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温文清
从上岛、尚典到名典,曾几何时,台式餐饮店在泉州风光无限。
然而,仅仅十年左右,台式餐饮店迎来了全国性的倒闭潮,在泉州市区,目前也仅有名典的泉秀店和田安店。
人们想知道,台式餐饮怎么了,是什么导致它们不断被边缘化?这十年,泉州人的消费生活方式又发生了什么样潜移默化的改变呢?
曾经万千宠爱集于一身
说起台式餐饮店,江同说,他最有发言权。
江同今年34岁,是市区某事业单位的员工,大学毕业十来年了。他从大学毕业时,正是台式餐饮店在泉州大行其道的时候。
“经常去名典,主要去涂门街和东街的名典咖啡,有时候是朋友聚会,有时候,当然也去相亲。”江同笑着说,“不过,现在这两家名典都不在了,改做其他了,有点可惜。”
“几年前,不知道为什么,泉州人很喜欢去上岛、尚典、名典等这些地方,里面中餐、牛排、果汁、咖啡都有。去的人类型也多,有些人大声说话、抽烟,影响了整体环境。”江同这样总结他对台式餐饮的印象。
对此,名典咖啡田安路店店长助理邓秋燕也表示认可。她说:“十年前,仅名典咖啡,在泉州就有十多家门店,更不用讲上岛、尚典和其他企业了。”
一位老泉州人则向记者表示:“我记得那个时候,整个泉州市区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台式餐饮,除了大家熟悉的,还有津淮街的半岛咖啡、丰泽街的绿色雨林等,都是仿台式餐饮店而诞生的,一度生意也不错。”
渐渐三大业务被抢夺
而提起上岛咖啡,作为土生土长的泉州人,诺尔庭院咖啡负责人吴文理说:“上岛咖啡的关闭,其实是一种全国范围性的现象,不足为奇。随着都市化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原先大而全的台式餐饮渐渐变得没有特色和优势了。”
吴文理认为,大而全的经营模式,直接导致台式餐饮企业的翻桌率(在一段用餐时间内,每个座位或每桌被客人使用的平均次数)不高,最终使其在经营上难以为继。
“说白了,上岛咖啡等台式餐饮企业提供给顾客的无非是三种产品:一是中餐,二是牛排,三是咖啡等饮料。看看如今的泉州市区,这三个细分市场的竞争对手用云集来形容,肯定不为过。快速中餐有集集小镇,西式牛排有豪客来,专业的咖啡店则更多了,不仅环境好,而且服务好。”吴文理这样分析。
对此,泉州市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陈佑成也表示赞同:“餐饮,就是吃喝休闲,在这些方面,如果没有特色,泉州的消费者很快就会厌倦。”
竞争策略成软肋
对于泉州台式餐饮店日渐萎缩,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李勇泉分析:“近年来,在各行业,从原材料成本,到人员成本再到物业房租的成本上涨,都挤掉了不少利润空间。据我了解,扣除各种开支后,餐饮企业目前的纯利润在营业额的3%到5%之间,能达到10%的企业很少。”
而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仅仅人工成本这一点,“近两年来,员工们就涨了两次的工资。”邓秋燕透露。
另外,李勇泉认为,竞争策略的缺失或者失误是台式餐饮最突出的软肋。“台式餐饮店都经营大众化的餐饮,菜品缺乏特色,缺乏核心竞争力,而餐饮业的未来必然向专业化发展,形成各自的特色与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现代竞争战略专家、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曾提出,企业的竞争力无非来自三种情况,即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专一化,目前看来,台式餐饮企业在这三个方面均无大的突破。餐饮业的进入门槛较低,投资者或者说老板,如果对餐饮的定位只是盈利,而不是作为一个事业来发展,那么就会缺乏长期的规划和战略目标。”李勇泉认为。
-
- 行业分析 热门阅读
精品课程
本周推荐
厨师
-
过去,人们称厨师是做饭的伙夫,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饮食需求的提高,厨…
- 未来餐饮,想学厨师的朋友学什么才能吃香…
- 厨师的酸甜苦辣,不是厨师你不懂!
- 餐饮业“去厨师化”趋势明显,厨师未来在…
- 30名大厨集体跳槽求职的公开信曝光,为什…
- 餐饮是个永远不败的产业,厨师们学什么才…
- 厨师成功开餐馆,离不开这七招!
- 厨师节我在百味楼,我为中国厨师代言
- 从厨20年,想辞职创业做一家专做外卖的店…
- 厨师谈加薪7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