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资讯>>华人餐饮>>正文

印度华商刘国赵:在成都开印度餐厅 带最辣菜来PK

   成都商报记者吴宇宸

  发自印度加尔各答

  探访嘉宾

  刘国赵

  印度加尔各答华人联合会主席

  大佬印象

  “老顽童”放下酒杯秀射门

  8月下旬,成都商报记者在加尔各答与刘国赵相处的几天里,发现他的穿着总是一丝不苟,长袖白衬衣、西裤、皮鞋,满头银丝整齐地梳理着。同时,他乐观、豪爽的个人魅力展现无遗,在某些时候,还表现出“老顽童”的一面。

  有一晚,刘国赵带记者到一家印度餐厅吃饭,席间讲起他年少时在广东亲眼目睹著名球星李惠堂的一场球赛,讲至兴起,刘国赵突然站起来,现场演绎李惠堂如何射入精彩一球,伴随着爽朗的大笑,他坐下举起啤酒与众人干杯。

  在刘国赵生活的塔坝华人区,道路狭窄,甚至路面都不够平整,雨季路上到处是积水。“我在这里生活了快一辈子,现在去哪里都不合适。”刘国赵说。

  遍寻印度的华商,刘国赵是最醒目的名字。今年已经86岁的他,在加尔各答先后开设了4家知名中餐馆。

  刘国赵并不愿意被称为“餐饮大亨”,他表示:“这不是什么大生意,而且我早就不管生意了,专心做侨务。”他带领华人产业转型,渡过重重难关,并成为联系在印华人与中国的纽带。

  本月,他将前往成都,他表示,很有兴趣把印度菜带到成都去,他已经托人在成都调研,“9月份我会好好去看看。”

  他的中餐馆是当地的地标

  “我早就不管生意了,交给儿子们管。我也不管钱,我太太管钱。”被问及自己的资产时,刘国赵笑着说。

  刘国赵可能算不上大富豪,不过在印度,他一定算是有钱人。据成都商报记者了解,他有四家餐厅,10辆汽车,4个司机,在他的餐厅有近百名员工。

  刘国赵19岁从广东来到加尔各答,投奔在这里开皮厂的叔叔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穷小子。叔叔的皮厂规模不大,“生意不算好,但我那时候年轻、为人热情仗义,结识了很多兄弟。”刘国赵回忆说,他曾受邀到塔坝的华人学校培梅中学教书,还做了训育主任,约干了5年。

  有华人在塔坝开设了一家家庭式的中餐馆,受到当地华人和印度人的喜爱。刘国赵看准机会,1992年在塔坝开设了“金陵餐厅”,装修设计做得很好,一下子就吸引了很多印度客人。

  “金陵空间大、有空调,我太太亲自下厨,味道做得好,很快就大受欢迎了。”刘国赵说,印度人好吃辣,他还专门研究了辣味的菜,比如现在他的4家餐厅都有热门菜式“辣椒鸡”,就吸引了很多客人。

  1995年他接下别人转让的贵宾餐厅。1998年开北京饭店,该饭店一楼二楼是餐厅(三楼就是刘国赵目前的住所),规模很大,目前已经成为塔坝的地标。2000年,刘国赵在加尔各答闹市区开设了东方酒楼,主打中高端牌,成为加城首屈一指的中餐厅。

  准备在成都开印度餐馆

  “从做制皮生意到加工皮鞋,都是我们华人的质量最好。现在我做中餐,也坚持品质,食材必须当天采购,环境必须好,味道当然就不用说。”

  如今在加尔各答,周末去东方酒楼、北京饭店订一桌大餐,一家人聚一聚,已经是当地中产印度家庭的有品质的生活方式。

  刘国赵一直有个愿望,想到成都开一家印度餐厅。

  与成都结缘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刘国赵带领当地华人向灾区捐款,成为了四川海外交流协会的理事,并到成都访问了一次。

