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19岁的严时辉从事外卖这一工作只有几个月时间。他最早上午9点半出门,最晚则要工作至夜间11点半,将食品从许多中式餐厅送往顾客的家中或办公室,并按单获得报酬。外卖平台的发展也给中国的地区性连锁餐饮带来了新机会。湘姿元特色米粉在济南北园大街联四路门店的员工表示,各大外卖平台每天给该店带来了额外1000元人民币(约合161美元)的收入。对于通过应用订餐的用户,湘姿元的特色牛肉米粉有着最多八折的优惠,这成为了一个关键的吸引力。湘姿元自行承担了折扣带来的成本。不过在许多情况下,外卖服务也会提供折扣,以吸引更多用户。中国的外卖市场碎片化严重,而这些创业公司正在利用投资,试图成为市场主导者。腾讯支持的饿了么和阿里巴巴支持的美团是这一领域的两大领先者。饿了么今年1月表示,已经获得了3.5亿美元投资。该公司发言人拒绝对营收和利润情况置评。阿里巴巴今年6月宣布,将投资近10亿美元,打造另一个外卖服务口碑网。
通过在线方式订购在线下完成消费体验,O2O给餐饮究竟带来了什么?传统餐饮企业将获得营销、资金、成本多重红利——
一是通过在线预定来完成消费过程,节约成本、及时便利,甚至预先收到了货款。
二是可以掌握用户消费具体详实数据,提升对新老客户的维护和营销效果,根据数据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
三是通过一对一的沟通以及顾客意见反馈了解消费者心理需求,确定自己的产品服务。
四是便捷的营销平台成为餐饮业低成本、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记录跟踪每一笔消费的过程,企业推广效果也可以量化和查询。五是降低了线下餐饮企业对黄金地段旺铺的依赖,减少租金支出,甚至以无店铺的方式开展餐饮服务。
对于消费者呢?应该说餐饮业引入O2O模式会对顾客带来更大的方便。
一、顾客可以时时获取餐饮企业丰富全面的菜品和服务信息,还可以深入了解名店名师历史技艺以及营养和服务的知识。
二、消费者可以便捷选择并向选定的餐饮企业进行在线咨询和预订,甚至可以选择自己就餐的位置、时间,选择厨师、口味、调味料,获得更多消费体验。可以充分满足自己个性化的需求,同时,餐饮企业也可以明确了解顾客的需求。
三、消费者可以通过O2O模式获得打折、积分的奖励机会,享受比线下更优惠的价格。
四、通过其他消费者的体验,从网上相关评价了解餐饮企业的优势,确定选择和尝试的重点。
五、可以利用信用评价体系,监督和促进餐饮企业,不断提升和改进菜品的质量和服务。
外卖平台的发展给中国地区性连锁餐饮带来新机会
消费者使用O2O数量日益增长。特别是25到35岁的占目前餐饮业80%以上的主流消费群体,互联网已经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
2015年8月7日,由品途网主办的2015餐饮O2O巅峰对话在北京开讲。餐饮业与互联网人坐在一起,共同探讨餐饮O2O发展和创新趋势。
品途网CEO刘宛岚女士发现,2014年,餐饮行业的“玩法”特别多,空前热闹,很多互联网人杀进这个行业,互联网人开餐馆,互联网上推特色菜品,还有互联网人改造餐馆的前端后厨、供应链,甚至把餐饮做成一个流量入口。到了2015年,又发生了更深层次的改变,海底捞玩起了游戏,金百万推出了快手炒锅。过去两年曾经红极一时、因为新营销让大家非常关注的黄太吉,深深地扎到餐饮的供应链的运营当中,认真地去寻找盈利点,而且真的找到了自己的盈利方式。餐饮O2O太多的营销平台、营销工具、点菜应用、采购系统让人目不暇接。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边疆则从行业出发,对餐饮O2O有着清醒的认识:虽然O2O已经来到门前,但是对于习惯于坐店等待客人上门,依靠好菜来揽回头客的大多数餐饮企业而言,并没有深刻地感受到O2O带来的商机和利润的增长。由于不熟悉互联网,进而不认真研究互联网经济,更难认识O2O。O2O对于很多餐饮企业而言还是一个故事。
边疆认为:对于O2O发展激动不已的更多的是互联网企业。或许他们对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趋势胸有成竹,或许对以小搏大获取风投信心百倍,对O2O给自己带来的商机热血沸腾。微博、微信、APP,电商网站各种工具手段全面利用,甚至抢客户、争流量大战已经暗流涌动,掀起了一股O2O融资注册的热潮。
O2O给餐饮行带来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O2O进入餐饮业的趋势已成定局,O2O如何才能与餐饮业实现共赢?
