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资讯>>综合资讯>>正文

多位两会代表为餐饮提议案(图)

    随着3月3日全国政协和今天全国人大的相继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委员和代表齐聚京城。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这些委员和代表们在走进庄严会场议政参政的同时,也积极把自己对本行业的调查和建议呈现给大会的负责机构。北京商报记者从以下三位来自餐饮行业基层企业的委员和代表那里获悉,今年,他们的提案和议案都是紧密围绕餐饮业现状提出的。

 

两会代表委员为提振餐饮献策
 

许菊云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烹饪大师

两会代表委员为提振餐饮献策
 

张彦森

全国政协委员

天津狗不理集团

有限公司董事长

两会代表委员为提振餐饮献策
 

严琦

全国政协委员

重庆陶然居集团董事长

议案

降低餐饮业税费、扶持民生产业发展

案由:中国烹饪协会针对全国十家大型连锁企业的税费缴纳情况不完全统计表明,餐饮企业普遍缴纳的税种有12项,而各地征收的费用种类高达34种,涉及治安联防费、河道管理费、人防建设费、绿化植树费等诸多种类,并呈现出增多的趋势。不同规模档次、品牌知名度不同的餐饮企业所缴纳的费用差别很大,普遍表现为知名度越高、规范性越强的企业,缴纳的费用就越多。

近年来餐饮企业的运营成本上升很快,利润率普遍下降。如果说,房租、食材、劳动力等方面的价格上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逆转以外,餐饮业税费的增加则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餐饮业取得了迅猛发展,在活跃市场、满足民生需要,吸纳就业、维护社会稳定,贡献税收、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压力增大,餐饮业经营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2012年度,全国餐饮收入23282.7亿元,同比增长13.6%,此增幅为最近20年的第二低,仅比2003年“非典之年”的11.6%高2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餐饮业在贯彻落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行动中表现积极,企业经营面临更大挑战。众多企业在强化内功、“转型升级”方面不断探索,但是收效甚微,迫切需要外部环境的改善,调动发展积极性。

■ 建议:

要正确认识餐饮业作为民生产业的地位与贡献。餐饮企业除了在满足民生需要、提高老百姓幸福指数方面贡献巨大以外,它的重要作用还包括“服务三农”、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呼吁出台“减免餐饮行业税费,扶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宏观政策上,应该树立“高新技术企业养税、劳动密集型企业养人”的观念,减少对餐饮业税费的依赖,加大对餐饮行业的扶持力度。建议对当前餐饮业征收的营业税从5%降低到3%,或者在开展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面,将餐饮业作为独立的行业予以考虑,作为小规模纳税人采取简易征收的方式对待,且对餐饮企业经营的早餐予以免税,让利于民。另外,对各地强加于餐饮企业的各项税费,需要“一刀切”予以取消。

提案

推动中餐“走出去”、提高国家软实力

案由: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社会各界对弘扬中国饮食文化、推动中餐“走出去”呼声日渐高涨。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海外存在的大量中餐馆多是早期华人移民谋生的手段,普遍规模较小、专业人才缺乏、菜点品种单一、风味质量参差不齐,不仅无法充分表达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而且也无法真实展现中餐营养健康的科学形象,严重影响外国人对中餐的正确认识。

近年来,一些企业开始开拓国际市场,但由于国内企业对海外政策法规、社会文化及餐饮市场不了解,使得企业前期投资论证成本很高,加上人员签证难、原料出口通关难,后期管理成本与人力费用高,海外门店很难独立发展,盈利能力普遍较弱。

■ 建议:

1.成立专门组织,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借鉴日本、韩国的做法,设立专门推广机构,组织包括中餐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球巡展、孔子学院交流在内的诸多活动,全面宣传中餐,输出中餐,扩大影响。

2.设立专项资金,统一宣传推广中餐,提升中餐的国际形象。由国家商务部牵头和指导,以中国烹饪协会为主体,组织国内优秀的餐饮企业与国外的商业地产商合作,采取店随铺走的方式,降低经营风险;也可以定期组织不同菜系、不同风味的企业,到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各下属机构总部进行菜肴展卖,通过实际销售扩大中餐的影响。

3.确立中餐标准,培训相关人员。委托有关组织首先在主要发达国家及国际大都市开展中餐认证工作,通过认证使一批中餐馆达到目前国内优秀中餐企业相应的水准。同时,通过培训提高海外中餐业的从业人员的技艺和素质,扩大中餐业在海外的数量并提高中餐业在海外的质量、品位和档次。

4.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外国游客对中餐的认知和了解。可以委托协会及相关组织承接外国游客的餐饮活动,组织中餐表演、文化体验等活动,加强中国饮食文化的交流与渗透。

提案

兴建“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

案由:博物馆是人类收藏历史记忆凭证和熔铸新文化[28.94 -4.36% 资金 研报]的殿堂,担负着保护、研究和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遗存,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职能。目前我国有如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电信[3.98 -0.75%]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等行业(产业)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而“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已经60余年,尚未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饮食博物馆对中国饮食文化予以全面展示,这与中国的国家实力严重不符。餐饮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极具影响力的产业之一,解决了约2200万人的就业问题,餐饮业收入20多年来高速增长,2012年实现餐饮收入23282.7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24%,可见餐饮产业已经成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特别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餐作为一张耀眼夺目的“国家名片”,宫保鸡丁、咕咾肉、鱼香肉丝等中国菜风靡海外,深入人心,因此餐饮业迫切需要兴建“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这样一个优质载体作为传承中华饮食文化的平台、宣传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的窗口。

从另一角度来说,饮食类博物馆的兴建亦是对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有力措施。目前,我国台湾地区有类似的饮食博物馆,世界上出现了一股为本国饮食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潮。由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和摩洛哥四国共同申报的地中海饮食以及墨西哥、土耳其的传统美食和“法式烹饪”等都已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当前文化消费需求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背景下,博物馆是中餐走向世界、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实体。

■ 建议:

作为主管部门的文化部能够将此立项并公布,商务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在土地使用、资金投入、馆建授牌等方面予以资金投入,在北京建立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作为开展学术交流的窗口。

“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应以科学研究成果为基本内容,以推动中餐“申遗”作为重要手段,把饮食文化博物馆办成全面展示中华名厨、名菜、名宴、名店,展现中国餐饮业精神风貌的宣传窗口。北京商报记者 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