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心灵鸡汤引发的员工辞职潮

一个饮品店员工在结束了春节期间的加班后,递上了自己的辞职报告。辞职的原因竟是老板给她讲的“心灵鸡汤”。

 

 

老板灌鸡汤 员工出错批评教育

 

除夕当天,该饮品店仅有两名员工上班。遇上生意高峰,顾客点了一杯冰饮,但因为冰块未做够足够储备,再加上等单顾客很多,该店员并未向顾客解释,做了一杯热饮。

 

顾客表示自己要的是冰饮,店员解释现在只有热饮,顾客认为点单时没有被告知,坚持退货。而这一幕正好被外出归来的老板碰见,老板退钱了事。

 

 

营业结束后,老板找到这位店员谈心,认为今天这样的错误并不该发生,并给她讲了一个许多人都知道的故事:

 

一位员工拿着3000元的工资,做着3000元的事,

 

多一点也不做,三年后他仍拿着3000元的工资。

 

一位员工拿着3000元的工资,不怕苦、不怕累,

 

慢慢受到赏识,三年后拿着30000元的工资。

 

故事讲完后,老板问店员愿意三年后拿多少工资,该店员笑而不语。

 

 

店员吐槽,老板画饼无数工资不变

 

事后,该店员向自己的朋友吐槽,自己在门店也快做了一年了,工资一直没变。三年后,别说三万,就是拿五千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于是递上了自己的辞职报告。

 

对于该老板所讲的故事,许多网友表示自己都知道,认为这些心灵鸡汤往往形式大于内容,觉得这都是老板在给自己“画饼”。

 

 

集思广益,制度与创意留住员工

 

明明是想激励一下员工士气,但拿些大道理试图让员工自律,实在不靠谱,还不如一些小制度、小创意更实用。下面是两个小例子:

 

台州某餐厅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减少客诉,在员工的手臂处挂了一个小口袋。口袋内装有二十元人民币,只要顾客不满意服务,随时都可以拿走服务员手臂上的现金。据报道,该制度推出后,服务员竟无一人被“取袋”。

 

再有,某饮品店在收银台处挂出的表示牌写到:“忙碌时,我们忘记了微笑,请你见谅!”当顾客看见这样的标语时往往会心一笑,而店员往往看见顾客的微笑,也会因感受到理解而微笑。

 

 

有人指出,员工的自律性往往来自制度的约束。“心灵鸡汤”这类东西都是些大道理,往往是片面的,由管理者说出来容易被当作说教。

 

与其告诉他努力工作会拿到高工资,不如告诉他们做到什么职位可以加薪,这些职位需要如何完成。

  • 员工流失 热门阅读

精品课程

相关阅读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