边疆认为:第一,需要认真研究餐饮业的发展技术、运行规则,了解传统产业的发展规律和餐饮经营者对O2O的真正期望,以务实合作的心态实现O2O与传统餐饮业的对接。
第二,要准确定位O2O在餐饮发展中的位置和作用,不以高科技、救世主、设计师来自居,当好经营者的助推者和服务员。
第三,及时掌握现代互联网科技,充分利用技术优势,调整完善适合餐饮业需要的O2O技术,努力让用户便捷可靠地使用O2O,推进自己的服务和经营。
第四,加强售后服务。餐饮业使用互联网的热点应该是在两大饭点,售后服务对这些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如果这个时间出现问题,就可能直接影响到生意,所以O2O要加强售后服务,变O2O技术的售卖者、推销员为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服务者,根据餐饮企业的经营服务特点,及时提供维修服务和技术设备的升级。
第五,要用互联网建设的思维改变传统的买卖关系,采用多种现代营销的模式,风险共担,开发和培育长期稳定的O2O客户群体、客户渠道,与餐饮业结成合作共赢的伙伴。
第六,以营造餐饮业O2O大环境的心态,向餐饮企业提供O2O专业知识、创新技术设备及发展趋势的指导,培养自己的合作伙伴成为互联网专家,为稳定使用和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O2O企业向餐饮业开展了大规模、多批次的推销,加之O2O企业品牌鱼龙混杂,很多餐饮企业无从辨别和选择,这对餐饮O2O发展不利,也对培养良好的竞争环境及O2O生态产生消极的影响。为此,边疆建议,形成联盟、制订行业规范、维护和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和发展生态,便于以整体优势与餐饮业对接;优秀的互联网媒体企业和餐饮行业组织合作,联络优秀的O2O企业和餐饮企业,搭建交流互动平台,根据餐饮企业实际需求,开发O2O应用技术和服务;媒体行业组织在骨干O2O企业和餐饮企业支持下,开展全国餐饮业O2O应用的发展调研,共享调研结果,推进年度O2O优秀品牌,为餐饮业无忧使用O2O来把关。
品途网CEO刘宛岚认为,在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共存。我们能够确定的是好吃的东西就应该赚钱,但是不确定的是吃东西的人,他们想在哪儿吃?怎么吃?对于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研究,就造成不同企业不同的商业发展路径。
“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现实世界跟虚拟世界完全融合的时代,有多少人在吃饭的时候,左手拿着手机,右手拿着筷子,把自己的感受放到网上。所以O2O两个O的融合是必然的,只是那个2有很多的做法,有很多的方式,其关键点是怎么去做,在于我们对这两个O各自特性的深入理解,然后进行创新。”
刘宛岚认为,除了要卖产品,更重要的是对人性的理解。以前做餐馆肯定都是研究菜品、产品结构、性价比,但这个已经不够了。除了研究产品之外,还需要研究吃这个产品的人,他们在吃之前需要什么,吃的过程需要什么,吃之后需要什么,然后根据他们的需要去做更多的创新。除了满足吃饱需求之外,还要满足人的哪些高层次需求是餐饮业者要去思考的。
中国城市街头送餐车的川流不息反映了外卖公司的崛起。
8月10日,国外媒体刊文称,中国互联网巨头的业务正在迅速多样化,而目前它们将目标对准了欧美连锁快餐公司的传统业务:外卖。这类服务也获得了中国城市消费者的喜爱。
近期,中国的外卖创业公司正在通过折扣和更丰富的选择来吸引用户,这些公司也获得了腾讯和阿里巴巴等巨头的支持。随着越来越多用户通过这些平台订餐,它们的业务也在快速发展。
活跃在中国各大城市街头的外卖送餐员正在给欧美知名快餐品牌,例如麦当劳和百胜带来挑战。过去几年,这些快餐品牌向用户提供了汉堡和炸鸡等食品的外卖服务,并建立起了自己的外卖送餐团队。用户也可以通过在线渠道向这些品牌订餐。
这些欧美快餐品牌在中国受到欢迎是由于两方面原因。里昂证券分析师纳桑·斯奈德(NathanSnyder)表示:“这是由于它们来自中国国外,以及它们有能力去配送。然而,后一点已不再成为优势。”
饿了么和美团等创业公司提供了移动应用,并获得了腾讯和阿里巴巴的支持。通过与成千上万家中国本地餐厅合作,这些移动服务正在迅速扩大规模。它们的应用提供了大大小小餐厅的菜单。在下载这些应用之后,用户可以了解多家餐厅的各种选择,而不仅限于某一家餐厅提供的食品。
与电影票销售和出租车打车领域的创业公司类似,这些外卖服务正在吸引投资。根据艾瑞的数据,去年通过创业公司完成的食品销售达到975亿元人民币(约合157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54%。
中国城市街头送餐车的川流不息反映了外卖公司的崛起。饿了么的一名外卖送餐员严时辉(YanShihui,音)表示,在北京,他每小时能配送5名顾客的订单。消费者严聪(YanCong,音)已停止从麦当劳或肯德基订购外卖。在30元人民币餐品价格的基础上,这两家公司会分别收取8元和9元人民币的外送费用。
