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员工安全案例解析

作者:庄军

内 容:员工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在实践中,餐企员工的工作环境没有保障,导致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餐企疏于管理,员工的工资、物品出现丢失等。
发生指数:*****
预防措施:强化员工培训;为员工缴纳医疗保险;购买餐饮责任险

案例一:员工擅离岗位酿大火

    3月20日上午,广东珠海市拱北一餐饮店起火,浓烟弥漫到周边各家商铺中,数十家商铺关门一小时,附近人群被紧急疏散,事故中未造成人员伤亡。事发当日上午11时20分,一股烟雾从拱北味牛餐饮店冒出。起火部位是为该餐馆的厨房,并通过排烟管蔓延至餐馆营业厅部位。与排烟管相邻的空调管保温材料受热阴燃,产生了大量浓烟。正在附近站岗的餐馆管理人员发现火情后,随即赶到用灭火器扑火,同时,厨房内的自动喷淋装置也启动。
    经过珠海市公安消防局连日来的火场勘察和全面调查,事故起因渐渐浮出水面。当天上午,员工余某炸豆腐擅自离开厨房,油锅仍在持续加温,锅内油温升高并产生明火,并引燃排烟管油渍,火势快速蔓延。
   点评:公安消防局的有关负责人提醒餐饮企业,由厨房用火不慎引起的火灾经常发生,春季是火灾多发时期,要谨慎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在使用时切勿离人。如油锅着火要迅速关掉煤气阀门,并用锅盖将锅盖严,或将切好的菜倒入锅内冷却,切忌直接用水扑救。

案例二:违规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
    5月13日,因为在高层建筑内违规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乌鲁木齐市长江路东方花园的5家餐饮店的5位老板同时被处以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
    5月13日,乌市沙依巴克区消防大队在对位于长江路东方花园的东坡酒家、新兰斋快餐厅、沁园鱼庄、赣香楼酒楼、怡盛源火锅店检查时,发现这些餐厅存在违法使用、储存瓶装液化石油气的情况。
    沙区消防大队检查人员介绍说:“《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里明确规定,在高层建筑内严禁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东方花园属于一类高层建筑,在高层建筑内使用或储存液化石油气,如果发生泄露,后果将不堪设想,而这些餐厅的老板置若罔闻,不顾后果,私自使用、储存瓶装液化石油气。”
    点评:案例中所反映的餐馆在高层建筑中(一般是指8层以上)违规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这种餐馆一旦发生事故,人群疏散会非常麻烦,很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建议餐饮企业多方权衡利害关系,安装管道煤气,搞好安全防护,不要为省小钱而酿大灾祸。而消防机关也应该加大高层楼宇安全排查,对于在高层楼宇中私自使用、储存瓶装液化石油气的餐饮店按照相关条例给予严厉的处罚与教育。

案例三:韩国料理店9员工中毒

    前晚9时左右,9名天河区某韩国料理店的员工因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被陆续送到附近医院治疗。医生反映,这些员工都曾吃过未煮熟的四季豆,出现不适可能与此有关,但也不排除食物中毒的可能。
“我们昨天在宿舍做饭,都吃了那盘没煮熟的四季豆。”昨日凌晨记者赶到接治病人的广州第十二人民医院,几名员工正在该院急诊大厅内输液。
据患者潘小姐介绍,他们都是天河区某韩国料理店的员工,前天下午他们放假休息,几个同事合计着自己买菜做饭吃一顿。由于大家平日很少下厨,因此许多菜没煮熟透就端上了桌,其中四季豆更是没炒几分钟,吃起来都觉得生硬。吃饭时气氛不错,菜做得虽然不好但还是被一扫而空。可没过多久大家都出现了腹痛等状况,只有一个没吃四季豆的同事没事。
点评:本案例中所反映的现象较为特殊,它发生在员工休息期间,但却发生在这家料理店的员工宿舍内。往往餐饮企业较为重视顾客的人身、财产以及隐私方面的安全,而对员工安全的关注,往往只局限于在上班期间、在工作区域,这明显是不够的。本案例事件发生后,料理店老板应该做的是立刻将员工送往医院救治,并且安排人员对中毒员工进行照料,只有细心、温暖的照顾,才能够让员工感受到料理店的人性化管理,对其他为中毒员工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而作为餐馆员工,要丰富自己的菜品知识、烹饪知识,不仅能够为自己“服务”,也能够更好地为客人服务。

 

  • 消防安全 热门阅读

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