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何敏坚、稽查分局局长曾德强以及食品安全监管科主任科员梁锦华等做客“周五民声”直播节目,就市民持续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互动交流。
■凉茶监管中山或全国领先
林女士:目前市场上的凉茶名目繁多,但诸如配方等问题也不少,不知道中山在这方面的监管如何?
何敏坚:我们制定出台了《中山市凉茶制售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委托中山市中医药学会和中山市药学会制订出我市常用于制作凉茶的中草药品种推荐目录(共74种)。这些品种在民间有长期饮用的习惯,现代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也表明其无明显的毒副作用。该目录公布后,允许中山市凉茶制售单位在我市范围内使用。作为卫生部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与《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的补充,这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是首次提出,较好地解决了凉茶店超范围经营的尴尬局面。
■一年29宗投诉指向食用油
徐小姐:我经常外出吃饭,近期有传言说中山一些大酒楼使用“地沟油”,是否真的?
曾德强:从2010年8月15日到2011年7月底,我局共受理市民关于怀疑食用油存在问题的投诉29宗。经查,29家企业均能提供合法的食用油购进票据,其中4家所用食用油的外包装及外观性状疑似存在问题,现场抽样后经市疾病控制中心检验全部合格;13家餐饮企业存在从业人员健康证过期、物品摆放凌乱、生熟食品不分等轻微违规行为。对此,我局依法发出了责令改正。6月份,我局抽调人员对全市11家大型餐饮企业的食用油、米、面、肉等重点原料进行了突击抽检,共50批次,其中食用油10批次。经检验,所有样品全部合格。
■中山11月公示餐馆分级
刘小姐:我发现外地一些餐馆都挂A、B、C 分级牌,怎么中山餐馆没有?普通民众如何辨别哪个餐馆有证,哪个无证呢?
梁锦华:我市在今年9月全面推开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工作,11月左右会公示第一批量化评定结果。按照餐饮服务单位许可审查结论与日常检查结论,综合评定为“良好”、“中等”、“一般”,依次为A、B、C 级,并分别以大笑、微笑、平脸三种不同图标在餐饮服务单位的显眼处挂牌公示。
如何辨别哪个餐馆有证和无证其实很简单:从2010年10月1日起,符合《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要求的餐饮服务单位,我局核发 《餐饮服务许可证》,要求餐饮服务单位悬挂在餐厅醒目位置。原卫生局核发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另外,我们定期在我局网站上公告已发证的餐饮服务单位名单,大家可上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