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海论坛上出现不少关于地沟油的帖子,矛头不约而同指向了临海一家颇有名气的“蒋招娣”小吃店,有网民怀疑,该快餐店做菜时使用了地沟油。事后,“蒋招娣”负责人公开了其购买食用油的发票,但仍有网民心存疑虑。
昨日,本报记者就此事到“蒋招娣”小吃店进行暗访,并走访了该店宣称购入食用油的批发商及相关管理部门。
厨房和仓库摆满了“金龙鱼”
昨天上午11点20分左右,记者来到位于临海国贸饭店后方的“蒋招娣”小吃店。这家小吃店规模不大,但在临海名气不小。
记者装作食客走进内厅。厨房就在大厅左侧,桌上放着几瓶5升装的“金龙鱼”大豆油,其中一瓶已经见底,而厨师使用的,确实是桌上放着的这些“金龙鱼”。
11点40分左右,店内客人逐渐增多,记者佯装找洗手间,走上了二楼。在一个用作仓库的包厢看到,角落里也堆满了整箱包装的“金龙鱼”。
批发商证实向该店供货
一说起地沟油这件事,老板谢玲珠显得很气愤。她解释,厨房每天用的都是刚拆出来新包装的“金龙鱼”大豆油,一天基本要用4瓶5公斤装的油。记者看到,后院确实丢满了用完的空瓶。
谢玲珠说,自己每个月都要到下桥批发市场进一次货。“前几天闹‘盐荒’,怕油涨价,还去进了100箱,这个批发市场里那些摊位都知道的,我们经常去那里进货。”
根据发票上的供货商,记者找到下桥批发市场115号批发部。老板陈女士说,“蒋招娣”小吃店确实每月在这里购买“金龙鱼”大豆油,而且都有发票。
小吃店或遭同行攻击
在店内就餐的黄先生说,他就住在灵江路附近,这个店开了几十年了,自己在这里也吃了十几年了,从来没听说过有地沟油这回事。
店内另外一名顾客彭小姐也经常在这里吃饭,“网上那些事情我看到过,但我们这里都吃熟了,还是相信老板的。几十年的老店了,不至于砸自己牌子。”
店主谢玲珠说,附近都没有快餐店,应该不是同行竞争,不知道谁那么无聊造的谣。“我们这里就经营中餐和晚餐,下午1点多门关了,有人就在网上说我们店被工商局查封了。”
谢玲珠注意到一个细节,网上好几个人说小吃店确实关门了,但是那几个人打的“确实”两个字都打成“却实”,她怀疑是同一人所为。“虽然未对生意造成影响,但顾客议论起来总是不舒服。”谢玲珠称,自己还到临海市公安局报过案,希望找到散布谣言者。
卫生部门称该店未使用地沟油
当天下午,记者采访了临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一位姓秦的工作人员称,“蒋招娣”小吃店的地沟油事件也听说过,奇怪的是,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却未接到过市民投诉。
该工作人员说:“我们对市内餐饮行业都会进行不定期检查,那家店从未发现使用地沟油,其实在临海全市范围内,正规有营业执照的饭店一直都没有出现过地沟油上餐桌的情况,但是街头流动的油炸摊之类就无法保证了。”
作者:高 波 陈 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