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一条小路的隐蔽处,有一家叫做“开心厨娘”的小餐馆,平时总是人来人往。从06年开始,老板娘高水娟自己做肥皂,免费送肥皂,提供资料、免费教学,“废油做肥皂”已经成了小餐馆另一块招牌。而她的店,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环保基地。
【解说】来这里吃饭的客人常常能收到老板娘高水娟赠送的一份亲手制作的手工皂。虽然貌不惊人,这一块小小的肥皂来历却不一般。
【同期】杭州“开心厨娘”老板娘 高水娟
从06年开始,我可能做了几千块的肥皂,(用了)几百斤的废油。我一直在这么免费的赠送。
【解说】回收废油做手工环保皂已经成了高水娟维持了7年的习惯。而每一块小小的肥皂背后,都有高水娟一份 “废油不上桌”的坚持。这要从06年,她开始接手小餐馆的时候说起。那时的她常常烦恼,厨房里每个月少则十几斤,多则二三十斤的废油该如何处理。
【同期】杭州“开心厨娘”老板娘 高水娟
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会有小商小贩来收的,后来有一次我说,你们收去干嘛的?他说,收去是做辣椒油,而且他们会有很多的东西添加进去,再提炼,我说这样太缺德了。
【解说】一次偶然的机会,高水娟得到了一小块用食用油制作的手工皂,不仅用起来手感顺滑,去污能力也不错,这让高水娟感到即新奇又激动。
【同期】杭州“开心厨娘”老板娘 高水娟
我们有废油的话,(也)可以把这个做成肥皂,可以送给员工,可以送给路过到你这里吃饭的顾客,他们会很开心。
【解说】于是,高水娟开始收集资料并尝试用废油制作肥皂,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她研究出了适合厨房废油的制皂方法。此后,每到闲暇时,她总会在小餐馆里现场演示制作过程。
【同期】杭州“开心厨娘”餐馆老板娘 高水娟
首先是原料,1000毫升的废油加上145g的烧碱,就是氢氧化钠,还有一大勺盐,一大勺白糖,然后两勺的面粉,水是390毫升。
【解说】高水娟说,把看似没用的废油变成肥皂的秘诀就是一点化学反应再加上一点耐心。【同期】杭州“开心厨娘”餐馆老板娘 高水娟
(水中)要看不到一点点白糖和盐,如果说看到的话,烧碱加上去它会凝固,所以一定要把它搅拌(均匀),变成了(溶于)水以后,然后再加上烧碱。
【解说】高水娟说这个比例很重要,既不能油多,也不能碱多。否则既起不到去污的功效还会伤手。过大约十分钟,废油的颜色逐渐变浅,就可以将原料倒入模具。在经过半个月干燥、凝固,就可以使用了。手工香皂制作方便,原料易得,不少市民看了都跃跃欲试。
【同期】市民 王杨
感觉过程很简单,包括她那个单子都写的简明扼要,看了以后就很有一种想亲手去尝试一下的这种感觉。
【同期】市民 崔小姐
这个(很有)创意啊,我们也不用把这些废油扔掉了,还可以做这种肥皂。
【解说】那么这样做出的肥皂到底好用不好用?记者带着高水娟的制作方子找到了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的专家。
【同期】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副会长 戚志坚
主要是废油,它能够跟氢氧化钠充分反应,通过反应以后生成的肥皂。在这个过程当中,同时也产生了甘油。
【解说】戚志坚告诉记者,用油脂做肥皂的方法其实是一种传统的制作方法。相较于工业皂,这种肥皂最主要的优点在于天然。
【同期】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副会长 戚志坚
肥皂在自然界当中,在水中分解的能力,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还是比较强的。所以对环境的污染几乎没有,应该这样说。比起洗衣粉、洗衣液这些合成洗涤剂来说这个优越的多。
【解说】戚志坚告诉记者,废油做肥皂最早90年代在日本和台湾地区兴起,后来逐渐转播扩散,是不少环保组织和社区都在推广的“环保妙招”。
高水娟也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周围更多的人,唤起大家的环保意识。
新华社记者 朱涵 孔令杭 浙江杭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