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资讯>>综合资讯>>正文

卖了5.8万,被罚58万!一连锁品牌被处罚,顾客却集体为它“喊冤”

文 | 职业餐饮网 程三月

“卖了5.85万,被罚58.5万!”

近日,烘焙品牌巴黎贝甜,“因疫情期间无证生产被罚58万”引发轩然大波!

不少网友为这家餐企鸣不平,称其为“良心企业”,甚至表示要“买爆巴黎贝甜”!

以往餐企违背食品安全法基本都是人人喊打,这种顾客反倒支持企业的事情可谓罕见。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巴黎贝甜无证生产被罚58.5万元,

网友纷纷“声援”并“下单”支持!

巴黎贝甜是韩国烘焙行业第一品牌,主要经营法式面包、新鲜三明治、蛋糕和饮品。2004年进入中国,在上海开了第一家门店,目前在中国共286家门店。

我们先来看看这件事的经过是怎样的。

1、疫情间团购需求大,无许可偷偷制售糕点被罚

8月12日,上海市市监局公开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巴黎贝甜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对其处以没收物品、没收违法所得5.85万元,罚款58.5万元的处罚。

事件简单总结的经过就是:巴黎贝甜因疫情封控在3月底关闭工厂→让无法返回住处的工人前往培训中心过渡住宿,并烤制面包自食自用→4月下旬封控形势严峻,周边居民食物需求急切→向居民平价出售在培训中心制作的面包→因为面包是在培训中心做的,四个月后被处罚。

当时巴黎贝甜生产四种团购糕点套餐,共计400套,每种套餐售价125元至170元不等,一共卖了5.8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巴黎贝甜在3月27日就取得了保供资格,主要问题是它制售产品的培训中心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于是就被认定为违法。

2、网友力挺:众生皆苦,巴黎贝甜!多家店被顾客“买爆”

此消息一出,#巴黎贝甜疫情期间无证生产被罚58万#、#巴黎贝甜因临时生产场所无证被罚#等词条上了热搜,迎来上亿次的关注。

对于该处罚,不少网民纷纷表态力挺,认为在疫情物资缺乏时,它为居家市民提供所急需的面包等食品并没有涨价,且涉案金额并不多,情有可原:

“众生皆苦,巴黎贝甜!疫情期间没有涨价,坚持为周边居民送面包,良心企业啊!”

“疫情期,我真太感谢巴黎贝甜了,相比飞天的物价,它们价格一直是原价出售,泡芙的味道太好了,感觉它们在封闭这么长时间还能持续供货,平价出售,难道不应该是该感谢他们吗?”

……

除了网上的舆论支持,不少消费者也付之行动,发起 #爆买巴黎贝甜# 活动。

特别是在上海,不少巴黎贝甜的门店被买空。

3、上海市监局回应:系从轻处罚,可以通过法定程序提出异议

“巴黎贝甜被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

9月3日晚,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回应称,在“巴黎贝甜”案件中,办案部门考虑了企业违法行为的持续时间、涉案金额等实际情况,依据《食品安全法》法定最低幅度给予从轻处罚。

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一条规定,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将被没收违法所得,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其中,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一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

结合法条看,此次对巴黎贝甜罚款适用的是最低货值10倍标准,的确是最轻处罚。

回应还提出,“目前,案件尚在法定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权利救济期间,企业可以通过法定程序提出异议,我们将积极妥善做好相关工作。”

这意味着,如果巴黎贝甜提出行政异议,有可能会减轻或撤销处罚。

人们力挺巴黎贝甜背后:

非常时期,可否对餐企的善意违法更“宽容”一些?

巴黎贝甜违反了食品安全法这毋庸置疑,但舆论几乎清一色支持它。

消费者为违规的企业“喊冤”,这在餐饮行业极为少见。

这是为什么呢?

1、疫情“缺粮”的心理创伤,为巴黎贝甜的“善举”鸣不平

对巴黎贝甜的处罚为何一石激起千层浪?

