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年绿色蒙餐如何与群英菜系竞上?

策划 刘满贵 刘海铭 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李东海

  在人类的历史文明衍变、更迭交替过程中,语言、文字、生活习俗作为一个民族的三个明显的特征总是与其发展强大牢固地捆绑在一起,与其兴衰荣辱紧密地搭建在一起。中国有56个民族,在这56个民族的民族演化进程中,不少民族将自己的语言、文字有机地融合在了中国民族的大背景中,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但也有那么几个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演变史中,至今保留着自己的民族特色,传承自己的语言、文字、生活习俗,在中华民族的这个大背景下灼灼生辉,表现的那么骄傲、那么霸气,让人叹服,也让人钦羡。

  在中国的北部边疆,就有这样一个少数民族,他曾征服了几乎整个欧亚大陆,铁蹄所到之处处处留下了其特色浓郁的民族风范,骁勇善战的民族性格也在世界多民族史上涂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就是蒙古族。从蒙元王朝在元大都(现北京)建都伊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这800多年来,他的每一段历史都让世人传唱不衰,每一个故事都会勾起人们对历史美好的回忆。

  这是一个在中华民族发展、演变中留下了明显印迹的民族,这也是一个让中华民族最引以自豪的王朝帝国。在这800多年来,蒙古族始终以自己的独特的民族文化捍卫着自己的强大,保留着自己的特色。有人说,北方草原是一首永远传唱不倦的牧歌,而蒙古民族就是这首牧歌忠实的吟唱者。此话不假,翻开蒙古民族的演变史,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如今的蒙古族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并将自己的民族文化再次了推向海外,走向了极致。比如,蒙餐文化在世界饮食文化中的腾空跃起。

  蒙古族精通水草和畜牧之道,这就构成了他们饮食习俗的特殊“基因”。在漫长的岁月中,蒙餐不仅创造出了独具一格的品质,并且随着草原文化的蓬勃兴起而大放异彩,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来到内蒙古,没有听马头琴,没有吃蒙餐,那你就算白来。悠扬雄浑的马头琴,直击你的心灵深处,让你的心灵不时地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色、香、味俱全的蒙餐则从视觉上调动你的嗅觉、味觉,让你留恋这里,让你不忍归。这种独特的饮食文化,造就了草原民族的粗犷、豪迈的性格,也造就了蒙古人强悍的体格。近年来,蒙餐饮食文化还被人们誉为了人类饮食文化的“活化石”。

  此前,在世界饮食文化圈中经常会有专家、学者、媒体记者提出几大菜系这个说法,如今,蒙餐正以一个绝对优势的身份出现在了世界饮食文化之列,表现的盛气凌人,不可一世。之所以这样说,并非笔者个人杜撰,而是有现实的依据和民众良好的口碑为证。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有一个著名的公式:生/熟=自然/文化。从这里可以看出,蒙餐文化也是世界饮食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个“质朴”的公式也为蒙餐文化的“落地”寻找到了根基。

  蒙古族的饮食与草原的生态环境,物产资源,文化特点,宗教信仰,以及生活习惯有关,同时也受到了元朝时期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影响。蒙古族的传统食品根据不同的材料来源被分为:白食、红食、紫食、青食。其中,“白食”和“红食”是蒙餐的两个突出点,“白食”即乳制品,“红食”即牛羊肉加工制作后的各种肉食品,所有原料均采用纯天然、无污染的奶和肉。蒙古族的饮食讲究先白后红,同时蒙古人以白为尊,在宴席上要先尝奶食品,再品尝肉食,这种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造就了蒙古人强悍刚健的体魄。此外,农业民族多用筷子就餐,而蒙古民族在食用大块的肉和奶酪时用的更多的是刀。如果说,筷子是对称均衡的象征的话,那么刀则是单一粗犷的民族性格的具体表现。

  在食品的制作上,其他菜系的烹调技术较为繁复,有炒、爆、烹、炸、煎、贴、瓤、烧、焖、煨、扒、烩、汆、炖等几十种做法,这些都是农耕民族饮食文化的“精萃”。但制法简单、结构单一的蒙餐则更多地给人传递着一种敦实厚重的信息。这是缘于蒙餐具有的家庭、社会、宗教信仰的多种功能。当冒着凛冽的严寒而辛苦一天的牧人与家人围坐,捧起热腾腾的奶茶的时候,会感到生理的与心理的满足与温馨,他会憧憬着明日的劳作与歆享;节日婚嫁的宴会上,蒙餐也维系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成为联络情感、增进友谊的纽带,“全羊席”上的优美的祝词、热烈的氛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图画……

  有人说,“人类文明始于烧烤”。或许这是一句人们对“烧烤业”的戏谑之词,但由此足以侧面反映出 “烧烤”在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曾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蒙餐正是这个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创新者,具有其他菜系不可替代的地位、身份。笼统的说,蒙餐文化不是800年,而是几千年。在这几千年中,蒙餐形成了自己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不显山、不露水,默默地支撑着世界饮食文化的不断发展向前。如今的蒙餐正在不断地转换自己角色,跳出群英菜系的包围圈,以绿色为品牌,以产业为支柱,塑造其高端、高品质的地位、身份。这是蒙餐的资本,也是蒙餐的价值。
  • 行业分析 热门阅读

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