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职业餐饮网 旖旎
餐饮“品类”红利退潮,“品牌”红利接棒。
曾几何时,餐饮行业是品类红利的竞技场。
一门新菜系、一种新吃法甚至一款网红单品,都能让餐企轻松分得“蛋糕”。
但如今,在价格内卷、同质化竞争加剧下,品类优势快速稀释。
顾客选择从“吃什么”转向“选哪家”,单纯依靠品类标签的餐企逐渐陷入增长瓶颈。
与此同时,另一条赛道正在悄然开启:靠品牌驱动的红利时代已然到来。
在这场新的角逐中,被称为自助烤肉新王的“流浪泡泡・破破烂烂的烤肉店”(简称“流浪泡泡”)率先嗅到趋势风口,持续用品牌驱动企业向上迭代。
从品牌发布会送出保时捷引发全行业震动,到近日携招牌“原切肥牛”登陆江苏卫视《温暖的客栈》惊艳明星餐桌;联合欢乐谷与10万年轻人共赴狂欢;更有营业超两年的武汉光谷老店,至今仍保持着月营收八九十万、日均翻台8次以上的亮眼业绩。
这个两年来开400多家店的品类新秀,正以持续的品牌创新证明:
餐饮的下一个增长密码,藏在品牌力里。
从明星餐桌到10万人次元狂欢,再到老店排队3小时!
自助烤肉新王从破圈到长虹!
作为自助烤肉赛道的领跑者,流浪泡泡的每一个出圈动作都备受业内关注。
当多数烤肉品牌仍困于依赖到店客流与常规平台推广的传统模式时,流浪泡泡已率先将品牌触角延伸至热门综艺场景、二次元等一场又一场精彩的跨界合作,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出圈破局。
1、登上江苏卫视,明星同款烤肉话题量超1300万次
近日,流浪泡泡登陆江苏卫视和腾讯视频联合打造的《温暖的客栈》综艺节目。
烤肉品类登上明星综艺餐桌的并不多,而在这档慢综艺中,流浪泡泡以极具辨识度的品牌形象,成为节目里的一大亮点。
《温暖的客栈》主打“治愈感”,客栈主理人蒋梦婕与合伙人林晓,同两位好友黄圣依、陈梦一起带领观众感受秋日里的温暖与治愈。而流浪泡泡在节目里所传递的 “围炉烤肉,共享温暖时光”的生活主张,与《温暖的客栈》的核心调性高度契合。
节目播出后,#流浪泡泡明星同款烤肉#话题量已达千万级。而武汉、南京、广州等全国多地的流浪泡泡门店,迅速掀起了“明星同款烤肉”的打卡热潮。众多消费者专程前往门店,点选艺人们在节目中品尝的同款烤肉套餐,只为亲身体验那份从屏幕延伸到现实的温暖与美味,品牌知名度与门店客流量均实现大幅提升。
2、欢乐谷次元嘉年华单日10万人次驻足!门店大排长龙
在品牌破圈的赛道上,单点发力往往难以穿透多元圈层,唯有以“组合拳”持续输出,才能真正俘获年轻客群的心。
就在流浪泡泡登陆江苏卫视《温暖的客栈》、借综艺热度走进大众视野的同时,品牌另一场面向年轻潮流群体的“次元嘉年华”,也同步火热进行中。
从10月19日开始,流浪泡泡就启动了次元嘉年华·城市巡回,在武汉、南京、广州等地深度去撬动年轻群体。
每一站活动现场都堪称一场二次元爱好者的狂欢盛宴,数百名国内头部Coser 身着精致还原的动漫角色服饰惊艳亮相。从流浪泡泡的门店周围,再到上下穿梭的扶梯,每一处空间都被热情的人群填满,摩肩接踵的盛况不仅成为当天商场的焦点,更在现场形成了极具感染力的潮流气场吸引年轻人进店就餐。
而在次元热浪下,武汉、南京、广州等地门店也迎来单日排队超千桌、拉新会员环比增长、火爆场面直接带动门店业绩提升20%-48%。
(二次元活动热潮下带动的门店业绩增长)
而作为巡回最后一站,刚刚结束的欢乐谷次元嘉年华,单日活动吸引10万人次狂欢,线上全平台累计曝光量破亿。
整场巡回次元嘉年华的影响力还远不止于线下,它不仅在二次元核心圈层引发了刷屏式讨论,更通过社交平台的自发传播,以图文、短视频等形式迅速扩散,让品牌带着“年轻、潮流、有趣” 的标签,成功触达了更广泛的年轻群体。
