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资讯>>综合资讯>>正文

70平小店日入5万!“汉堡肉盖饭”风靡北上广,板前模式火了?


文 职业餐饮网 旖旎

“西式汉堡肉+中式大米饭”,70平小店,单店日营业额能做到4-5万元?

如此“奇葩”的组合,正成为一种新餐饮模式席卷全国。

其中领军者当属“肉肉大米”,它隶属于上市公司物语集团,以日式牛肉汉堡肉为招牌,汉堡肉现绞、现煎,当着顾客面,现场烹饪。

2022年开业以来,肉肉大米一路人气飙升,工作日还要排队2-3个小时,日翻台超20轮,月营业额破百万,如今,已在北京、上海等地开出40家门店。

不仅如此,受肉肉大米影响,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日式汉堡肉米饭品牌。

那么,肉肉大米究竟有何独特之处?

这种模式又能否持续火爆?

70平小店,日入5万元!

“日式汉堡肉米饭”席卷全国!

2022 年,肉肉大米在上海开出首店。

“初登场即高光” ,其背后是深耕餐饮赛道数十年的母公司:日本物语集团。

作为日本餐饮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物语集团成立于1949年,是一家实力雄厚,颇具影响力的餐饮集团,2011年在日本成功上市。持续保持烧肉业态NO.1的好业绩,目前旗下有15大餐饮品牌,546家店铺,涵盖烤肉、拉面、寿司、涮涮锅等多个品类。

肉肉大米从诞生之初便自带 “高起点基因”,以差异化的 “板前汉堡肉盖饭” 模式迅速崭露头角。

1、高级牛肉汉堡肉+米饭,搭配鸡蛋、酱料、蔬菜和汤

肉肉大米主打日式汉堡肉+米饭的形式。

门店会设立透明的牛肉分切间,明档现切,提升价值感。


产品上,设计了3种肉饼:原味、奶酪味、时令上新口味,最近则是上新了一款南洋青咖喱口味。

除了主材牛肉汉堡肉部分,还搭配了米饭和小菜以及味增汤。

小菜主要搭配的是西蓝花,其他品牌还会根据季节调整小菜品类,主要作用是为了解腻。

而在酱料上,口味会相对丰富一些,像是肉肉大米有八种酱料:像是洋葱酱、烤肉酱、欧若拉酱、芥末盐焗、黄芥末籽酱、蒜香辣椒酱、辣粉、胡椒盐。

而日式米饭不可或缺的就是“鸡蛋”,门店会根据顾客接受程度提供温泉蛋和无菌蛋两种,可以同米饭和汉堡肉一起搭配拌饭食用。

2、现绞、现烤,板前模式

目前国内大部分汉堡肉米饭专营店,都选址在商场。

因为场地不可用明火,所以在现烤呈现形式上都是以“铁板烧”形式呈现。

顾客可全程观看到从肉馅现绞、现烤的过程:整块上脑肉现绞现捏,经厨师手拍打成型,再烤制约5-7分熟后,夹至顾客面前的加热板上。

顾客可以根据口味喜好,将汉堡肉继续煎至喜欢的熟度。

煎好的肉饼放在白米饭上,再盖上一颗温泉蛋或者生食蛋,搭配自己喜欢的各式酱料,一碗汉堡饭就制作完成了。

3、U型吧台剧场式设计,一人一位

而肉肉大米,在门店设计也有很多创新和巧思。

采用的都是剧场式环形、U形设计,这种设计会将烹饪空间分为两部分,一个煎炉和一个添饭的台面。

顾客会围绕烹饪空间“围坐”在一起,顾客座位则是采用高脚椅,背包和购物袋可以放在椅子下。

就餐吧台的左面会放置调味酱料,顾客正前方会放一个小的加热板。

筷子、勺子、纸巾、餐垫等工具放置在抽屉中,非常节省空间,不到百平米店,40个座位也不会局促。

4、以套餐形式售卖,人均70元

肉肉大米以套餐形式售卖,价位主要分为三档。

两块日式汉堡肉为68元,三块日式汉堡肉为78-88元,平均客单价为70元左右。


5、翻台超20轮,排队3小时,全国涌现出一批品牌

而近一年来,职餐发现继肉肉大米出现以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苏州、厦门等一二线城市又涌现出一批汉堡肉专营店品牌。

像是北京的开饭、重庆的牛肉团团、苏州的肉塔塔·挽肉大米、厦门的鱼旨肉肉爱大米、长春的肉肉炊米、以及沈阳的朴安胖·挽肉大米等汉堡肉品牌。

而据媒体公布的相关数据,肉肉大米2年时间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开出40家门店,即便工作日,排队也要2-3小时,日翻台能够做到超20轮,周末日营业额最高可达4-5万元。

“板前” 模式成新风口?

当餐饮行业陷入 “低价内卷” 的困局,多数品牌忙着压缩成本、下调客单价时。

肉肉大米却走出了一条差异化路径,凭借 “板前汉堡肉+米饭” 模式,以人均 70元的客单价,依旧受到顾客的欢迎和热捧。

那这种模式的背后,究竟暗藏怎样的商业逻辑?

