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正式实施。除了医疗机构、学校、艺术馆等场所,体育馆和健身馆首次被列入禁烟范围。《规定》还指出,餐厅、公园等场所应设置专门的吸烟区。
《规定》即将实施,公共场所又准备得如何?4月9日—13日,记者对北京市15家大中型餐厅进行了暗访。结果发现,仅有5家餐厅划分了无烟区和吸烟区。9家餐厅根本没听说过餐厅要禁烟的消息。
4月9日,记者来到朝阳区某餐厅。当记者要求在无烟区就餐时,服务员的回答是:“我们这没有无烟区。”而当记者提起公共场所“禁烟令”即将生效,饭店应设无烟区这一消息时,服务员都称从未听说过此事。在宣武区和海淀区的5家饭店中,记者也得到了同样的答复。
做得较好的几家餐厅中,一家日本快餐厅早已全面禁烟。另一家中餐厅在二楼设置了专门的无烟区。餐厅负责人表示,5月1日后,餐厅将撤掉吸烟区,实现全店无烟。相比餐厅,记者走访的北京市几家健身馆的情况令人欣慰,这些健身馆都是全店禁烟。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0.7%的人支持公共场所禁烟。虽然很多人对新规定有着较高期盼,但要真正做到全面禁烟还很困难。
对此,中国控烟协会会长杨功焕指出,除了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我国的禁烟规定没有惩罚细则,威慑力不大,也加大了公共场所禁烟的难度。相比之下,国外“禁烟令”惩处力度就很明显:法国规定严禁在公共场所以及酒吧、咖啡馆和餐馆吸烟,违反者将被处高达450欧元的罚款;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市政府宣布,在公共场所吸烟者将处以重金罚款或被捕入狱。
杨功焕还提出,像餐厅这样的公共场所应该更人性化一些,可以给客人准备一些香烟替代品,比如糖果、瓜子等,医院也可以增加戒烟门诊开诊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