  回到印度后,刘国赵筹划来成都开一家印度餐厅,还让祖籍四川的塔坝华人回川探亲时,帮他做了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刘国赵向成都商报记者展示了这份报告,其中,成都的印度餐厅的数量、铺面租金、人力成本、投资估算等均有调查数据。

  刘国赵笑着说:“我9月份到成都再去看看,准备着手做这个事情。餐厅的卖点我都想好了,成都人爱吃辣椒,我把印度最辣的辣椒带过去,做一道菜,看谁能来挑战印度最辣的辣椒。”

  他们“家在印度,根在中国”

  刘国赵说自己不算是成功的商人,华人联合会的其他大佬也评价刘国赵“做生意不是最厉害的,但是最受尊敬和拥护”。

  每年春节,刘国赵都会带领塔坝的华人以传统方式庆祝,让异国他乡的华人也能享受春节的喜庆祥和。

  刘国赵在印度生活了大半辈子,但是他还是拿着中国护照,未加入印度籍。除了刘国赵之外,塔坝华人大多数都自称是“拿着印度护照的中国人”,他们讲着客家话,按中国人的习惯饮食作息,收看卫星频道的汉语节目。半世纪前华人在塔坝集资建起了中文学校“培梅中学”,当地人形容它为“文化的摇篮”。

  刘国赵经常出钱出力,为华人社会的发展和华人的权益奔走。尽管在加尔各答的华人数量越来越少,很多人都移民到美洲、欧洲、澳洲,但刘国赵的愿望还是想把塔坝建成真正的中国城,他说,塔坝的华人从小就被教育:“家在印度,根在中国”。

  华商故事

  守护酱油老字号招牌

  制作工艺坚持60年

  黄昌兴的诚昌酱厂,每天会销售5~6吨酱油及辣椒酱到全印度甚至尼泊尔。酱厂仍然采用60年前建厂时的制作工艺,“换做新的化工方法,能更快造出酱油来,但那样我们老字号的牌子可能就砸了。”今年8月,黄昌兴告诉来访的成都商报记者。

  1954年,黄昌兴的叔叔在加尔各答建立酱厂,取名“诚昌”,取“诚实做生意以求昌盛”之意。同年,黄昌兴出生。建厂之初,叔叔从中国香港请来一个姓吴的师傅,用最传统的中国技艺制作酱油。这是印度第一家酱油生产企业。上世纪50年代正是印度华人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印华人有5万人之多,在印度生产地道的酱油,“诚昌酱厂”前途一片光明。

  风云突变,上世纪50年代末,华人纷纷离开,印度菜又用不到酱油,诚昌酱厂何去何从?黄昌兴说,印度人爱吃辣,诚昌酱厂于是重点生产辣椒酱,并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黄昌兴在27岁时成为酱厂的掌舵人。接手之初,酱厂每天的销量是1~2吨,如今这个数据已经达到5~6吨,在印度绝大多数城市和乡镇都有诚昌的酱油及辣椒酱销售,“中国菜在印度越来越受欢迎,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这么多年来,诚昌一直采用最初的制作方式,力求让产品味道不变。 “传统方法制取酱油以大豆为原料,经过熬制、发酵、淋取等工艺,程序多,成本高。如果改用化工方法制造,时间能大大缩短。”黄昌兴说,他一直坚持用传统方法制作产品,就是不希望品质出现任何变化,要保住诚昌的老字号招牌。

  现在,诚昌酱厂有十多种产品,黄昌兴还在不停创新。“我们的辣椒酱有你们四川的味道,还有专为印度人生产的加入香菜葱头等多种佐料的酱。”黄昌兴说。

  记者观察

  印度华人

  艰难谋生

  在福布斯印度100富豪榜上,没有华人的名字,同样,也没有华人在印度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由于历史和政治等多方面原因,华人在印度的两百年生活历史充满了艰辛和挑战。近几十年来印度华人不断移民出走,在印度华人发展曾经最为蓬勃的印度第二大城市加尔各答,如今华人数量已经从最高峰的两三万人下降至现在的3000人。

  

编辑: 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