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服务之我见

    此文写于2006年,刚从前厅转到HR时候,有时间开始思考了,而不是下意识地工作了,记录下来的心得。

    个性化服务是70-80年代欧美服务革命的产物,现在我国各个酒店都在提倡个性化服务,那么何谓个性化服务?
    从资料上可以看到这样的解释:“个性化服务是指服务机构提供给顾客的,针对每个顾客不同需求及潜在需求的、有别于其他标准服务的、超出顾客想象之外的,具有附加价值的服务。”


    记得有这样一个关于个性化服务的、有趣的案例:
    业内专家王教授在某酒店讲课时,提到了这样一件事:他曾经入住某酒店,这家酒店的总经理了解到王教授是个比较浪漫的人,事先在房间做了一番布置。当他进入洗手间时,惊讶地发现连抽水马桶内飘浮着玫瑰花瓣,感觉非常独特,很有惊喜感。王教授对这项个性化服务赞不绝口,听众也都为这位总经理想法而绝倒。


    当时东道主酒店总经理也在场,马上觉得“我们也可以这样做到”,于是马上打电话安排人手去买最好的玫瑰花,放进房间的卫生间。手下的人虽然惊讶,还是立刻照办了。


   讲课结束后,王教授回到房间,惊讶地发现:抽水马桶内插着一大束碗口大的玫瑰。


    听到这个案例的人,莫不为这个弄巧成拙的个性化服务而莞尔。


    其实仔细想一想,有很多酒店的个性化服务,都走进了误区。


    每一个酒店都号称自己为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但这些个性化服务项是如何提出来的?不是按照宾客的需要,而是管理者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甚至有的酒店可以列出二三十条:我们酒店可以为宾客提供如下个性化服务……


    我觉得,这样的服务不叫个性化服务,最多是为大多数人定制好的服务,套餐而已。
 

    真正的个性化服务,有如私房小菜,完全因宾客的个性化需要和潜在的需求而定,并用非常有创意的方法来满足宾客的此类需求,甚至要求酒店的每个服务环节每个员工都有这样的主动意识来配合,让宾客真正在细微处感觉到:这是为我定制服务,个性化的服务。


    同时,对于宾客来说,个性化的需求不是在他入住期的主要需求,也不是他入住每个酒店都会有的常规需求,往往是根据具体情况而产生,又因事情变化而变化或消失的。


    这样的服务,要求酒店能够为员工提供一定的权限,因为个性化服务的契机,往往一瞬即消。如果等请示汇报批准下来,也许这个需求已经过去了。


    记得以前在商务中心值晚班,看到一位打国际长途的日本女子表情比较忧郁,再从她电话的内容中听到她是第一次出国,现在想家了。站到客人的立场上去想,的确是不太好受。于是我拿了一小袋小点心(为自己中班下班后准备的)用一张过期的英文报纸包好,附上饭店的明信片,上面写下:“您笑的时候比较美。”等她打完电话来结账的时候,我把小礼物交给她,她的表情是非常惊讶的。


    付完账,她回房间了。过了几分钟,她满面感激地又来了,带来一个包装精美的纸袋(里面是一块手绢)回赠给我,并且留在商务中心和我聊了好一会儿。走的时候,她的表情明显开心很多了。


    我想,这样的服务应该可以算是个性化服务了。稍觉遗憾的是,如果当时我可以申请一袋饭店的曲奇或者巧克力之类的小礼品,那就更精美了。但是如果等我跟值班经理汇报完解释完,就算值班经理能够理解我的这个异想天开吧,客人也已经面带忧郁地回房间去了。


    说到这里,我们可不可以在我们的酒店服务指南中说:“可以为思乡的客人提供小礼物一份及明信片一张?”


    当然不可能。


    再比如:有一段时间,我们酒店入住的印度客人特别多。每天早晨,他们会离店去上班。当我站在门口看到行李生用英语问候:“早上好,先生!”的时候,我总觉得,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于是我向印度门僮学了一两句印度语,“你好”和“谢谢”。


    那天,一位印度客人照常离店去上班。当行李生用英语问候完,我加了一句“NO MA S DAI”,这是印度语中差不多“HOW ARE YOU”的一句话。当我说完这句话时,我感觉,奇迹出现了。


    那位本来每天面无表情走进走出的印度客人,已经走过了我的身旁。听到这句话后,他停下来,转身,微笑,脱下帽子,向我欠身致意,然后转身离去。


    我想,他一天的心情,也许会因为这句问候,而变得好一些吧。


    从此以后,我每天早上向他微笑问候“NO MA S DAI”,他也每天向我微笑,不再面无表情。


    当然,我们也不可能在酒店服务指南中列出:“能够用印度语向印度客人说‘你好’及‘谢谢’。”


    同样的话,我还在另外一个场合中使用过。那天,是印度前总理夫妇到店。当我打开车门,为印度前总理夫人助臂时,除了程序规定的“下午好,夫人,欢迎光临酒店”这句英语外,我又加上了这句“NO MA S DAI”。除了这位夫人外,没有人听到这句话。


    七十多岁的老夫人因为长时间坐车,已经疲惫不堪,同时脸上的表情是那种端着的“外交表情”。听到我这句话,她的眼睛明显一亮,转头向我微笑点了点头,然后又转回头去目视前方,恢复了那种庄重的“外交表情”。


    我想,我们也不可能在服务指南中写上:“能够用一句印度语来迎接印度前总理夫人。”


    说到这里,我认为:个性化服务是有别于标准服务的,它在服务操作程序上是完全找不到的。同时,也是他人无法完全模仿,宾客也无法作对比及要求的。


    这要求我们每一个服务者都有一颗去为客人考虑的心。因为宾客因为个性的不同,他也许不会提出他的要求。也许看来不是最重要的需求,你如果能够发现并主动为之提供服务,那宾客的惊喜将会是非常大的。
 

    在这里我想说我最喜欢的四个字:“感同身受”。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站到客人的立场上去思考,我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服务?如果这样服务于我,我会更开心吗?我想,我们的客人得到的满意度会有极大的提高。我们也可以毫不犹豫地对宾客说:“是的,我们将为您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我相信,每一件事情,只要去用心都可以做得更好。如果真的已经很好了,那也许可以做得更漂亮。如果已经很漂亮了,那是否可以再降低一些成本?我相信,只要去用心,我能做到。
 

  • 个性化服务 热门阅读

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