑松露意大利饭、龙虾锅菜、Pina Colada

没错,餐厅名字就是这么冗长而复杂,所以在开头导语处不得不作个简称。但爱好电影的饕客或许能够一眼看出:这跟意大利著名导演费里尼的经典片子“” 有关,该电影是费里尼最为人熟悉的作品之一,也是餐厅主厨Umberto Bombana最爱的电影。“Otto e Mezzo”,即是“” 的意大利语。

Umberto Bombana给自己取的中文名叫岑柏涛,他在欧洲就已成名,是米其林三星餐厅的大厨,还有个高级头衔叫“白松露之王”—白松露本就是顶级昂贵的食材,不知“大王”还需如何烹制才能获此赞扬。除去有松露的菜肴外,店内其余餐点也是意大利特色,橄榄油和番茄只用意大利进口的,肉类也只取该类别最顶级产品,想不好吃都难。

龙景轩

地址:中环金融街8号香港四季酒店4楼

推荐菜色:香茜皮蛋石斑肠粉、蜂蜜叉烧和鲜脆梨扇贝、脆皮芋角与葡汁海螺

如果不入选一家港式餐厅,香港岂不是很没面子。所幸,有这家龙景轩。餐厅位于著名的四季酒店4楼,坐拥九龙半岛的风景,是新派高级粤菜典范。其实早在入选这个榜单之前,龙景轩就是香港唯一荣获米其林三星评级的餐厅了。这个“亚洲101”,于它不过是锦上添朵小花罢了。

顶级的美食除了色、香、味俱全的基本要求外,服务以及空间也是很重要的环节。以龙景轩的厨艺来讲,自然不在话下,但还能搭上窗外维多利亚港的无敌海景,这就不是一般米其林星级餐厅所能拥有的(想想日本“寿司之王”的地下室吧)。如此令人心旷神怡的用餐处,据说香港地产大亨郭氏兄弟、巨富李兆基和澳门赌王何鸿燊等人都时常光顾,无怪龙景轩的名声居高不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