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资讯>>综合资讯>>正文

又一起!揭密餐饮加盟新骗局!500余名创业者被骗近亿元.......


文|职业餐饮网 小鱼

又一起餐饮快招诈骗案告破!

一个4人为主犯的快招团伙,诈骗了500余名餐饮创业者,诈骗金额高达近亿元!

“餐饮快招公司”,一直是一条见不得光的灰色产业链,隐秘而暴利。

此次事件也并非个案。职餐此前也曾多次报道过相似案例,成百上千创业者的积蓄被骗得倾家荡产,穷途末路,可谓是触目惊心。

如今,仍有很多餐饮创业者深陷泥潭,被“快招加盟”坑得血本无归。

经过此次事件,也再次警醒餐饮人们:在餐饮大连锁时代下,个体户创业虽然很难,但加盟也是良莠不齐,一定要擦亮眼睛,切莫让自己多年辛苦攒的钱都打了水漂.......

又一起快招诈骗案告破,500余名创业者被骗9320万余元!

背靠知名品牌、加盟后手把手教学、六到九个月就能回本……

在这令人心动的诱惑背后,却隐藏着一场餐饮创业的深坑。不少人听信后,兴冲冲地投资加盟汉堡店,却沦为被收割的“韭菜”。

最近,江苏姑苏区检察院就公布了这样一起餐饮“诈骗案”:一个4人为主犯的诈骗团伙,通过冒充知名汉堡品牌,夸大利润率,提供后续服务保证等手段,来实施短期快速招商,诈骗了百余名餐饮人,诈骗金额近达亿元。

我们具体看看是怎么回事儿。

1、碰瓷“名牌”:冒充知名汉堡新推出的品牌,骗取有意向加盟的创业者

2020年12月,董某想要创业,于是在网上搜索某知名汉堡品牌加盟事项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次日,一个自称是某知名汉堡品牌总部大区经理的人联系董某,称该品牌加盟费需100万元以上,但其集团新推出的“麦某德”品牌加盟费较低,且提供专人指导运营,并邀请董某到现场体验。

按照对方的安排,董某被专车接送至“麦某德”公司总部参观,工作人员介绍“麦某德”公司隶属于某知名汉堡品牌所属集团,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且后期有平台专员协助开店运营,加盟费仅需12.6万元。

参观过程中,公司特意提供了试吃样品,董某发现样品的口味与知名汉堡品牌店里的无异。公司大屏循环播放明星代言视频,宣传墙上还悬挂着营业执照和其与各知名品牌的合作牌匾。

亲眼看到该公司的“雄厚实力”,董某深信不疑。该公司又说道:“每款产品毛利率约70%,单店日均经营额可达5000元至1万元,六个月到九个月就可以回本”。在对方的“洗脑式”推销下,董某立即转账12万余元,并签订了《特许加盟合同书》加入加盟服务群。

工作人员承诺,后续将提供人员培训、选址评估、装修设计、运营指导、定期巡店等全程服务。

然而,美梦很快破灭。据董某介绍道:“公司要求从他们那里购买汉堡制作物料,价格比市场价高一倍以上,口味却与试吃的样品天差地别。选址、设计等方面的服务更是外行、敷衍。由于生意不如预想的好,产品销路不畅,物料积压,我们请求公司回收却被置之不理。后来由于运营成本过高,不到半年就关店歇业了。”

2023年7月,包括董某在内的多名加盟商,意识到不对劲后,陆续报警。

2、 “皮包公司”:上演诈骗“三部曲”,向加盟商牟取暴利

警方经查证,初步研判这是一起多人参与、涉案金额巨大、被害人众多的合同诈骗案。

记者梳理后发现,这种“快招”形式的诈骗案主要分为三步,以此次事件为例:

第一步:引诱加盟商到店考察,结果试吃样品都是冒充的

从以往受骗加盟商的经历来看,受骗过程一般从线上搜索开始。

通常情况下,有加盟意向的用户会去线上搜索自己希望加盟的品牌,但这恰恰是踏入深渊的第一步。

一旦通过虚假网站与加盟商取得联系,快招品牌就会声称加盟商想加盟的知名品牌已经接近于饱和或加盟费偏高,然后说自己的品牌是知名品牌的子品牌,再诱骗这些潜在的加盟商到线下的直营门店来进行考察。

另外在此次案件中,公司还特意提供了试吃样品。但其实据涉案人员交代,试吃环节中的试吃样品也系从其他品牌门店购买食品后,替换包装冒充的自主研发产品。

第二步:斥资打造豪华办公室,塑造“信任状”

为了打消加盟商心中的顾虑,获取他们的信任,快招品牌们还会特意通过打造豪华办公室或者伪造品牌资质等手段打造良好的形象。

像是这次,该犯罪团伙中的段某甲就联合朋友徐某、王某入股 成立“萨某堡”公司,斥资打造豪华办公场地,并委托李某负责的W公司为其提供“快招”服务。

但后期因遭到不少加盟商投诉举报,“萨某堡”招商困难。段某甲为牟取更多利益,于2020年11月起联合其堂弟段某乙成立“麦某德”公司,继续委托W公司提供“快招”服务。

“萨某堡”“麦某德”两家公司与W公司约定,两家公司负责提供场地、伪造品牌资质、制作虚假宣传资料、培训督导等,W公司则派驻商务团队招揽加盟商。

第三步:谎称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其实是想赚加盟商“全链条的钱”

