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职业餐饮网 张铎
2015年,共享厨房在外卖爆发的浪潮下兴起。瞄准“一流商圈的三流位置”——离客群更近、租金更低、商家拎包入住;不设堂食,只做履约,将效率推向极致。
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标准缺失、监管真空,食品安全频频成问题,消费者的信任逐渐动摇。本质还是厨房运营人只想收租金,它并不站在行业高度看发展。
十年后,面对信任危机与内卷竞争,美团交出了新的答卷——浣熊食堂。
为何美团此时重金投入这样低回报的项目?浣熊食堂代表的基础设施和行业标准,能否为中小商家带来新的增长机会,并重塑外卖行业的游戏规则?
行业长期发展绝不靠价格战,美团扛起重建信任与增长大旗
过去一段时间,外卖行业焦点在单量和价格,比拼“增长成绩”成了常态,商家利润空间持续压缩。表面上的繁荣掩盖了更严峻的现实:结构性过剩。中国人均餐饮商户数量远超国际平均水平,开店容易,盈利却愈发困难。
与此同时,信任危机日益加剧。消费者对外卖的疑问增多:是谁在做?从哪出餐?使用的是什么食材?面对“看不见的厨房”,消费者正经历着信息不对称的博弈。
在供需错配与信任缺失的双重困境下,外卖行业的增长逻辑被迫重写。价格战或许能带来短期流量,但无法支撑长期增长。突破的关键是跳出旧有的供给结构,重塑价值锚点。
在存量时代,撬动增量的最佳路径就是信任。只有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才能实现复购与持续增长。
浣熊食堂是美团对此挑战的回应。它并非平台自营,也不直接参与餐饮经营,而是一套由平台主导设计的外卖新基建。通过全链条透明化,浣熊食堂以重资产投入换取行业的长期信任回报。
类似的战略在其他行业已有成功案例。
在消费电子行业,苹果不仅重新定义终端产品,还深度投资于上下游制造体系,从智能工艺到绿色材料,从质量标准到供应链透明,形成了长期的“果链”信任护城河。
美团正试图在中国外卖行业打造类似的信任基础,成为行业可托付的底层逻辑。吸引到更多的品牌商家、中小餐饮商家一起加入,形成一套经得起市场检验、可复用的标准。
浣熊食堂:不是自营开店,而是 “放心外卖”新基建
浣熊食堂,是美团为餐饮行业探索建设的放心外卖基础设施,以线下投资建设的集中式外卖厨房为基础,以“全程可视可追溯”为运营原则,延伸至餐饮全链条。
在选址方面,浣熊食堂利用美团强大的线上数据体系,深度解构城市商圈的供需关系,从用户画像、消费偏好到收餐场景和订单热力分布,精确锁定外卖需求旺盛且符合成本控制要求的优质点位。
与传统“二房东”模式仅提供场地租赁不同,浣熊食堂从场地搭建、食材采购到出餐配送,全面介入外卖业务的各个环节。
商家只要符合美团的食品安全标准,按照透明开放原则进行运营和改造,均可拎包入驻。
美团将与商家共同探索可追溯供应链和全透明运营,所有食材会纳入供应链全链管理与追溯体系。
通过食安日记、明厨亮灶直播和餐食封签技术等手段,提高外卖食品的可追溯性与透明度。同时“食品安全指数”也将纳入商家考核,帮助商家优化运营细节。
在覆盖区域内,消费者可在美团外卖App中搜索并进入“浣熊食堂”门店,页面标注有“品质放心食堂”“平台专人严管”“跨品牌一单送达”等标签,凸显其在食品安全与履约效率方面的差异化价值。
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者可进入页面观看“明厨亮灶”直播,切配、烹饪、打包、出餐各环节一览无遗,操作过程在阳光下运行。同时,食安日记对每日的进货核验、食材切配、成品制作、场地巡检、整理清洁等进行详尽记录,由平台专人定期维护并对外公示,真正实现食品安全“看得见”。
浣熊食堂优势解构:透明信任与可复制能力 商户可持续增长
在外卖行业进入深度存量竞争的当下,价格和品类已不再是决定消费选择的唯一因素。对越来越多的用户而言,“看得见”的信任才是关键决策点。浣熊食堂的核心优势,正是以技术和标准为基础,在重构消费者信任的同时,也提升了品牌的可复制能力。
明厨亮灶透明可视——技术托底,构建信任
以"浣熊食堂"为标杆,美团联合全国的核心餐饮品牌,为消费者和商家建立“敢点、敢看、敢查”的食品安全互信机制,为行业建立“放心外卖”的最高标准和运营经验,以满足用户对安全放心外卖的更多需求。