3、两年老店仍排队3小时,单店盈利模型持续“坚挺”
如果说系列营销展示了流浪泡泡品牌的爆发力,那么开业已两年多的光谷一店,则印证了其商业模型的持久力。
经过记者了解发现,武汉光谷一店凭借稳定的客流与扎实的口碑,至今仍保持着令人惊叹的业绩。
据店员透露,该店月营收稳定在八九十万,日均翻台8次以上,日常用餐高峰排队时长超3小时,更关键的是,门店毛利率持续保持在50%以上,远超自助烤肉行业平均水平。
老店的长虹,并非偶然。它源于品牌持续的声量输出,源于对“留客”的深度运营,更源于单店盈利模型的稳固。
从产品品质到场景体验,从成本控制到用户粘性,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市场反复验证,最终形成“流量能接住、复购能保持、盈利能稳定”的良性循环。
两年来开出400家店,
品牌驱动成餐饮新“利器”
同质化严重、客流获取成本居高不下,烤肉赛道早已成为难突围的红海。
但流浪泡泡却能杀出重围,成为现象级黑马,两年多,就在全国100座城市布局400多家门店,不少门店单店月营收超百万。
其背后并非依赖品类红利,而是以品牌为核心,构建起“产品为基、运营为翼、营销为势” 的完整体系,走出了一条让餐饮人可借鉴的增长路径。
1、产品力为基石:
筑牢供应链壁垒,以极致品质定义自助烤肉新标杆
在餐饮行业,产品力是品牌穿越周期的“生命线”,更是支撑品牌长期发展的 “压舱石”。
当前自助烤肉赛道“翻红”,但多数品牌陷 “低价内卷”“品质滑坡” 困境,而流浪泡泡从赛道混战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正是率先以“品质”为矛,击穿行业痛点,构建起难以复制的品牌护城河。
为守住原切肥牛这一核心单品的品质源头,流浪泡泡不仅建立了严苛的供应商准入体系,还形成了完善的供应商资质文件包管理体系,OEM厂商还需通过涵盖质量管理、生产控制等十余个维度的实地验厂。
更针对招牌产品“肥牛”打造了专业度极高的“六大验收标准”,从色泽要求、气味标准、组织状态、分割精度、规格管理、杂质管控等,全维度锁死品质,同时严管杂质,包装破损、检疫不合格的产品一律拦截。
在此基础上,品牌通过全国8家配送中心、1 万平米高位冻库及 8000 平米加工厂房的智慧仓储布局,实现食材 “集中采购 - 全程冷链 - 就近配送” 的高效流转。24 小时自配模式与数字化库存管理,既避免了库存积压导致的过期风险,又确保食材从仓库到门店的新鲜度,彻底解决连锁餐饮跨区域品质不稳定的难题。
更值得关注的是,流浪泡泡还推出“顾客监督万元奖励”:若在门店发现肥牛非原切,经核实后顾客可获得 1 万元奖励。
这份“敢承诺、敢监督” 的态度,不仅彰显了对产品品质的自信,更赢得了顾客的信任,而这也让品牌的原切肥牛年销量达到3000万份,成为名副其实的明星单品。
用产品为品牌营销做基础,能避免只是一阵风的噱头,将好口碑留下,也能将顾客留住。
2、稳固的单店盈利模型:
从“网红”到“长虹”的底层逻辑
如今“如何从网红做到长虹”是众多餐企的核心课题。
流浪泡泡给出的答案是“新鲜感与根基感并存”,既靠创新营销吸引流量,更靠精细化运营留住顾客,最终形成可复制、高盈利的单店模型。
武汉光谷一店的业绩就是最好的证明,营业超两年仍保持月营收八九十万,毛利率超 50%。
这背后,是品牌对单店运营的全链路优化:
在产品上,用招牌扛打的原切肥牛来让顾客记住品牌;在成本控制上,通过集中采购、智慧仓储降低食材成本;在营销玩法上契合年轻人“会玩”需求,与顾客同频,增强用户粘性;在盈利效率上,高翻台率与稳定毛利率结合,确保单店能持续盈利。
