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3》大年初一开播,这股风餐饮人跟还是不跟?

  《舌尖》第三季定档狗年春节,从初一至初八每天一集,边看纪录片边流口水的日子又到来了。但是,备受瞩目的第三季却迎来了大换血,导演、配音以及团队均已换新。

  

  《舌尖》凭借它故事性的情节及美食特写镜头的刻画,在引得无数吃货去镜头中的餐厅拔草的同时,还带火了一批又一批民间餐厅和大众餐饮品类,这也是餐饮人更应该关注该节目的主要原因。

  开播在即,我们不妨总结一下之前《舌尖》给餐饮业带来的影响,为以后自身的发展方向做好准备,抓住风口。

  

  舌尖美食的诱惑

  ▲GIF来源:百度

  一、《舌尖》给餐饮业带来的影响

  舌尖中出现过很多的传统美食,比如血肠、火腿、鱼头泡饼、黄馍馍、西湖醋鱼、白切鸡、萝卜饭、煎饼卷大葱等等,镜头中出现的餐馆也因此而被改写了命运。

  有的餐厅因此大火,而有些却未能抓住机遇长远发展下去。

  1、因《舌尖》而大火的品牌

  一个这么火的节目能被导演组青睐,那就比其他餐饮多了一个迅速发酵的台阶。当别人都在请人花钱做营销时,有的餐厅仅靠《舌尖》几秒的镜头就一夜走红。

  ◎ 狂开连锁——晓宇火锅

  

  晓宇火锅的镜头

  ▲GIF来源:百度

  在成都一带小有名气的晓宇火锅被《舌尖2》导演看中,并有1分58秒的镜头,虽然没有门头、没有品牌露出,仍很快就被人扒了出来。食客、加盟商们络绎不绝。

  虽说后来因加盟店过多,没有品牌保护意识、供应链跟不上、不懂管理等因素遇到种种困难,但后来经过一系列调整,以每年开店40家的速度,不仅提升了开店存活率,还成功进军火锅品牌前茅。

  

  管理是品牌发展壮大的根基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 鱼头卖爆——旺顺阁

  原本生意就不错的旺顺阁,在《舌尖》播出之后,招牌菜鱼头泡饼成为食客们趋之若鹜的美食。

  创始人以自己为代言人,掷重金在电视、新媒体等渠道上做广告,生意火爆程度连普遍处于低迷期的高端餐饮都羡慕不已。

  

  借势《舌尖》高调营销

  ▲图片来源:百度

  被《舌尖》带火的不只这两家,甚至一个品类都火了起来,比如在淘宝销量不错的陕西吴堡张家山空心挂面、云南香格里拉的松茸、诺邓火腿等,上过节目就成了营销的噱头,也成为餐饮人可挖掘的先机。

  2、未能长久火下去的品牌

  ◎ 死于缺乏规范性——王老汉臭豆腐

  并不见得上了节目就一定会成功,经历大起又大落的餐饮人比比皆是。能上节目是被命运选中的幸运儿,起到的是一种助推催化的作用,后续结果如何还要靠餐饮人自己。

  曾因上过《舌尖》而名声大噪的越香王老汉臭豆腐不仅成了绍兴美食之一,还成了游客必去的景点。

  

  名气颇大

  ▲图片来源:搜狐新闻

  然而,谁都未曾想到的是,供给门店的臭豆腐加工点却因无照无证经营被相关部门查处。不仅要没收8.7万元“违法所得”,还“拟罚款43万元”。

  ◎ 死于正常的街边店——均安蒸猪

  

  被《舌尖》带火的品类

  ▲图片来源:搜狐新闻

  均安蒸猪在《舌尖》亮相长达9分钟,摇身一变成为餐桌上的知名美食,厨师也因此一跃成名开了一家火到爆的餐厅。但仅经营了4年就因门口修高架、交通不便生意下跌而倒闭。

  这是街边餐饮的弊端,或许并不是自己经营的原因,因此餐饮人在选址时要综合考量,尽量规避客观因素。

  能被《舌尖》选中并成功上镜,这是餐饮人的机遇,是死是活还是靠自己后续的经营。只要是好品牌、好产品就不会被埋没。

  在《舌尖》镜头上出现的美食数不胜数,节目效力就在那里,成也好、败也好,都是餐饮人自己的事。

  二、《舌尖》给餐饮人的启示

  1、懂得借势

  业内说西贝是一个会投机取巧的企业,贾国龙也并没有否认。不管是签约《舌尖1》黄老汉,还是《舌尖2》的张爷爷手工空心挂面,都把自己的品牌与《舌尖》紧密连接,甚至比直接在节目中的镜头露出效果更好。

