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资讯>>综合资讯>>正文

场景匹配:玩味餐饮的利器

随着各种风潮的涌现,从“互联网+”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社群经济到共享经济都让各行各业变得不安,也由此掀起了各种大小不一的变革运动。这场运动的参与者有消费者、经营者、创业者及投资者,他们都凭着自己对时代、行业的认识,各显神通,用独特的方式参与着这场运动、分享着其中的红利。

餐饮行业更是如此,在消费者、经营者、创业者及投资者的参与下,各种带着互联网基因的餐饮类平台、O2O服务模式、娱乐跨界的玩法不断涌现,让处在这个行业的餐企老板甚是惶恐,开始问路今天探路明天。

对于餐企,大家一定很清楚,这是一个基本没有寒冬的行业,不仅在于其行业具有刚需、高频的特征,同时因为其历史悠久,经历过各种时代的影响,可谓玩法之多,一百家餐企就能有一百种玩法,这样的特点让它足以应对各种变化。但也因为此,餐企老板面临了“灯下黑”的现象,失去了对餐饮本质规律的正确把握。

经过我的研究认为,餐企的核心选择是“场景匹配”,这是餐企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做好场景匹配将帮助餐企与时俱进,实现在江湖中的驰骋。

看势,餐饮江湖的众生相

在研究考察中我发现,生长在互联网下的餐饮新秀、整合利用互联网的传统企业、服务于餐企的互联网企业是三类具有代表性的餐饮,也是当前影响餐饮企业选择的谜团所在。

现象一:生长在互联网下的餐饮新秀

在这类企业中,以黄太吉、西少爷肉夹馍、雕爷牛腩等为代表,它们的品牌通过互联网迅速引爆,同时也获得了媒体、资本的吹捧,成了所谓的赢家。但也有一些基于互联网的餐饮品牌并不是那么的幸运,只是获得了小范围的影响力。还存在一些企业通过互联网快速引爆市场,获得了短暂的成功。但在后期的运营中,因产品的不匹配遭到了用户的集体吐槽,让品牌在瞬间走向了灭亡。

这其实说明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一方面可以迅速为企业带来知名度、客流量,另一方面其可以迅速将企业的不足放大,被大众所知晓。

总得来说,互联网为企业带来了营销推广、运营管理的新选择,但同时对企业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更具品质感的产品,去品牌互联网时代的市场要求。倘若无法提供一流的产品,消亡也只是时间问题。

现象二:整合利用互联网的传统餐企

整合利用互联网,其实是大多数传统餐企正在做的,他们有的依托自己的规模效应、品牌效应,打造了独立的O2O服务平台,如全聚德成立了小鸭哥的新品牌,也有的利用微信平台来深度开发服务体系,如外婆家、海底捞等,也有的充分发挥美团、饿了么、淘点点等的平台优势,实现客流导入、品牌推广,如九毛九、西贝莜面、老西安等。

对于他们而言,都在以独特的方式利用着各种工具。但最近的一个事件确实值得思考,“千叶烤肉”事件。因为美团业务员的游说,最终千叶烤肉与美团平台达成了合作协议,千叶被迫卖出了2.5万多份的19.9元超低价套餐,期间千叶曾多次要求关闭团购,但未能如愿,最终美团获得了50多万的交易额,而千叶却因无力经营无奈倒闭。其实,应用每一种工具都会伴随着风险,但关键还在于如何进行风险的把控,这也为其它餐企提了一个醒。

也可以看出,互联网平台等的应用,对于餐企一定要慎重选择,他们有时候并不是餐企的突破良药,流量的提升并不是好事情,相反有时候却是坏事情。

现象三:服务于餐企的互联网企业

在这个行业中,以美团、饿了么、淘点点为代表,以“补贴烧钱”为利器,不断刮分着这个巨大的市场。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4上半年中国网民在线订餐渗透率达20.1%;2014上半年餐饮类团购成交额达166.6亿元。也可以看出,这个市场之大,也是不少互联网企业选择的创业乐土,都在渴望在这样的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

对于这个行业的了解,也是在经过与去哪儿网的朋友聊时,得知“大者为王”的市场逻辑,这个市场要么长大要么就在长大中寻求被收买,要么在竞争中被淘汰,这就是这个市场的现状,所以烧钱补贴是眼前的手段。

但不难想象,当烧钱补贴停止之时,如此大的用户群体、商家群体是否还像现在一样的忠诚、消费依赖,可以想象,一定不会的,他们一定会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平台,但不可否认,这种玩法为市场的成熟培养了大量的用户习惯。这是对市场的贡献,这是不可持续的,可以想象,未来将会出现更多重度垂直的平台,如餐饮内参之类的服务类、投资类平台,以及更多,老乡群体服务等等,我想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结合三种现象,你会发现,餐企需要关注的是做好品质、在恰当的时间点选择合适的平台,唯有此,你、我认为并未真正渗入到餐饮的骨髓中,也仅仅是给餐企蒙了一层时代的乌纱而已。

找点,纵横餐饮江湖的利器——场景匹配!

