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盗窃酒楼案的一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三名先后在城区多家酒店做过厨师的青年,利用熟悉酒店设施的"便利条件",以沿街的酒店、商铺为主要目标,采用断线钳断锁、钻窗入室等手段,盗窃保险柜、现金、高档烟酒、电脑、数码相机等物品。
6月5日,潍坊市高新公安局打掉了这个在全市流窜作案的特大入室盗窃团伙,将三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据了解,该盗窃团伙仅在一年的时间里,以酒店为主要目标,先后流窜盗窃作案24起,涉案总价值达40余万元。
酒店防范意识差被盯上
李军、李明,韩强三个24岁的青年都是老乡,两年前来潍坊市区打工,先后在城区多家酒店做过厨师。三人平时把挣来的工资用于吃喝玩乐,上网娱乐,上游戏厅,仅凭每月的工资难以满足日常的花销。
2008年6月份,李军、李明在游戏厅玩的时候,感到手头上的钱连玩游戏都不能满足,互相抱怨。偶然间,他们互相交流后发现一个问题:大多数酒店晚上值班的人都比较少,防范意识差,容易下手。酒店的面积也比较大,窗户多,有些窗户关不紧,容易进入。酒店便成为他们的盗窃目标。
首次作案“战果”颇丰
2008年9月底的一天晚上,李军和李明在网吧上网,打算上完网出去吃点烧烤、喝点扎啤的钱都没有了,虽然他们以前商议到酒店盗窃,但一直没下手,他们打算去干一把。当时,李明还在某酒店做厨师,非常了解酒店的地形和人员,并且该酒店的保安也不太负责任,晚上值班的时候睡得呼呼的,两人感到条件比较成熟了,便去实施盗窃。
他们先是沿着该酒店南侧的墙爬了进去,李明知道经理室经常不关窗户,他们打算先到经理室看看,就先爬进经理室把里面的所有抽屉全撬开了,从其中一个抽屉里翻出2000多元钱和一些物品。然后二人又转到酒店吧台,将吧台抽屉撬开后,没找到现金,他们先是喝了几瓶汇源果汁解解渴,然后就把吧台的电脑主机、显示器和经理室的电脑主机一起偷走了。
两人把偷来钱用来吃喝玩乐,觉得非常过瘾。第一次作案让他们尝到了甜头,以至于以后他们把偷盗都不当回事了。
在被盗酒店里又吃又喝
韩强看到他的两个老乡最近混得比较好,花钱大手大脚,有点眼馋。后经李军、李明两人鼓动,他们三个人就一起干了起来。他们有明确的分工,晚上出去作案是两个人,另一个人经营烧烤摊,第二天就换成另一个人了,交替进行。他们用偷来的钱,花4万元买了一辆面包车,以方便运输赃物。
一次,他们到某酒店偷盗时,先是到吧台把烟、酒、现金等能带走的东西都包了起来,然后到厨房找了点吃的,又找了些酒,在里面又吃又喝,简直把酒店当成了自己的家。酒足饭饱之后,他们又转了一圈,看看还有什么能带走的,临走时还很嚣张地给酒店经理留了一张纸条:“多谢老板盛情款待,恭喜发财。”
2009年4月初的一天凌晨,李军、李明感到手里没大有钱了,打算开车出去转转,再偷点钱花。他们找到一酒店,挨个推窗户,最后发现有一扇窗户没关紧,就推开爬了进去。他们先到吧台底下的抽屉里找了一把平口的螺丝刀,把吧台的其他抽屉全撬开,从里面偷了二十多盒烟和一台点菜机。
因为没偷到钱,他们又找到酒店的经理室,在经理室发现一个小保险柜并迅速把保险柜抬到车上,然后将保险柜拉到潍城区浮烟山的一块无人的地里,从车上拿下撬杠和铁锤,把保险柜砸开,然后将里面的钱拿了出来。
2009年4月9日凌晨,高新区刑警大队接到辖区一酒店报案,称其财务室被盗保险柜一个、现金3万余元、高档香烟、点菜宝等财物一宗,损失总价值5万余元。
案件发生后,高新区刑警大队民警迅速赶到现场,经过细致的现场勘查,提取指纹2枚。民警经过大量分析比对,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逐渐浮出水面。同时,民警根据案发现场监控录像获取了嫌疑车辆特征,经在城区各汽车销售点进行逐一摸排,最终找到了购车记录。在获取多条线索后,民警经进一步侦查,最终锁定了嫌疑人李军。
6月5日,高新区刑警大队民警在奎文区某村庄内将三人抓获,同时缴获作案汽车一辆、电脑2台、现金、手机、高档烟酒等物品一宗。
据李军、李明,韩强交代,4月9日凌晨,三人开车在潍坊市区到处转悠,转到潍县中路时,看到沿线酒店较多,就停下车,找到一家酒店,发现该酒店门口南侧的一扇窗户没关紧,三人就爬窗进去,先窜至吧台附近,把抽屉撬开偷了二十多盒烟和一个点菜机。看到该酒店晚上也无人值班,三人的胆子更大了,在酒店里面转了一圈后,又撬开经理室,盗走了保险柜。
三青年都干过厨师三人开车拉着保险柜去了潍城区浮烟山的一块无人的地里,用撬杠和铁锤砸开保险柜,拿走了里面的现金3万余元。
三人还交代,自2008年起,三人利用干过厨师、熟悉酒店设施的“便利条件”,多次在高新区、奎文区、潍城区、安丘市等地流窜盗窃沿街酒店、商铺,共作案24起,涉案总价值40余万元。
目前,李军、李明,韩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碍于面子再次盗窃
当记者见到李军时,发现他非常憔悴。据李军介绍,开始作案的时候只是想进到酒店里玩玩,觉得偷点烟、酒没什么大事,后来不大想去偷了,但同伙说“这点事都干不了,以后还能干什么大事?”他碍于面子就去参加了。
当记者问他,你恨他们吗?他说:“不恨,虽然他们用语言刺激我,但我都是自愿的。只恨自己的法律意识淡薄,开始觉得偷的东西少,没什么大事,直至一步步越偷越多。”
(文中犯罪嫌疑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