除了打造”信任状“外,这些快招团队还试图借力知名品牌,赚钱餐饮全链条的钱。

一方面,快招品牌还会给予加盟商一系列承诺,如会在抖音、淘宝上大力做广告推广、营造出火爆的签约场面,从而获得不菲的加盟费。

另一方面,在加盟商开店之后,快招团队还设置了虚假投资来骗取加盟商。

在此次事件中,“萨某堡”“麦某德”两家公司还设置培训陷阱,销售高价物料牟取暴利。经审计,两家公司售卖的物料比市场价高一至两倍,导致加盟商经营成本畸高,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但客户缴纳的加盟费并不会投入公司运营,而是由两家公司分成、其中76%的利润交给了W公司,剩余利润由段某甲等人瓜分。

3、两家公司累计诈骗514名创业者,金额达9320万余元

经审查,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段某甲、徐某、王某伙同W公司人员,以“快招”的套路招募加盟商加盟“萨某堡”品牌,骗取210名被害人加盟费4021万余元,因加盟商投诉举报,案发前退还加盟费及物料费共计134万余元。

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段某甲、段某乙又以“快招”套路招募加盟商加盟“麦某德”品牌,骗取304名被害人加盟费5299万余元,案发前退还加盟费及物料费共计206万余元。


2024年12月31日,段某甲、徐某、段某乙、王某4人,被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十个月至四年不等,各并处罚金50万元至10万元不等,并被责令继续退赔被害人损失。另有5人已被姑苏区检察院以合同诈骗罪提起公诉,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再次给餐饮人敲响警钟:

千万要谨慎,莫被“快招”骗得血本无归!

餐饮虽然说门槛低,但隐形的门槛并不低。普通人想要从中挣钱真的不容易,稍有不慎就会成为炮灰。

因此创业者在进入餐饮行业时,都希望以加盟的方式能让自己少走弯路。

对于初来乍到的小白来讲,大品牌就是收益的保障。而“快招公司”就是利用了投资者这种心理,手握一堆自身吹嘘的所谓大品牌,给投资者挖下一个个深坑。

1、从“骗加盟费“到“卖高价物料”,“连环坑”让创业者防不胜防

过去常见的“快招公司”,往往以傍名牌巨多。在网页收集加盟意向人的信息,称自己是知名品牌代理,手上有更便宜的新品牌项目。

并且还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投资加盟稳赚不赔”等宣传话术,安排话务员推销加盟业务,从而获取加盟费。

时代在进步,骗术也在进步。如今,这些快招公司,不仅想要赚一次性的加盟费,还设置了加盟后的一系列陷阱。

前不久我们报道过,一假冒的“星巴克”利用“知名品牌”放加盟, 从中赚取加盟费,还向加盟商提供包括业务培训、营销咨询在内的一系列后续服务,来实施进一步诈骗。

这次案件也同样如此。可以看到,此次诈骗团伙在收取加盟费后还设置了加盟后的一系列陷阱,如,培训陷阱,销售高价物料等。

加盟商对于快招品牌而言,就是待割的韭菜,选择加盟只是跳进陷阱的“第一坑”,后面还有很多坑在等待着他。

2、 重拳出击,“快招加盟诈骗”或将面临穷途末路

从行业的角度看,创业者被快招公司骗取血汗钱的事情其实一直屡见不鲜,但是以前大部分受害者只能哑巴吃黄连,没办法立案。

即使闹了起来也只是算作加盟商合同纠纷。因为这些快招公司的套路非常成熟,要么就是跟受害者玩文字游戏,要么就是玩的“移花接木”的套路。

如今,随着快招加盟被定义为“合同诈骗案”,各地方在处理快招加盟相关案件时,整治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了。一些被定罪的快招公司人员,不仅要面临罚款,还要承受“牢狱之灾”。

2023年,南京某快招公司三个月骗取加盟商5000多万元,涉案人员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至12年不等;

2024年,假冒“星巴克”招加盟商,半年开店50多家,涉案4000多万,17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其中8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4年,34人的犯罪团伙,利用近10个品牌收取加盟费等方式骗取加盟商费用逾亿元,犯罪嫌疑人吴某等8人被逮捕,张某等26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而此次,几名被告不仅被罚款,退还给加盟商钱,主犯还获10余年重刑,可以说是“振聋发聩”,无疑能震慑那些想打快招骗局捞钱的团伙,快招加盟的不良风气或将得到遏制。

职业餐饮网小结:

在餐饮界,“快招公司”一直如附骨之蛆围绕在创业者周围。

它们层出不穷的手段花样,闻所未闻的蒙人操作,将餐饮创业者割韭菜割得“倾家荡产”。

对于餐饮创业者而言,一定切记:大牌难加,快招难避;李逵难寻,李鬼遍地。餐饮行业是“勤行”,要放弃“一夜暴富”、“快挣大钱”的思维,是避免落入快招公司圈套的第一步。

另外,在选择加盟品牌时,一定要深入了解这个品牌的口碑和真实实力,避免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不要羡慕任何快钱,在投入资金的时候,要保持理性和警惕,天下掉下来的大多数不是馅饼,而是陷阱。

-END-

主编丨陈青 统筹 | 杨阳



相关阅读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