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扶持餐饮业:餐饮业与互联网结合“O2O云餐厅”让盈利大增
新闻一:扶持餐饮业 政府应减税
扶持餐饮业 政府应减税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陶然居集团董事长严琦答记者问
2015年全国两会,您比较关注哪些问题?
我主要关注食品安全,同时,建议政府支持中国的民族文化和餐饮结合,让更多中餐走出国门,建中国菜的博物馆。
餐饮行业存在哪些食品安全问题?
餐饮行业牵涉的产业链条很长,应该公开好的食材,而且公布红榜和黑榜。应把食品安全做得好的企业和餐饮门店找出来,把好的供应商推出来。食品行业不能抓大放小,因为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无论是大小企业都应该遵纪守法。
应根据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食品安全第一主体责任人制度。目前,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主体第一责任人是法人代表,是餐饮企业的老板。要真正做到食品安全,应该更加关注相关供应商。供应商和一线厨师长的接触很多,厨师长是最后一道关卡,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应该把相关责任人都列为主体责任人,推动立法,以解决问题。我国追溯系统已经做得很好,但应该细分到每一个环节。
政府应该加强流通行业农贸市场的管理。大规模餐饮企业都非常规范,通过索票、索证可以追根溯源,包括食品添加剂都有专人保管。但是,没有把供应商、厨师长等环节管理起来。一旦食品出现问题,板子都打在法人代表身上。
政府应该怎样扶持餐饮业?
餐饮业税费共有80多项,政府应该减轻餐饮行业的税费,让他们获得合理利润。另外还要保证从业人员享受社会保险。国家应该根据不同的行业制定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企业承担一部分,员工承担一点。还有卫生问题,现在是多头管理。既然企业纳了税,建议财政给企业补贴一点,让他们主动送检食品。
希望政府支持中国餐饮整合起来走出国门,把中国传统文化带出国门,中餐一定会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怎样理解餐饮行业的转型升级?
餐饮行业到了洗牌的时候,盲目消费时代已经过去。餐饮业应该带品牌到农村去建基地,第一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第二有助于“美丽乡村”建设,这也是转型的方式。做餐饮,不跟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没有竞争力的。餐饮行业不能只等待政府补贴,要做市场喜欢的,比如快捷餐饮、“美丽乡村”、博物馆形式的餐饮。
新闻二:餐饮业与互联网结合:“O2O云餐厅”让盈利大增
餐饮行业只把菜做好,就能吸引顾客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作为传统行业的餐饮业与互联网相结合,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大趋势。今天我们的创业者就是把餐饮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的先驱。
今年四十多岁的丁晖是天津市神州商龙科技公司的创始人,他的公司一直致力于研究餐饮行业的管理,从1998年创立之初,就从事餐饮业收银、会员、食材物料上的运营管理,是国内最早的一批为餐饮行业做配套服务的企业。,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丁晖带着团队进行了第二次创业转型,让传统行业的餐饮业与互联网结合,形成了“餐饮O2O闭环云餐厅”。
丁晖告诉记者:“很多传统餐饮行业的营销方式还都停留在拉条幅、贴海报、纸质代金券、发小广告等粗放的模式。谁来消费过、他们的喜好是什么、怎么让他们再来、新菜如何推广、对我们菜品满不满意,我们一概不知。同时,这种粗放的营销模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还往往会引起顾客的反感。于是,我们的团队在2013年研发了与线上相结合的餐饮行业系统,经过一年的反复测试,在2014年做到了线上线下餐饮行业的无缝对接。”
丁晖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天津某时尚餐厅,地处繁华地段,2013年5月以来,日平均翻台率达到3.7。进入下半年,因附近购物中心开业,这家餐厅客流量大幅下降。丁晖的天财商龙餐饮系统被引入后,他们为客户打通了多个线上平台,增加了曝光率,建立了餐厅的互联网入口,实现了线上引流。同时,系统还对来自各个渠道的预订、团购、线上点餐手机支付等消费行为进行留存和分析,有效地进行精准营销,提高客户粘性。他们还为企业搭建O2O闭环云餐厅,将线下线上完全打通,形成闭环餐厅,吸引来大量客源,并留存忠实客户。最终,他们为该餐厅新增用户32%,老用户存量63%,人均消费提高11%,消费频次达到平均1.6次/月,盈利数据同比增加10%。
