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 记者卢水平)和朋友到餐馆吃饭,没想到菜里却有些像罂粟果的东西,不知道这菜还能不能吃。昨日,周先生向本报反映此事,那么,他吃到的究竟是不是罂粟果?
记者昨日中午来到周先生所说江岸区花桥一村附近的这家餐馆。在一道名为“麻花烧牛腩”的菜中,果然看到有形似罂粟果的东西(如图)。这到底是什么?据老板讲,他是从调味品市场里买来的,对方说是一种调味品,具体叫什么他也不清楚。
随后,记者将其中一颗送到了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经该园药本园从事罂粟科植物研究的王淑慧博士鉴别后分析,这颗貌似罂粟果的东西并非罂粟果,它个头没罂粟果大,且果子上端没有开口,关键是剥开后它里面是10余颗种子,而一个罂粟果里种子是成百上千颗。据她讲,这颗果子可能是一种调味品,但具体是何物她尚未接触过。
据了解,罂粟壳内的所含物质包括吗啡、罂粟碱等多种生物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将罂粟壳列入《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实行特殊管理,且只能用于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生产以及医疗配方使用,不得在食品中添加。
相关链接
易被误认为罂粟的植物
据王淑慧博士介绍,有些植物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罂粟,最常见的如“虞美人”,它与罂粟同属罂粟科,同样有着艳丽的花朵,枝茎被割开后都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液,故二者被称为姊妹花。但二者也有明显差异:罂粟的茎和花蕾较粗、较大,摸起来光滑;而虞美人的茎和花蕾较细、较小,而且浑身长着毛。罂粟的果子也比虞美人的果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