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从未如此多元化做餐饮的怎么办
市场强迫餐企顺从。
消费主力军的改变,决定了市场需求的改变。
90后主导的消费价值取向就是多元化、个性化、娱乐化.......变成了一种强烈的社交需求。
那么,90后消费群到底有多强大?很难用数据来说清楚。
但是,市场已经将90后的多元消费观念形成了“龙卷风”。这股龙卷风越来越猛,已经到了“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地步。
▲90后消费观在餐饮市场上刮起一阵龙卷风
这股龙卷风的市场效应,就是餐饮原有的一种服务模式和市场定位,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这意味着:一个品牌服务人群的相对人数在减少了。
大佬们的做法:制造饥饿感+拼命扩张
于是,餐饮大佬做出两个惊人相似的“共同选择”:
① 减小开店数量,制造市场饥饿感;
② 多品牌化,满足更多有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需求多元化的另一种说法,就是一个品牌服务人群的相对人数在减少。
如何应对?
霸道的作法是拼命开店,抢占更多市场。
高明的作法却是制造饥饿感。比如,外婆家,应对之策就是“一城一店”。
▲大佬们正在做饥饿营销
外婆家吴国平说,外婆家会在第100个店停下来,外婆家永远只做100个店,炉鱼永远100,不开101个店。即使开新店,也会是关一个,开一个。
这种做法就相应地保障了每家店的客流量始终处于超饱和状态,避免因为多开店分流。
但是,这种饥饿营销,只是主品牌的收敛,从追求扩张转为追求稳健。在副品牌上,外婆家却在扩张。
此前是“蒸年青”的蒸菜品牌,最近又推出高端品牌“宴西湖”,还在筹划“你别走”虾馆......每一个新品牌,都承载着吴国平只开设100家店的梦想。
“加法”背后:供应链成为高速公路
需求多元化,就是需要用不同的服务满足不同的需求。也意味着市场的风向转变了。
▲对于餐饮大佬来说,船大难掉头
怎么办?
餐饮大佬们共同的选择就是“再造新船”——用副牌满足新需求。
味千拉面引进了喜多藏、西屋武藏、东京时尚、i烧等多个品牌。
味千拉面董事长潘慰分析说,如今的商场也转型分化成高端、中端、大众化等层级,“味千拉面属于中低端定位,高端的商场场所,是味千拉面空缺的一个市场,我就在想怎么样能有一个和这样的商业场所配合的品牌。所以部分新品牌是针对更高端的消费者的。”
而餐饮大佬们的优势在于,可以把主品牌构建的供应链变成高速公路,副品牌也同样借这条高速公路,进行扩张。
同样,以形成品牌矩阵的外婆家来说。外婆家已经布局50个城市。炉鱼、蒸年青等副牌进入外婆家覆盖的城市,可以借用外婆家的供应链系统。
这就是品牌矩阵的优势。
而单一品牌的打法就不一样了。像西贝莜面村,到一个城市就要占领一个城市,多店面,用蜂巢式布局制造影响力。
|结语|
内参君将大佬们的做法,总结为“收敛式扩张”。
所谓收敛,是指主品牌的规模化扩张收敛了。比如,外婆家吴国平提出,外婆家永远只做100个店,一个城市只开一家店。
所谓扩张,则是通过新开副牌,实现扩张。比如味千拉面引进了喜多藏、西屋武藏、东京时尚、i烧等多个品牌;呷哺呷哺也推出第一个子品牌“湊湊”,挺进中高端火锅市场。
都说餐企形势不好,要做减法,要去成本、减人工……可是,可是大佬们这样的做法,分明就是“换个姿势,再来一次”啊。
在内参君看来,餐饮业真正的危机,是旧的服务方式的危机,而不是市场需求的危机。
▲任何危机都是机遇
对标市场需求,改进你的产品、环境、服务、营销等,从任何一个环节做成爆点,你都会成功。
也许,10年之后,成功者都会感慨,现在真是一个好时代,因为危机帮他们干掉了很多可能的竞争者。 (职业餐饮网编辑 石阳)
-
- 行业分析 热门阅读
精品课程
本周推荐
厨师
-
过去,人们称厨师是做饭的伙夫,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饮食需求的提高,厨…
- 未来餐饮,想学厨师的朋友学什么才能吃香…
- 厨师的酸甜苦辣,不是厨师你不懂!
- 餐饮业“去厨师化”趋势明显,厨师未来在…
- 30名大厨集体跳槽求职的公开信曝光,为什…
- 餐饮是个永远不败的产业,厨师们学什么才…
- 厨师成功开餐馆,离不开这七招!
- 厨师节我在百味楼,我为中国厨师代言
- 从厨20年,想辞职创业做一家专做外卖的店…
- 厨师谈加薪7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