这种透明带来的,并非只是形式上的安心。在实际运营中,美团观察到,信息透明度越高的商家,复购率和用户满意度越高,此前有数据显示,统计显示,商家上线“互联网+明厨亮灶”后,消费者信任度显著提升,投诉率下降23%,订单量平均增长5%以上。
这一模式也顺应了监管政策的方向。近年来,全国多地陆续出台“互联网+明厨亮灶”“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等试点政策,鼓励餐饮企业提高可视化程度、接入监管平台。浣熊食堂的透明运营体系,实质上为这类政策的落地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支撑。
2025年4月15日,在中国餐饮连锁峰会上,美团外卖总经理薛冰宣布,未来三年美团外卖将向餐饮行业整体投入1000亿元,其中包括商家激励、消费者补贴、扶持优秀商家和推动明厨亮灶覆盖10万家店等。这不仅是对行业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也是对食品安全与透明度提升的进一步承诺。
美团把“苦活”干了——标准化下的高质量复制
品牌的扩张不仅依赖于吸引流量,更依赖于门店标准的一致性。过去,品牌扩张往往依赖手册、培训和巡店来保证标准的一致性,但这往往面临执行偏差的风险,特别是在跨区域、跨文化的扩张中,品牌的核心标准难以稳定落地。
浣熊食堂接过了这些“苦活”,通过技术手段和平台支持,提供了一整套可复制、可监控的运营框架,彻底改变了品牌扩张中面临的难题。
浣熊食堂通过智能化监管系统,总部可以实时查看门店的运营情况,及时识别潜在风险并给予反馈。平台通过图像识别和行为分析技术,持续监控后厨操作,确保标准执行。
此外,浣熊食堂还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帮助品牌精准选址,减少试错成本,确保选择最适合扩张的城市和商圈,提升扩张成功率,门店的房租成本的比重也可以压缩到10%。
可以说,浣熊食堂是餐饮品牌的“标准化落地容器”:从厨房配置到操作流程,从供应链支持到培训机制,品牌可直接将打磨好的标准模板,复制到每一家门店。
百余品牌入驻,浣熊食堂的外卖革新
据了解,赫兴记于2024年12月在浣熊食堂首店开业时入驻。和入住前相比,赫兴记每月的交易量增加了约1000单,月度实付交易额突破10万元,这一增长发生在仅有十几平方米的厨房内。
更重要的是,赫兴记的整体净利润实现了超过50%的增长,充分证明了浣熊食堂在推动品牌成长和提升盈利方面的强大潜力。
借助目前浣熊食堂已在北京、杭州等城市开出10家门店,吸引老乡鸡、全聚德、德克士、云海肴等百余品牌入驻,累计服务数十万用户。
然而,这仅是开始。美团的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铺设1200家门店,服务超过1万家商户。
这意味着,一套由平台牵头、标准支撑、系统驱动的“外卖新基建”正在逐步成型,并将在更广泛的城市和商圈落地开花,也会有更多品牌随之成长。
一旦规模化形成,浣熊食堂不仅将改变外卖行业的供给结构,还将深刻影响消费者对“安全”和“品质”外卖的认知。
在浣熊食堂的带动引领下,整个行业有望实现更高标准的运营,消费者对外卖的信任度将进一步提升,行业整体的食品安全和品质水平也将迎来新一轮的提升。
职业餐饮网小结:
“透明”、“信任”和“协作”,将成为未来增长的关键词。
随着消费者对外卖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平台与商家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不再仅仅是流量的撮合与成交,而是通过基础设施的深度协作,推动双方共同成长和价值创造。
高标准、重投入,全程可视、全链追溯,浣熊食堂试图从底层重构外卖生态的基础设施,搭建起一套可验证、可复制的食品安全新范式。
浣熊食堂所提供的,不仅仅是“厨房空间”,更是与行业未来发展紧密对接的完整能力体系,它不仅带来短期利好,更是一种长期答案。
-END-
主编丨陈青 统筹 | 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