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结束将近一周时间,然而我市餐饮企业的“节后综合征”仍然未能痊愈。记者连日走访发现,市内部分中小型餐饮企业尚未开张;即使已经恢复营业,顾客候餐时间延长、店内服务质量下滑、菜肴味道变化。
吃上热乎早餐成难题
“您可能要等上半小时左右,可以到附近商场里先转转,位置肯定给您留好。”昨天下午,在鄞州万达广场二楼一家主营面食的餐饮店内,这段话被服务员重复了一遍又一遍。记者发现,该店正在用餐的顾客并不算多,但是位置基本被占,打听后才知道,原来很多顾客坐等太久,出去逛街解闷了。
中小型餐饮企业类似情况,最近其实不少。记者连日走访海曙天一广场、江北来福士广场、鄞州万达广场等多处繁华商圈的餐饮店以及一些街头早餐店、小吃店、大排档后发现,本周以来,不少餐饮店前贴着“招聘启事”的卷帘门依旧紧闭。当然,也有很多餐饮店已经恢复营业。但是上菜速度慢、候餐时间长、菜肴味道变化,甚至在普通餐厅常规用餐,也需要提前预约……种种用餐问题节后暴露无遗。
与此同时,在一些本地论坛、微博上,这些内容频频显现。“以前团购用餐或是在酒店订年夜饭包厢时才需要预约,没想到现在到普通餐饮店吃吃家常饭也要预约了。”“跪求小区门口的包子店快点开门,小哥我上班四五天了,一口热乎早饭都没吃上。”
一半厨师尚未到岗
究其缘由,不少受访餐饮企业称,“招工难”是节后诸多用餐问题的症结所在。返乡过节的员工迟迟未归、寻工者待价而沽等导致需求双方“对接不力”。
位于百丈东路上的一家中式快餐连锁店的王姓经理告诉记者,春节过后,上班族陆续开工,营业额直线上升,而眼下,店里却有一半的厨师、服务员都在调休或返回途中,预计到岗后恢复工作还需要一段时间。
那么,为何不招新员工?记者采访中发现,这些餐饮企业并非没有打过“招工”的主意,只是真正能谈拢的凤毛麟角。“我们的‘急聘海报’到现在还贴在门口,但还是很难招到熟练工。”城隍庙附近一家火锅店负责人坦言,年后这段时间属于餐饮业招工“真空期”,各家餐饮企业都把熟练工当宝,很少愿意放行。
宁波市餐饮业与烹饪协会会长王文渊分析认为,目前餐饮行业生意火爆,但人手紧缺,出现暂时性的“断档”现象,是市场供需变化的表现。“春节过后一个月,餐饮行业在用工方面正处于过渡时期。一个月后,逐渐步入正轨。”
如何平稳度过这段特殊时期?一位资深餐饮行业人员表示,要解决当下用工的燃眉之急,可以适当提高薪酬,选用正规渠道而来的小时工应急;也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将目光对准工作稳定性强的中年员工,以此维持餐饮企业正常运转。“节后用工荒可以说是餐饮业顽疾,要有所突破必须未雨绸缪。”他认为,企业平时应该提早做好协调,尽量让外地员工回家过春节,本地员工则在春节后调休。同时,也要提前储备员工,尽量在年前多招聘,年前招工不仅选择更多,薪酬方面也比较合理。
记者 谢舒奕/文王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