核心的原因,在人们在上海疫情期间积累的对物资紧缺的心理创伤,在此次事件中被激发,以支持巴黎贝甜的方式表现出来。

人们支持巴黎贝甜的具体理由有3点:

第一是,挺身而出。

三四月是上海的艰难时刻,秩序混乱、物资无法完全保障……连投资女王“徐新”都在群里发消息称需要“面包和牛奶”。

而在这种情况下,巴黎贝甜冒着风险生产,尽管也收费,但在拿钱也买不到吃的时候,承担起周边居民的面包等生活必需物资的供应,这在人们眼里是造福一方的“善举”。

第二是,平价销售。

更重要的是,在物资保供这块,有不少不良保供企业销售不合格产品,高价销售借机敛财。

而巴黎贝甜生产的面包全部平价售卖,并没有趁此薅一笔。这种生产不加价,供应平价、安全的食物的餐饮企业,对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来说,是“雪中送炭”的恩人。

第三是,违法轻微。

而且巴黎贝甜的违法行为并不是很严重,它并不是没有生产资质的小黑作坊,并还取得了保供资格。核心违法行为就是在未经许可的培训中心生产面包糕点,但因为工厂被封控,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加之在市监局4月27号的执法检查中,巴黎贝甜售卖的套餐也没有消费投诉,且均按要求对原辅料进行了进货查验,能提供相应的索证索票及生产工艺流程材料。

被查后也积极配合整改,才卖了4天,违法行为发生时间较短,也未造成严重后果。

这种种,让人们对巴黎贝甜被罚58.5万充满同情,并用实际行动支持它。

2、疫情等非正常时期,“莫打击有担当企业的积极性”

诚然,从市场监督管理局角度说,巴黎贝甜的确违法了。

它在没有食品销售许可证的情况下,生产并销售了产品,处罚十倍也没有问题。不管网友的质疑声和谴责声再大,从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角度到目前为止无可厚非。

但从情理上来说,在疫情等非正常情况下,执法是否可以再有温度一些?

上海知名美食家、餐饮品牌策划人沈涛说:“巴黎贝甜被罚,的确有企业自身合规工作没有做好的原因。

但上海人怕巴黎贝甜被这么一罚,下次再遇到封控这种事,哪还有企业愿意冒风险?到时候,上海人怕饿肚子……”

一不具名餐饮人也评论,“刑法中还有紧急避险条款呢。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损害了别人的利益是免于处罚的。

那么在居民饿肚子的情况下,做些食品缓解一点了食物短缺问题,没有乱涨价,也没什么不良后果,虽不鼓励,也不该恶狠狠处罚的。

巴黎贝甜唯一存在的错误,只是生产场地不对。就像拉了生命垂危患者的车闯了红灯一样,虽然违法,也是可以免于处罚的。”

3、“轻微违法行为不罚”,期待执法更有“温度”

值得关注的是,巴黎贝甜被罚后的四天(8月16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指导意见》,自8月20日起正式实施。

《意见》明确,对“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而就在此前,据央视报道,陕西榆林某小贩因为贩卖区区5斤芹菜,被罚款6.6万元,严重的过罚不相称引发全民声讨。

榆林案例被国务院督察组当作反面教材,央视做了舆论监督报道后,榆林市场监督局也承认“过罚不当”。

当然,轻微违法不予行政处罚,并不代表企业的任何违法都可以被容错。但执法机构进一步适用“过罚相当”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更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使企业切实感受到“有温度”的执法,也能更好地实现执法目的。

随着“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在更多城市的全面推进,我们广大中小微餐企或将获得更多的容错纠错空间。

职业餐饮网小结:

“众生皆苦,巴黎贝甜。”

“为众人抱薪者, 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众人烤面包者,不可使之寒心。”

巴黎贝甜疫情无证生产被罚58.5万,却引发了无数消费者的同情和支持。

但于法而言,它的确违法了,在没有食品销售许可证的地方生产并销售了产品,被罚无可厚非。

可于情而言,在困难之际,它不顾生产风险挺身而出,平价销售,没有趁机薅一笔,给不少疫情被困的人们一点“甜”。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老百姓心里有杆秤,知道你是重还是轻。

对于巴黎贝甜被罚事件,各位餐饮人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相关阅读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