这种“流量能转化、成本能控制、复购能保障”的单店模型,不仅支撑了武汉光谷老店的长虹,更成为品牌两年来开出400多家店的核心底气,据品牌方数据显示,近一半新店由老加盟商开设,形成“开店盈利 - 再开新店”的良性循环。
3、“持续创新营销”:
蒜鸟IP、保时捷发布会,用有趣的“创意”快速打响品牌声量
对餐饮品牌来说,“被看见”是增长的第一步,而“被记住”才是破局的关键。
在多数烤肉品牌还在依赖平台推广、到店打折的传统玩法时,流浪泡泡靠“会玩”的创意营销,一次次打破行业认知。
像是门店拓店初期,它用“万人免费吃烤肉”破局,在广州、南京等地敞门邀请顾客尝原切肥牛,让广州首店试营业当日排1公里长队,3天冲上本地热搜,快速攒下口碑;
进新城市为了快速让本地客群熟悉,流浪泡泡借“蒜鸟”做广州“烤肉”IP,定制万只周边渗透市场;南京推“松弛鸭”,联动苏超啦啦队贴合城市气质;
一场品牌发布会更是放“大招”,送保时捷跑车制造爆点,提振了加盟商的信心,也让品牌获得更多的声量;
更瞄准Z世代办“次元嘉年华”,吸引年轻人走进门店;
如今加之登上明星餐桌,推出艺人同款套餐,实现从圈层热门到大众熟知的跨越。
我们发现流浪泡泡不盲目跟风,对当地顾客用创意玩法拉近距离,对年轻人用兴趣联结,靠“跨界多位共振”,在竞争激烈的烤肉市场中赢得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4、“懂年轻人”:
找对“对话”场景,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做品牌
流量只是起点,让顾客“认同并喜欢”才是品牌长久的关键。
流浪泡泡深谙年轻客群需求,在产品、场景、沟通中用年轻人易接受的方式建立联结,实现深度绑定。
产品端,它以“肥牛只做原切”破局自助赛道品质焦虑,精选跨国黄金牧场牛肉,年销量达3000万份,更通过《温暖的客栈》中明星“烤出奶香”的真实体验,让品质卖点从“自说自话”变为消费者可感知的味觉记忆。
场景打造上,既匹配综艺“慢生活”氛围,又在门店营造“破破烂烂”的随性风格,没有过度装修的拘谨感,围炉烤肉的互动形式,刚好满足年轻人“边吃边聊”的社交需求,成为朋友小聚的首选地。
营销沟通拒绝单向输出,组建“千人吃货联盟”邀请顾客参与产品共创,从菜品口味调整到IP设计都融入用户意见。登陆《温暖的客栈》契合年轻人对松弛生活的向往,打造次元嘉年华呼应Z世代兴趣。
每一次互动都精准踩中年轻人的情绪与场景痛点,让“品牌懂我”的共情感贯穿消费全流程,也让复购率始终保持行业高位。
职业餐饮网总结:
从发布会送保时捷到《温暖的客栈》的明星餐桌,从“蒜鸟”IP到400家门店的规模化扩张。
流浪泡泡每一次出圈本质都是:
品牌势能的持续积累,也印证餐饮行业从“品类红利”到“品牌红利”的时代转变。
同时,品牌的强大也在不断赋能加盟商,让门店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在当下的餐饮市场,品牌不再是营销噱头,而是贯穿产品、运营、沟通的核心主线。
它需要扎实的产品力作为根基,需要精准的沟通策略触达用户,更需要共赢的生态体系实现扩张。
诚然,打造品牌、构建共赢生态的道路漫长且艰巨。但正如行业共识:做品牌是难而正确的事。
对流浪泡泡而言,品牌势能不是转瞬即逝的热度,而是持续赋能加盟商、支撑规模扩张的长久动力;对更多餐企而言,品牌也成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让企业实现从“单点成功”到“全域共赢”。
-END-
主编丨陈青 统筹 | 杨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