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表现低迷 内外双压力何时抬头

   “湖南中小餐饮企业三成生存困难”、“武汉每月百余家餐馆歇业“、“厦门餐饮企业月倒闭率高达15%”……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餐饮行业“日子难过”的讨论引起多方关注,网民纷纷“吐槽”:餐饮业的“2012”真的来了么?作为经济景气“晴雨表”的餐饮业表现低迷,再次触动了人们对小微企业生存发展、扩大与提振内需等问题的思考。

  据中国烹饪协会近日发布的《2012年上半年餐饮行业形势分析》披露,今年上半年我国餐饮业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个百分点,成为除2003年因“非典”因素外新世纪以来的最低值。目前的增长率与商务部对“十二五”期间餐饮业发展的预测数据16%相距甚远,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记者在福州、厦门等地走访时了解到,除少数大型品牌餐饮企业外,广大中小餐饮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生存压力。税费、原材料价格、人工工资和房租越来越高,而利润却越来越低的“四高一低”问题较往年更为突出。

  福建三明一位多年经营沙县小吃的业主周诚如说:“现在每月包吃住2500元工资仍难招到合适的服务员,一年一签的房租说涨就涨,连个划价的余地都没有,开个小饭店的收入已经和打工差不了不少。”

  除了成本压力,消费不足也对餐饮业构成影响。一方面地沟油、三聚氰胺、农残超标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对餐饮消费信心打击不小;更为重要的是在“钱越来越不值得钱”的通胀预期之下,城镇居民特别是工薪阶层对餐饮消费支出也捂紧了“钱袋子”。

  福建东南竞争力研究院院长王开明认为,单就市场表现而言,餐饮业的兴衰有其行业性、周期性特征,现在餐饮业遭遇的寒冬就与进入门槛低、规模小、差异竞争不足有关,但“民以食为天”,餐饮业的整体行情也是观照当前经济形势和预期的一个窗口。

  专家认为,餐饮行业多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小微企业,也是我国实体经济的一个“晴雨表”。餐饮业的走向,一定程度反映我国整个小微企业发展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个体工商户倒闭数量逐年增多,说明小微企业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我国有中小企业1000多万家,占企业总数95%以上,创造了全国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在当前世界经济“衰退”预期加剧、国内经济“筑底”未牢的背景下,这些以民营为主、以劳动密集为主的中小企业面临多重压力,业内呼吁“松绑”、“减负”、“放水养鱼”等优化发展环境的声音高涨。

  事实上,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激发经济内生活力已进入国家宏观调控范畴:2010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年10月,国务院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九项金融、财政政策措施;今年4月26日,国务院再颁《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扩大内需离不开小微企业“助力”,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认为,当前扩大消费的有效办法之一是对中小企业减税。目前中国90%的企业税收只占了所有企业税收的10%以下,而这些企业多是小微企业,如果对这些企业减税,对整个中国企业税收的影响并不大,所用的财政资源不多,受益的企业和就业人数却很大。

  可喜的是,自去年上海进行“营改增”试点后,今年8月1日起至年底前,我国继续扩大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营改增”试点,并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等9个省市及厦门等3个计划单列市。

  小微企业税负改革已初见成效。就上海试点经验看来,全市共有12.6万户企业纳入试点,截至目前,89.6%的试点企业税负减轻,其中8万多户小规模纳税人税负全面减轻,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也全面减轻,小微企业成最大受益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司有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下一步我国采取的“稳增长”措施将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坚持更加注重发展实体经济。落实好减轻小型微型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措施,严格清理各类不合理收费,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改善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加强对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等的信贷支持。

  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当前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升级等支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强劲,趋稳态势明显,餐饮业的低潮只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表征,当前国民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大环境,都对小微企业释放出多重利好,小微企业走近“春天”并不悲观。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涂洪长)  

  • 行业分析 热门阅读

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