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问答 | 网站投稿 | 会员注册 | 会员中心 | 繁体中文

www.canyin168.com-职业餐饮网

您现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厨师>>厨界资讯>>厨师新闻>>正文内容

42年厨龄老厨师重新“出山”一天报名30多人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职业餐饮网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09日 点击数: 【字体:

李德成说的这位大爷叫胡福昌 ,65岁。从18岁踏入厨师这一行一直到60岁退休,胡大爷的半辈子都在与“锅台”打交道。7月8日,看到本报的报道后,胡大爷的老伴立马给报社打电话,帮他报了名。

 

其实我干厨师是被“逼上梁山”的

胡大爷说,其实他干厨师 ,是被“逼上梁山”的。在他眼里,当年最光荣的事情就是去当兵或者干工程师。不过,当时家里条件不好,为了混口饭吃,他在青岛半工半读商业技校学了厨师。

当时,全国只有两所烹饪学校,一所是武汉烹饪学校,另一所就是咱青岛的这个商校了。

胡大爷是他的师傅手把手教起来的,“我觉得师傅就跟自己的父母似的。”

师傅期望高,对他们管理的自然也严格。有个师傅讲的故事,胡大爷现在还牢记着。

“当我师傅还是学徒的时候,有次他杀鸡,去鸡毛去得不干净,让我师傅的师傅,也就是我的师爷知道了,一下就把鸡毛抹到他的嘴上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后来,在带我们的时候,他还一直讲给我们听。”

胡大爷也没少挨过骂,菜做糊了,或者学艺不精,都要被师傅一顿好说。

师傅三年的言传身教,不光做菜,还包括做人、做事方面,都深深影响了胡大爷。

好的厨师要真正“为人民服务”

“培养出来的我们那一批,都是全面手。师傅对基本功啊、厨德啊,要求都特别高。”

三年学徒,一年实习,一年见习,胡大爷终于正式踏上工作岗位。从配菜,再到小班长,就这样一步步走过来。

“我们那会,条件是真的不好,一些油啊什么的,根本不够,只能回收点再用。但俺们心里都知道,不是愿意干,是真的没办法。”

谈起前段时间本报刊登的“虎子”厨师爆料行业内幕的事情,胡大爷也很有感触。

“现在一些年轻的小厨师 ,他们对这个行业了解得还是不多。有时,像添加色素的事情,他可能也不知道这样做到底有什么害处。因为不懂,所以也就不在乎。其实,有些东西,你了解了才能来用它。”

胡大爷说,过去根本不让加这些东西,也就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才听说有这样的事。

“现在很多厨师的水平可能不太一样,但年轻的厨师一定要愿意接受、愿意学习。我们不光是出来挣钱的,或者混饭吃的,要真正为人民服务。”说到“为人民服务”,胡大爷笑了笑,“用我们年代的词来说吧,就是这样。”

在胡大爷的学徒时期,师傅的一段话,他一直铭记在心:“干我们这行,初学三年,天下通行;再学三年,步步难行;又学三年,寸步难行。”

把它送给新一辈的厨师们吧!”胡大爷慢慢说道。见习记者 李 

胡福昌

65岁

 厨师(退休)

“我觉得你们搞的这个活动非常好,对一些不好的现象进行抵制,最好还能在烹饪界掀起一股改革的小浪潮。”

—— 胡大爷年龄虽大,但思维还是紧跟潮流的。

 

“那天带着一帮徒弟或同学一块过去,给活动捧捧场。把场面搞大一些。”

 


—胡大爷开玩笑地说。

厨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