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资讯>>媒体曝光>>正文

山东潍坊剧毒姜曝光 姜农自己根本不吃

    “近日,记者在山东潍坊地区采访时发现,有人置国家法律与人民健康于不顾,明目张胆滥用剧毒农药。记者走访了峡山区王家庄街道管辖的10多个村庄,发现这里违规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的情况比较普遍。田间地头随处可以看到丢弃的神农丹包装袋,姜农们都是成箱成箱地使用神农丹。潍坊市峡山区当地农民对神农丹的危害性都心知肚明,因为使用过这种剧毒农药的姜,他们自己根本不吃。”

 姜农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

  最新进展

  山东潍坊

  集中收缴“神农丹”

  新华社电(记者 张志龙)4日,山东潍坊市有农户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进行大姜种植经媒体报道后,山东省连夜派出工作组到潍坊进行现场督导查处。潍坊相关部门也着手对全市“神农丹”农药的销售和使用情况展开彻底调查,对违法违规销售的“神农丹”农药进行集中收缴。

  据介绍,潍坊市将对查获的使用“神农丹”种植的大姜、大葱等农作物统一清除、销毁。同时,对各类农药经营业户展开拉网式检查,对违法违规销售剧毒农药的经营业户坚决依法依规处理,并由各级农业部门牵头,组织专门力量,帮助农民用科学方法解决生姜等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

一些姜农告诉记者,剧毒农药使用多年

  另外,潍坊市要求辖区内各县市区围绕本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立即组织力量展开进一步排查,全力堵塞漏洞提升监管水平。

  滥用

  剧毒农药超量6倍使用

  前不久记者来到了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王家庄街道农村,现在正值种植生姜的时节,路边是一片片的生姜田,盖上塑料薄膜的是已经播种的生姜田,还有大量的生姜田已经开好沟等待播种。在西波浪泉村附近的生姜田里,记者看到一个农户正拿着一个蓝色的袋子,往地里撒着一种东西。记者在田边找到农户丢弃的这种蓝色包装袋,发现这是一种叫神农丹的农药。这种蓝色包装的神农丹每包1公斤,正面印有“严禁用于蔬菜、瓜果”的大字,在背面一个骷髅标志和红色的“剧毒”字样引人注目。种姜时农户直接把神农丹和化肥一起撒在已经发芽的种姜边上,白色的颗粒是化肥,黑色的小颗粒就是神农丹。

  据专家介绍,神农丹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涕灭威的剧毒农药,50毫克就可致一个50公斤重的人死亡,所以不能直接用于蔬菜瓜果。2010年就有媒体报道,在安徽省灵璧县因为食用使用过神农丹的黄瓜,导致13人急性中毒。在3天的时间里记者走访了峡山区王家庄街道管辖的10多个村庄,发现这里违规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的情况比较普遍。田间地头随处可以看到丢弃的神农丹包装袋,姜农们都是成箱成箱地使用神农丹。

  记者发现这里不仅违规使用神农丹,更为严重的是滥用神农丹。按照农业部的农药登记,神农丹只能用在棉花、烟草、月季、花生、甘薯上。在神农丹的使用说明书中还特别规定,在甘薯地里使用,仅限河北、山东、河南春天发生严重线虫病时使用;在花生地里使用,仅限于春播花生。甘薯和花生有限制地被批准使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两个作物的生长期较长,实验证明能保证安全。即使在这些作物上使用,在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上也有严格的限制。就拿跟生姜比较接近的甘薯来说,按规定每亩使用的剂量是2到3公斤,而当地农民在种生姜时是怎么使用的呢?

  神农丹产品一般每箱10袋,每袋1公斤,这里的农民每亩要用到8公斤到20公斤,是规定用药量的3到6倍以上。按照使用规定,即使在批准的作物上,在其生长周期里也最多准许使用一次,这里的姜农要用两次。

  在神农丹的使用说明中,还标明在甘薯地里使用时,安全间隔期是150天。安全间隔期是指从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中农药残留量降到最大允许残留量所需的时间,这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而这里的农民不仅在4月份播种时超量使用神农丹,到8月份立秋的时候,还要超量使用一次,这时距离10月收获新姜,只有60天左右的间隔期,远远少于参照甘薯的150天安全间隔期。超量使用,又大大缩短间隔期,这必然带来农药残留超标的风险。而神农丹所含的涕灭威农药,它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被植物全身吸收。

  调查

  姜农不吃自己种的姜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院长周志强教授认为,滥用神农丹除了会造成生姜中农药残留超标,还有另外一个危害就是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农民种姜时使用神农丹,通过不断浇水灌溉,会使得大量的农药成分溶解到地下水中。

  潍坊市峡山区,因为境内有山东省最大的水库——峡山水库而得名。记者走访的10多个村庄都分布在水库的西岸。对于像峡山水库这样的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国家规定水位线以上200米的陆地都属于保护区范围,不得从事农牧活动,更不能使用高毒农药。但是就在水库边上的董家套村附近的一块生姜地里,几位农民正准备用神农丹播种生姜。记者目测,离这块地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峡山水库。其实当地农民对神农丹的危害性都心知肚明,因为使用过这种剧毒农药的姜,他们自己根本不吃。

  流向

  问题姜只供内销使用

  潍坊市作为主要蔬菜生产区,是禁止销售使用高毒农药的。那么这些生姜地里的神农丹到底是哪里来的呢?

  根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在附近的赵戈镇上,记者找到了一家名为赵戈果树医院的农资店,按照店门口留下的销售手机号码,拨通了电话,说要5箱神农丹,对方说有货。

  中国北方最大的姜蒜批发市场设在潍坊安丘市大黑埠村,峡山区紧挨着安丘市,峡山区生产的生姜最后都汇集到这里交易。尽管是淡季,记者看到还是有20多辆货车拉着生姜等待出售。

  看到记者要农药残留检测报告,一位自称做加工出口姜生意的老板告诉记者,这并不难。因为检测都是自己送样品,只要找几斤合格的姜去检验,就可以拿到农药残留合格的检测报告。

  据了解,潍坊当地出产的生姜分出口姜和内销姜两种。因为外商对农药残留检测非常严格,所以出口基地的姜都不使用高毒农药。

  同属于潍坊市管辖的安丘市生姜种植面积有15万亩左右,其中大多数供出口。安丘市对高毒农药管理非常严格,每个镇和街道、每个社区、每个村都设有农药监管员和信息员,对农药的经营和使用实现无缝隙监管。对违规行为,实行有奖举报。

  与出口姜的严格管理不同,潍坊其他地区生产的内销姜对农药残留实行的是抽查制度,一年抽查不了几次,无论是做内销姜生意的姜贩,还是农户对这种抽查都不太担心。

  滥用农药的作物自己不吃、出口不送,全部都只供内销使用,这说明什么?说明管理有问题,不能趋利避害,相反却容易藏污纳垢。这说明用药的人意识没问题,他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可这并不是解决不了的大问题,外销渠道能堵住不合格农产品,就说明这事能办好。因此我们不能用“不可为”来掩盖自己的“不作为”,我们没做到只是因为我们没做好。“老实承认、努力改进”是唯一出路,不管是种植者还是监管者都是如此。

  文/央视《焦点访谈》 供图/央视 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