又能否走得长远?

1、起源于日本,通过“挽肉と米”品牌创新后火爆出圈

日式汉堡肉米饭模式在国内风靡之前,在国外已经风靡。

最初起源于日本,是将德国汉堡牛排改良创新后,融入日本饮食文化的产物,逐渐成为日本食客日常菜单中的常见菜品。

2020 年,日本品牌 “挽肉と米” 开创了「日式汉堡肉盖饭」这个模式,即把现制的肉饼盖到米饭上,辅以鸡蛋蔬菜和汤,掀起全球 “汉堡肉专门店” 热潮。

其汉堡肉现绞、现煎,米饭现煮,注重仪式感与细节,深受食客追捧。

肉肉大米所属的物语集团,借鉴这一模式并加以创新,引入中国市场,以独特的 “板前” 体验,迅速吸引消费者目光。

而挽肉と米只在香港和广州开了少数门店,肉肉大米则率先在内地其他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开了40多家店,让这种模式得以成为连锁品牌盯上的新“肥肉”。

2、用高价值感食材+演绎式烹饪+DIY互动,锁定一人食、轻聚餐场景

而肉肉大米之所以爆火出圈,首先就是围绕高价值感食材。

日料向来具有高价值、高客单价属性。

肉肉大米在中西结合基础上,选用谷物饲养的牛上脑肉等高价感食材。

让消费者以 70 元左右价格,就能吃到现烤牛肉饼,还配有可无限续的米饭、小菜、汤羹等,相比传统日料、西餐厅,性价比更高。

而且牛肉现绞、现烤、现做,演绎式烹饪仪式感强。

餐厅采用环形吧台设计,座位环绕中心烤架,烤肉师傅转身即可将烤好的汉堡肉送到顾客面前,既有现场演绎感,又有上菜仪式感,这种新颖形式极易吸引年轻顾客。

就餐场景也从简餐拓展至一人食、轻聚餐场景,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3、U型吧台压缩后厨提坪效,半自助服务降人力成本

餐饮消费从 “饱腹需求” 向 “体验需求” 升级的当下,肉肉大米的 “板前” 模式,恰好踩中了 “体验感” 与 “运营效率” 的双重痛点。

板前模式近两年特别火,比如板前烧肉、板前天妇罗等。

肉肉大米的板前创新,既解决了顾客对情绪价值、食品安全的诉求,又为门店打造了高坪效、低成本的优质模型,成为其快速破局的核心抓手。

从顾客端来看,“板前” 模式重构了餐饮体验,顾客就餐过程中它既可以 “可视化” ,又有“互动性”。

把传统后厨的烹饪过程变成了 “现场表演”,顾客围坐 U 型吧台,能全程看到牛肉从现绞、手工捏制到铁板煎烤的每一步,食材新鲜度、制作卫生状况一目了然。

更关键的是,厨师将半熟肉饼递到顾客专属小烤盘后,顾客可自主控制熟度、搭配七八种酱料 DIY 口味,这种 “参与感” 让简单的盖饭吃出了 “仪式感”,不仅满足了年轻群体的社交分享需求,更让人均 70 元的消费有了 “物超所值” 的体验感。

而从门店运营端看,“板前” 模式更是一套高效的空间与成本解决方案。

它通过 “厨房与就餐区合一” 的设计,将传统门店中独立的后厨空间压缩,空间利用率比同等面积的传统餐厅提升很多。

同时,半自助式服务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 —— 餐具、酱料、续餐小菜均放置在顾客触手可及的吧台或抽屉里,无需服务员频繁上桌服务,单店人力配置可减少 2-3 人。

这种 “体验不打折、成本能优化” 的模型,既支撑了门店日均 5-6 轮的翻台率,又摊薄了租金、人力等固定成本。

职业餐饮网总结:

“趋势是藏在细节里的机遇。”

当下餐饮正从价格、口味内卷,转向体验与信任的价值竞争。

“板前模式” 恰是这一趋势的关键载体,它的核心不止于就餐新鲜感,更在于将烹饪温度、食材香气与技艺,转化为可复制的餐饮模式。

肉肉大米的起飞,正是吃透了板前模式的商业逻辑:以 U 型吧台压缩后厨提坪效,半自助服务降人力成本,“现绞现煎” 可视化强化新鲜感知,DIY 调味赋予参与感,将板前落地为 “高体验 + 高效率” 的可复制模型。

未来餐饮的形态或许会不断迭代,但消费者对 “看得见的新鲜”“有温度的互动”“有价值的体验” 的渴望,永远不会改变。

从顾客的体验细节里找需求,从门店的运营细节里抠效率,或许正是当下餐饮人捕捉下一个风口的核心方法。

您是否想深度了解肉肉大米的创新模式?11月16日-21日,森林游学出海站将走进“日本”!

不仅会深度探访“肉肉大米”母公司日本物语集团,还将对话《第五消费时代》的作者三浦展,解码萨莉亚、7-11的运营智慧,揭秘“高质低价” 的破局之道,报名已开启,扫码即可咨询!


-END-

主编丨陈青 统筹 | 杨阳





相关阅读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