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资讯>>企业动态>>正文

喜茶北京门店将于7月开业,不怕排队的可以走起了

因为排队动辄数小时才能喝到而让人又爱又恨的喜茶终于要来北京了。

 

6月25日,喜茶宣布北京两家门店将在7月同时开业,分别位于三里屯太古里和朝阳大悦城。同时,喜茶坚持不做加盟,根据规划,2017年底其全国门店规模将从目前的50家增加至100家,全部为直营店。

 

2012年5月12日,创始人聂云宸(Neo)在广东省江门市开张第一家门店。起初名为“皇茶”,后因商标问题于2016年初更名为“喜茶”。

 

目前,喜茶在广州、深圳、上海、佛山、东莞、中山等地区有分店约50家,均为直营店铺,总体营业额已过亿元。

 

2016年,喜茶获得投资机构IDG资本以及投资人何伯权共同投资的超过1亿元融资。IDG资本近年来频频投资餐饮食品,周黑鸭、三只松鼠等品牌背后都有IDG。何伯权则是乐百氏的创始人,将乐百氏卖给达能后,创办今日资本。

 

在资本助力下,喜茶开启了从广东向上海等一线城市扩张的路径。

 

2017年2月,喜茶入驻上海,因为漫长的排队等待成为餐饮界网红级话题。网上消费者的反馈中,最长等待时间长达6小时,黄牛也纷纷出动,原价20元左右的奶茶一度被炒至近百元。

 

喜茶的发家史离不开奶盖茶。喜茶自称奶盖茶的始祖,据说让喜茶爆红的芝士奶盖就是聂云宸的独家原创。与此同时,喜茶每个季度推出新品,比如应季的桃子、芒果口味。

 

喜茶很早就致力于对上游供应链的掌控,茶叶来自专供茶园,从土壤到口味都是定制,通过上游供应链的掌控,不仅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对产品定价形成优势。

 

除了产品本身特性,喜茶更吸引人的可能是抓住了年轻人的喜好。聂云宸强调,喜茶的定位主要是20-30岁的年轻白领。而这些人,对产品和就餐环境都有更高要求。

 

与传统奶茶铺十几平米的逼仄空间相比,喜茶不惜降低坪效、拓展店铺面积,从产品本身到装修氛围、Logo、包装设计,都迎合了年轻人对于设计感和舒适的需求。

 

喜茶在每一个城市会分一二三梯队选址,一等的位置留给首店,主要是为了打开品牌。其他的再做下沉。目前来看,北京的三里屯,大悦城,上海的来福士、以及深圳Prada旁边的店铺,都是一等位置。不过聂云宸透露,租金比大家想像得低。通常知名品牌的租金议价能力也能随之提高,现象级的喜茶显然满足了这个条件。

 

在外界看来,饥饿营销是促成喜茶火爆的推手,当消费者排了几小时好不容易买到一杯奶茶,朋友圈自拍也就成了自发的行为,而这种朋友圈的口碑传播更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

 

不过,漫长的排队虽然为喜茶赢得极大关注度,也成为喜茶被诟病的原因。排队不仅引致消费者抱怨,甚至一度传出喜茶雇人排队的传闻。

 

喜茶否认雇人排队的做法。为了解决排队现象,喜茶将门店店员的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门店内至少10人在岗,每个员工都会被固定在一道工序里面,标准化的同时保证效率。喜茶同时正在建立自己的培训学校,希望满足扩张需求,但目前还处在准备阶段。

 

聂云宸认为,“现在分流的最主要措施还是开店。” 并因此定下上海从目前的三家至年底达到十家,广东地区达到20家的目标。

 

IDG联盟合伙人连盟解释了为什么投资喜茶的原因,即投资消费者有需求,但由于特定经济、社会原因尚存在空缺的产品。茶饮市场升级的大背景下,喜茶就满足以上条件。

 

同时“饮料地域差异少,不像食品的味觉差异比较大。可口可乐,星巴克都很容易能开遍全球。”这决定喜茶也具备向外扩张做大规模的可能性。

 

而从二三线城市向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它还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当排队的消费者失去最初的新鲜感后,喜茶是否具备持续的吸引力。食品业门槛比较低 ,口味抄袭起来太容易。除了喜茶,茶饮界正在涌现很多有竞争力的品牌,如“奈雪の茶”、一点点奶茶、inWE因味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