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这个重庆妹子在首府开了家火锅店,店里服务员、传菜生、洗碗工、配菜师等多是聋哑人。如今,店里服务员从最初的10多人增至30多人,90%依然是残疾人。对任小华来说,火锅店的开张,完成了她帮扶残疾人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任小华出生在重庆万州,从小和舅舅生活。由于舅舅先天佝偻,找工作处处遇阻,“让像舅舅一样的残疾人过上好日子”成了任小华儿时的心愿。
任小华考上大学后,大学四年她打过二十几份零工,所得大部分都捐给了福利院的残障儿童,累计四万多元,用于为孩子们购置书本和衣物。
“捐钱只能解决眼前困难,真正的帮助是让他们靠双手证明自身价值。”毕业几年后,她毅然辞掉稳定工作,随丈夫来乌市开火锅店,主要招聘残疾人。
任小华说,事实上很多残疾人并不会因为身体残障影响工作,甚至还有过人的天分。店面开张没多久,任小华成立了艺术团,在店里搭建舞台,鼓励员工上台展示才艺,“很多表演不亚于专业演员。”她说。聋哑女孩王若琪就是艺术团的活跃分子,她的中国风舞蹈常常赢得顾客称赞。“在这里工作有家的感觉。”王若琪在纸上写道。
为提高服务质量,任小华改进店里设施,吃饭时,顾客只需举起写有“纸巾、“茶水”、“买单”字样的提示牌,如需呼叫服务员,按桌上的服务键,服务员手腕上的手表就会振动。
“做餐饮只是载体,更希望全社会能关注身边的残障群体。”任小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