在面对纷繁的问题之中,如果说餐企只要选择一件事。将是什么,我认为是“场景匹配”,场景匹配是撬动餐企发展的一个支点,也是餐企场景匹配将是纵横这个江湖的利器。

对于场景匹配,可以说有两个方面:

内部场景匹配:对于餐企而言,选择了什么样的定位,如果说要打造音乐主题餐厅,其店铺的名称选择、市场人群的定位、装修风格的选择、格局饰品的设计等,以及产品采购运营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组织结构,菜单菜品的设计,营销推广等等,这些都是要做的事情。内部匹配完之后,才能借助外部的匹配实现最终的完美兑现,当然如果内部匹配的足够完恰,则也就不再需要外部的匹配。这都是事实需要,

外部场景匹配:对于外部场景而言,说起来简单,但真正践行起来就不是那么的容易。外部的市场环境如何,周边的人口有多少,周边的商业氛围如何,业态是什么,如何能够很好的借势借力等,一般而言,外部场景的匹配是优先于内部场景匹配的,但也存在特殊情况,先进行内部场景匹配再进行外部场景匹配,病希望通过内部的场景匹配去影响外部场景,当然并没有与绝对的先后次序。

对于场景匹配同样是一种系统化的工程,如何从供应链、服务链、组织链等的角度进行打通,我想一定会推动餐企的跨越式发展。

破局,闯荡餐饮江湖的“四化”思维范式。

在已经找准场景匹配的点之后,如何去闯荡餐饮江湖,我认为总结出了“四化模型”,供大家参考,基于此四化去构建场景匹配需求的市场分析、客群定位、店铺定位、服务模式、运营模式、营销模式等,我想一定能够实现江湖闯荡,不闯荡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范式1:餐饮经济众创化,掀起舌尖上的共享玩法

创客一词兴起于核互联网时代,对于餐企的创客我更像是基于厨师、服务人员、用户的一种创客心解决痛点,如何能让用户与餐厅一起玩。当然必须与足够的吸引力而言,在这里我想打造的是一个厨创空间。通过厨创空间的建立,让消费者参与食品的研发,并可通过餐厅这个平台进行销售。

同样,如何激发消费者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进行圈层营销,圈层活动的开展等,这其实都是考虑点,如果让这种创客空间得到滚雪球式的发展,则可以不断的进行餐厅厨艺的提升,深度的挖掘民间技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餐饮行业的繁荣。

舌尖上的创新浪潮,同样也需要一个支点,其有助于打造餐企的核心竞争力,大家一定知道,同样创客旋风的打造,利用餐饮其他环节的优化提升,这是一个时代,共享经济、社群经济下,一切皆变得有可能。

范式2:餐饮服务人性化,开启用餐体验的品质化时代

如何实现服务的人性化,人性化的需求如何挖掘,有的也许通过餐饮的定制化可以实现,有的也许通过服务来解决,比如西北打造的温馨服务,用沙漏计时,用小布条为用户的包捆绑等细微的服务,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让用户感受到的是一种尊享感。

各种有助于拍照分享的特殊器件,如氛围营造、营销活动、广告等等,这些都是一种代表。新元素的植入,让餐厅更具体验感,也更具品质特色,如书吧餐厅等等,聚集人气,匹配服务等。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采取微信二维码游戏互动,让用餐过程也成为一次游娱体验。

范式3:餐饮空间目的地化,跨界融合演绎不一样的传奇

酒店被定义为度假目的地已经被大众所接受,但对于餐厅而言,它完全可以被定义为目的地。跨界融合演绎不一样的传奇完全不是想象,大家都知道,每一个人会将自己的家作为第一空间、工作的地方作为第二空间、休闲的地方叫做第三空间。第三空间处在餐厅其实也已经是一种餐厅,各种主题餐厅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消费者在用餐之中,可以欣赏着最新的影视节目、可以观看者最潮的娱乐表演、可以听着最悦耳的音乐歌剧。在这样的场景之下,你会怎么想。会激发更多人的灵感、创作激情,在最近巴厘岛产生的创客空间就是最好证明。餐饮也可以更具自己的需要来加,因为加而更具特色。

范式4:餐饮运营风控化,炼就真正的江湖赢家

对于餐饮而言,利润的产出关键在于风控。每一客单的利润都很少,关键在于如何进行采购的成本控制、菜品的组合创新、价格的准确定位,以及选择什么样的时间举办什么样的活动等。只有先建立起这样的思维体系,才能中运作中实现风险的及时控制,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行走在这样的江湖之中,做好“场景匹配”虽无关生死,但它的确关系着餐企的明天能否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做好“四化”,我认为是餐企可以去践行的,结合自己企业的需求,去正确的实现场景匹配,最终实现天花板的发展是可以实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与时代玩法匹配、与客群场景匹配、与市场需求匹配、与企业发展匹配,做好他们我想成功只是顺带的。  (职业餐饮网编辑   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