据悉,2014年参加“双十二”线下活动的餐厅中,有三分之二的餐厅都运用了丁晖的“餐饮O2O闭环云餐厅”系统,都在当天成功实现了创历史的销售奇迹。为此,2014年在武汉举办的蚂蚁金服O2O生态峰会上,丁晖的团队成为全国六大系统商之一,餐饮行业只此一家。
新闻三:餐馆厨师“上门烹饪”受青睐
大年三十夜晚,你坐在家中陪家人看春晚,厨房内戴白帽的专业大厨却在忙碌着准备年夜饭。不一会儿,一桌丰盛而美味的大餐摆在眼前,香味儿飘满厨房内外。
这不是电影上的镜头,而是在包头开始流行起来的餐饮业“上门烹饪”业务。这个春节,餐饮业“上门烹饪”、“送饭上门”等新方式渐行渐近,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追捧和青睐。
大年三十 50个家庭请厨师“入户”做饭
今年春节,全聚德的年夜饭预定火爆,订不到雅间的客人不少人选择了请全聚德的厨师“上门烹饪”,这样看起来不仅更“有份儿”,还能节约不少钱。
每一次尝试新型服务的李女士告诉记者,之前他们听说过有这项服务,不过想象中离自己很远。“把厨师请回家做饭,总觉得要付不少人工费,咱们请不起。”后来,在与饭店服务人员沟通后才发现,请大厨上门做饭,不仅不用多花钱,还比在饭店就餐节省不少。
“我们家里有80岁的老人,出门不方便,上门服务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吃到到大饭店的饭菜,感觉挺好的。”她表示,以后过年过节还会尝试这一方式。
记者从全聚德了解到,从去年饭店推出厨师到家现场烹饪业务以来,平时业务较为平淡。但到今年春节,由于餐位紧俏,一些家庭开始选择让厨师上门。
全聚德友谊大街店营销经理曹晓利介绍说,大年三十,有50个家庭请厨师“入户”做饭,“所有的餐具、食材都是厨师带去的,我们只用你家的煤气和自来水。”聚餐结束,客人打个电话,餐具再由服务人员上门收回。
“特别省事,连碗都不用你洗。”曹晓利说,“上门烹饪”还有一个好处是价格相对便宜,一般比在饭店用餐价格节省40%。“因为你没有用饭店的场地,也没享受服务员的服务,所以,我们会在价格上优惠一些。”
记者查阅菜单发现,“上门烹饪”一般使用套餐服务,分4至6人、10至12人几大类,价位也从298元至2680元不等。
而“上门烹饪”也成为全聚德在包头地区的一次大胆尝鲜。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随着更多的人开始接受这种方式,会有越来越多的酒店增加这一新型的餐饮服务方式,满足客户需求。
无暇做饭 马家快递给你“送饭到家”
如果说,人们对全聚德的“上门烹饪”还了解不多,那么,马家私房面的“送饭上门”业务则早已被大众所熟知。
“一碗面汤汤水水地能送吗?”“能,没问题。”很多人就是在这样的疑虑中开始享受马家的送餐服务的。
家住松石雅居的刘女士发现小区外就有一家马家私房面。春节期间打扫卫生有时顾不上做饭,她就打电话到马家私房面订饭。一问才知道,除了1-1.5元的饭盒钱外,并不需要另收送餐费,就可以在家里吃到现成的面和饭。
“我们家在5楼,送饭的人每次都会爬上楼送到家门口。这样的服务,让人感觉特别亲切,也很方便。”刘女士说,送饭不论价钱多少,哪怕是8块钱的飘香拌面,也一样会送过来。
“哪怕3块钱一碗的粥我们都会送。”马家私房面松石雅居店店长刘保华说,为了保证面条的口感,他们使用的饭盒分上下两层,上面放面,下面放汤,到家后再由客人拌到一起。
费用不增加,却要专门的人员送饭到家,这样的买卖做起来似乎不太划算。马家私房面品牌总监叶飞表示,“送饭上门”更多体现的是餐饮企业的服务理念,目的在于提升顾客对品牌的认可度。
叶飞介绍说,马家私房面从2013年初开始推出“送饭上门”服务,业务发展十分顺利。目前,30家分店都在同步推进。以松石雅居店为例,每天大约送40至50份。到2014底,马家私房面外卖业务已经达到550多万元。今年春节期间,马家私房面没有休息,整体业务较2014年增长30%。
在叶飞看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部分上班族工作繁忙无暇做饭,这一群体成为他们外卖业务最大的客户群。他表示,随着外卖业务越来越大,马家私房面正与北京馋猫要要达成战略合作,力求打造本土最好的餐饮外送品牌。“未来,将会由专业公司来承担送餐工作,以解决高峰期送餐慢的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餐饮业竞争日趋激烈,尤其高端餐饮受影响较大。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市实现餐饮收入202.1亿元,同比增长15.2%。从限额以上企业看,实现餐饮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仅为2.7%。
如今,不仅像马家私房面这样的快餐店推出上门服务,连兰亭酒店等高端餐饮也开始尝试这一业务。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如何真正站在顾客角度来开展餐饮营销,创新性改变服务方式,满足顾客用餐体验,才是餐饮企业得以制胜的关健。而“送饭上门”、“上门烹饪”等新方式满足了消费者的新需求,将成为企业创新服务方式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