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的工业化进程

“人类已经无法阻止海底捞了”,“让顾客打包走整个西瓜”、“给其他公司员工送解暑酸梅汤”、“送顾客还未上市的日本漫画”…… 伴随着“海底捞体”在微博上迅速流行,尽管后经证实,这些事情大多数是网友杜撰的,但其背后是消费者对海底捞的认可,所以不惜为其杜撰故事贴金。

然而,就在前不久,海底捞被曝“勾兑门”(报道称青岛的一家海底捞内,骨膏勾兑骨汤,冲调柠檬水、酸梅汤,肉片没有称重,员工偷吃半成品食物)之后


,这个曾经被捧上月球的品牌,一度又被贴上“欺骗消费者”的标签。就连海底捞创始人张勇也有点无所适从,近日他在自己的微博中发出慨叹:没想到一位顾客在微博上用夸张的方式赞赏海底捞的服务会演变到“海底捞体”,会被网民的娱乐精神无限放大演绎,直到造成现在这种无法收拾的局面。
就这样,一个“捧”字,一不小心成了“揍”字,海底捞的遭遇,也确实同这两个汉字的书写一样,笔画一扭,意思截然不同。

有人把海底捞的这一遭遇总结为口碑营销活动过度导致场面失控,其实在我看来,这无非是大家对餐饮加工的理解不同罢了。就目前的餐饮加工方式来说,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厨房烹饪的,每个菜都是厨师亲自动手烧出来的。二是快餐式的,即通过某种标准化流水线生产,这其中就可能出现使用勾兑手段或者使用添加剂。这是餐饮企业工业化进程的表现。

目前,尚有很多消费者存在一个理解的误区,认为食物就一定要以最原始的方式烹饪出来。但事实上,无论是“勾兑”还是“添加”都只是一个中性词,没有必要谈其色变,我们应当将其理解为一种常态的生产方式,前提是,只要商家没有将勾兑食品说成是细火慢炖熬制的,或者添加的是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添加剂,那么它就是合理存在的。海底捞也在其官网上发表说明称:“白味汤锅、柠檬水及酸梅汤确系勾兑而成。均由合格资质证明的正规厂家提供原材料。合法、合规、合乎安全。”

其实,任何一个行业发展,都离不开工业化进程,甚至可以说,工业化进程代表了行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有如服装行业,如果你要买价廉物美的衣服,就只能是机器制作的。而如果你要求“唯一”或者“定制”,那就得花费几倍于批量生产服装的价钱了。

如今的餐饮行业也走到了这一步——你可以选择无公害的、现场制作的,甚至按你口味制作的食物,当然你得花大价钱买这种“绿色生活”。当然,如果你想要快捷的、低价的,一到店里就能吃上的食物,那么就接受快餐吧。一部分快餐商家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快速提供色香味俱佳的产品,必定会借鉴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这是无可回避的事实。

  • 行业分析 热门阅读

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