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资讯>>经营资讯>>正文

南昌6家社区食堂全部消亡 市场、位置等因素致使破产

为了应对社区人口老龄化和空巢化趋势加快,缓解养老供需矛盾,特别是让更多的社区老年人能够吃上安全、放心、卫生的饭菜,记者了解到,早在2011年,南昌市东湖区曾在全省范围内首创社区食堂,为社区内的老年人就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随后,更是在整个东湖区铺开,分设在各个社区的6家社区食堂曾备受关注,特别是受到一些社区老人的关注。但是,近日,有市民致电晨报记者反映,部分社区食堂已经变成了私人餐馆。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昨日上午,晨报记者走访东湖区各大社区食堂发现,创建仅3年,6家社区食堂已经全部破产关门。东湖区社会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食堂破产的主要原因是受市场因素影响,入不敷出致使很多经营者不愿继续经营,最终破产。

现象:东湖区首创“社区食堂”

记者从东湖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了解到,为解决孤寡老人居家养老问题,为东湖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便利、卫生、放心的三餐,使社区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真正享受政府的惠民政策,且通过为楼宇企业提供快餐送餐服务,使企业白领人员就近就餐,达到提升服务、稳定企业、优化辖区投资环境的目的,南昌市东湖区在全市首创“社区食堂”。

“我们区财政按每个‘社区食堂’以使用面积300元/㎡的装修标准、基本设备采购以每个点6500元的标准拨付相关配套资金。”据东湖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刘副局长介绍,2011年,在区政府给予装修以及其他一系列补贴的情况下,在东湖区滕王阁街道、董家窑以及环湖路三处试点设立了“社区食堂”。“起初试点的时候,反响还是很好的,所以我们决定在整个区9个街道办中设立6家社区食堂进行推广。”据刘副局长介绍,东湖区还希望通过“社区食堂”这一孵化平台,从SIYB创业培训、烹饪技能和卫生条例制度等方面对辖区一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免费培训,再通过公开竞选帮扶他们创业,达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

现状:6家社区食堂全部破产

为了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昨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南昌市东湖区进行走访调查。

记者首先来到南昌市子固路进行走访,在子固路的射步亭巷弄,记者找到了原来的子固路社区食堂。记者看到,确如市民所说,原来用作社区食堂的三间店面如今已经变成了麻将馆,其中两间屋子内摆满麻将桌。一些市民正热闹地玩着麻将,他们告诉记者:“社区食堂早就关门倒闭了,老板不是同一个人了。”

记者看到,在房屋的侧面还贴有当初办社区食堂时留下来的《东湖区“社区食堂”流动监督员工作职责》和《东湖区“社区食堂”服务承诺书》等条例规章。“我是去年9月份接过来的店面,这里三间店面原来都是社区食堂,但是原来的老板不办了,盘给了我开麻将馆。”随后,记者找到了麻将馆的主人,她告诉记者,原来食堂内的一些诸如冰箱、桌椅等也由原来的老板搬走了,她只是从他手中转租了这几间店面而已。

“好几年没去关注这个事情了,那天一看,社区食堂竟然不见了。”家住子固路李家巷的市民熊先生告诉记者,早在3年前,他就曾听说过社区内有一家社区食堂,专供社区内的老人就餐。

“我上班忙,从来没去过,就知道有那么一回事,听说饭菜还特别便宜,老人家就餐很方便。这几天我和老婆要去北京参加女儿的大学毕业典礼,家里老人腿脚不便,吃饭成了难题。”熊先生称,他本来想让家中老人去社区食堂吃几天,就在小区内,既方便又实惠。“没想到,一次都没去过的社区食堂早已经破产了。”

随后,记者在下水路一个地理位置非常偏僻的地方,找到了原来的下水巷社区食堂。记者看到,虽然门头上的广告牌上还写着“下水巷社区食堂”的字样,但更大的招牌却是“小洞天土菜馆”,店内人员告诉记者,社区食堂是原来的招牌,现在社区食堂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私人开设的餐馆。之后,记者又走访了文教路、五纬路、环湖路以及董家窑等其他几处社区食堂。据了解,以上几个社区食堂或转为私人餐馆,或干脆破产关门。社区居民告诉记者,以上四个社区食堂是最早倒闭的一批,而子固路和下水巷两个社区食堂是在去年倒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