  

  

  西贝的两次签约

  ▲图片来源:搜狐新闻

  不仅使品牌与《舌尖》挂钩,还成功挖掘了黄老汉和张爷爷自身的故事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就连与《舌尖》并没有什么关系的都借机火了一把,还成了微博热门。

  

  

  

  

  “差点儿”话题火了

  ▲图片来源:成都商报

  2、餐饮依然要立足于产品

  前任导演陈晓卿透漏,他们挑选餐馆的原则是美食,那么美味自然是第一位的,包括能不能透过美食折射出地域人群的性质。首先是挑选美食的品类,其次是挑选能代表该美食的餐厅。

  那么只有产品做得好,才有可能成为代表餐厅被选中。吃讲究的不仅仅是生理需求,更多的是舌尖上的满足。

  

  好产品不分品类大小

  ▲GIF来源:腾讯视频

  只有产品好吃才能带来丰富的舌尖体验,并被食客青睐。毕竟节目组也是靠舌尖体验来评判的,而不仅仅是一时的噱头。

  3、加强餐饮经营的规范性

  不管有没有上节目,餐饮都需要注重自身的经营管理,否则一旦名气上升,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其实,有没有上《舌尖》自己事先肯定知道,取景拍摄等都是在店内。那么就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健康证、经营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工商证)、税务登记证(税务证)等等系列必备证件都应提前办齐。

  

  证件不全,得不偿失

  ▲图片来源:爱奇艺视频截图

  毕竟树大招风,防的不一定是消费者,而是同行的竞争对手,见你生意好免不了会挑你的毛病,可能就看到你的证件不全而举报你,这样岂不亏大了?

  4、品牌要学会讲故事

  观众们之所以喜欢看《舌尖》,不仅仅是镜头下的美食带给人的食欲,更因细微之处的生活小故事带给人们的共鸣。通过故事的讲述,赋予美食以灵魂,更能吸引人。

  每一道美食都有自己的故事,餐饮品牌也是一样,品牌的发展需要故事来延续与传承。没有故事的品牌就像没有灵魂的行尸,难以触及到消费者的心灵。

  

  

  他们都擅长讲故事

  ▲图片来源:百度

  挖掘出自己的品牌故事能增加消费者的记忆点和传播,美食只是传递故事的载体,二者相辅相成才不会使品牌显得单调。

  不管是讲情怀的锤子手机,还是成功年轻化的百雀羚,都成功俘获了消费者,餐饮经营也需要这样的品牌故事。讲灵感的喜茶、毒鸡汤的丧茶、逗比的太二……他们或多或少都借助故事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与知名度,这是餐饮人可借鉴的。

  

  

  美食也需要故事

  ▲图片来源:红餐网

  因《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而火起来的不仅仅是云南地区稀缺的松茸,还有出境的三位妇女。有酒店专门邀请他们在店内制作松茸,成为酒店对外日常宣传经营的招牌。

  

  

  借《舌尖》之手做营销

  ▲图片来源:百度

  狗头说:

  《舌尖》选择美食拍摄的原则与米其林和黑珍珠指南评选餐厅等级不同,《舌尖》更注重民间带有传统、传承色彩的美食,有一种传递中国文化的意味。即便前任陈导演说他是一部商业纪录片,但片中也只是推荐美食,从未推荐过餐馆。

  中国美食繁多,只有真正想把美食做好的餐饮才更有机会。在全球视野下审视中国美食独特性的《舌尖3》,又会带火某个草根品牌或品类我们尚且无法下定论。

  但身为餐饮人,应该要懂得能从《舌尖》中学到什么,走好自己的路。

  图片素材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众郝创意咨询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