23岁的严聪表示:“它们无法帮我省钱。”每周,他会使用饿了么订餐5到6次,而每次价格为15至25元人民币。相对于每次从肯德基订餐,这一价格只有约一半。外卖送餐员会通过移动应用查看订单。如果某一地区的多名用户从同一家餐厅,或邻近餐厅订餐,那么他们可以集中配送。不过他们仍需要确保,在1小时内完成送餐。
在今年上海的投资者大会上,百胜的一名高管表示,这些外卖平台正在给旗下肯德基和必胜客带来更大的压力。百胜表示:“我们正面临新的挑战。”
麦当劳一名发言人则表示:“外卖市场的竞争正日趋激烈。”该公司目前正在寻找在线平台的机会。
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新兴的外卖服务对百胜和麦当劳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不过,这两大快餐巨头已开始有所动作。百胜和麦当劳目前已开始与外卖创业公司合作。过去一年左右时间里,肯德基、必胜客和麦当劳已入驻百度和美团的平台,而肯德基和必胜客还与饿了么展开了合作。
饿了么表示,目前平台上6%的订单来自欧美餐饮品牌,例如必胜客和麦当劳。百胜在表示,去年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为68.2亿美元,其中外卖占7%,即约4.77亿美元。
业内专家认为,逐渐激烈的竞争将给这些快餐品牌带来额外的压力。过去几年,这些公司的品牌效应正在萎缩,而竞争对手也在快速发展。
百胜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公司总营收的约一半。今年第二季度,百胜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同比下降4%,至16亿美元。麦当劳没有单独披露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该公司高管在上周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上季度同店销售额仍在滑坡,同比下降了约3%。
味千中国将搭上百度外卖这趟的互联网列车
根据7月30日晚间的公告,味千中国将通过旗下公司与投资机构Hina及Hanking成立合伙企业,拟向百度外卖项目投资约7000万美元,占百度外卖项目低于10%权益,其中味千方面承诺出资6000万美元。
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味千此举是希望实现业务的虚实结合和上下结合,即实体门店与虚拟门店结合,线上业务与线下业务结合。
百度外卖是由百度打造的外卖服务平台,提供网络外卖订餐服务,2014年5月正式推出,外卖网络覆盖中国约90个主要城市,专注于中高端白领员工及住宅市场。消费者进入手机APP后,无需输入具体位置就可精准地搜索到附近餐饮商家,快速完成下单。
就在几天前,百度首次在财报中公布了包括百度外卖在内的电商化交易额经营数据,百度系三大O2O平台百度糯米、百度外卖和去哪儿合共交易额达40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09%。100%以上的增长速度,对于味千这样的“传统”餐饮企业来说,是梦寐以求的目标。
这几年餐饮业日子很难过,湘鄂情、俏江南等高端餐饮企业风光不再,味千这样的大众餐厅日子也不好过。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味千在中国大陆同店销售增长率(按年变动%)同比下滑10.1%,味千快速休闲餐厅业务销售(按年变动%)同比下滑3.9%。
国内的餐饮企业现在头疼的问题都差不多,概括起来是“四高一低”,即租金、人工费用、原材料价格、公用事业费用日益高企,导致利润持续处于低位,已成普遍现象。
味千公布的数据对“四高一低”有很好的佐证。
租金方面,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年度,味千的物业租赁及相关开支约为港币5.03亿元,较2013年同期的约港币4.82亿元增加约4.5%。其占营业额的比率也由2013年同期的约14.9%增长至约15.2%,主要原因在于年内新租约的租赁成本增长。
人工费用方面,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年度,味千的员工成本为约港币7.9亿元,较2013年同期的约港币7.5亿元上升5.4%。员工成本占营业额的比率则由2013年同期的约23.1%上升0.7个百分点至约23.8%。
其他经营开支主要包括燃油及公用事业、耗料、广告及促销和特许费的开支。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年度,味千其他经营开支约为港币5.06亿元,较2013年同期的约港币4.9亿元增长约3.8%,其他经营开支占营业额的比率由15.0%上升0.2个百分点至约15.2%。
餐饮企业的传统上要做大是靠不断开出新的餐厅,在“四高一低”的硬约束下,开新店变得小心翼翼,而且不敢开大店,成本太高吃不消,一不小心就会被拖入亏损的无底洞。2014年,味千在全国净增加的餐厅数量只有33家,新开餐厅多是150平方米以下的小店为主,以提高坪效。 (职业餐饮网编辑 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