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洁 摄影 李文彬
上周本报连续报道了两个开火锅店的小伙子的故事,因缺乏经验和准备不足,他们的火锅店遭遇困境。见报后,很多热心读者和餐饮业的前辈们都纷纷支招,希望他们的第一次创业能有个比较好的结局。上周末,本报特别邀请了“2013重庆最火锅”评选活动中的11家获奖单位掌门人,集体为两个小伙子的火锅店进行一次专家级别的“会诊”。
这一次“专家会诊”,既有“外科”方面,也有“内科”方面,开出的方子既有“猛药”,也有“温补”,如今,两个年轻人的火锅店也正面临着抉择,无论是想要起死回生,还是想要痛下决断放弃,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外科”诊断报告
招牌不该用绿色,桌椅摆放也不科学
症状诊断:1.店招颜色不对;2.店内设计不合理;3.空调位置不对。
治疗计划:重新装修
主治医师:“熬家火锅”敖华庆等
“哎呀!小伙子,做火锅生意的,店招牌怎么能用绿色的字呢?”还没走进火锅店内,各位掌门人们立刻就凭着多年经验挑出了毛病。大家说,做餐饮生意,都讲究火火红红,店招的颜色最重要就是醒目,吸引人,用得最多的是红色或者黄色,很少会有人用绿色,绿色更适合于超市、花店或药店之类使用。
“店招其实很重要,这是给顾客的第一印象,我观察了一下,隔壁乡坝头火锅就做得不错,门店上挂了很多红灯笼,给人感觉很喜庆。”熬家火锅掌门人敖华庆,上周四上午9点多就到了城南家园小区,提前打探了周边环境。
走进店内,行家们楼上楼下,店堂厨房,甚至厕所都看了一遍,然后坐下来跟小罗和小唐慢慢聊。“外科”方面的问题,总结起来大致有这些:
1.店招。现在店招的绿色要不得,最好改成红色,并增加一些喜庆元素。
2.装修。一楼店铺面积比较窄,应将厨房设计在二楼,让一楼大厅更加敞亮。
3.桌椅摆放。一楼进门左侧不该摆桌子,给人感觉更拥挤。 4.空调位置。一楼空调摆放位置不对,二楼空调太小,不能满足大厅需要。
“内科”诊断报告
菜品无量化标准,很多细节不达标
症状诊断:1.定价过高品种过多;2.无特色菜品;3.底料味淡。
治疗计划:回炉学习
主治医师:龙头老火锅柯庆、“李外婆”吕博、“山城往事”黄莹等
顾客来吃火锅,除了环境这些外在的东西,最看重的还是“内在”,也就是底料的味道和菜品是否新鲜这些东西。小罗先将菜单递到前辈们的手中,我们留意到,众前辈们接过菜单,都埋头静静地、仔细地看了,然后从“内科”方面,也总结出不少的问题。
菜品问题:
1.定价偏高。“从当地的消费水平来看,我们认为这样的菜价是偏高的。”龙头老火锅的柯庆和李外婆的吕博说。
2.菜品过多。前辈们说,目前他们店内的菜品平均70多种,可小罗他们的菜品多达90种。
3.无特色菜品,建议减少种类,做出特色。另外,周一至周四,与周五至周日的客流量不一样,菜品进货的量也要相应做出调整,才能保持菜品的新鲜。
4.菜品无量化标准。山城往事火锅店负责人黄莹说,她特意到厨房看了看小罗和小唐装盘,发现除了毛肚有标准外,其他菜品几乎都是随意抓,抓多抓少没标准。“没有量化标准,单品毛利的核定就更无从谈起,这点是非常混乱的。”
底料问题:
偏黑偏浑,缺味道。随后,小罗将他自己琢磨调制的火锅底料端了出来,请前辈们试尝。底料煮开后,大家拿起筷子尝了尝,大多皱眉摇头。开出的“诊断书”是:颜色偏黑、油偏浑、缺味道,最好回炉重新学过。
除了菜品和底料上的不达标,前辈们还指出了卫生间清洁、餐具清洁等细节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细节也有可能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点。
是改头换面再冲一把,还是痛下决断放弃
两个年轻人进退两难
店里问题这么多,有些“疾在腠理”,很容易就能做出改变,而有些却“病入骨髓”,却几乎难以挽救。两个小伙子的路该怎么走?行家们给出了几个方向。
“做了这么久的火锅,我其实对餐饮产生了兴趣,有感情了,说心里话是很想把它做好。”
听到小罗这样说,不少前辈都很支持,鼓励他重新改头换面,再冲一把,行家们纷纷邀请小罗和小唐到自己店里去学习,试吃火锅,他们都愿意无偿地为他们提供底料。在菜品进货上也会提供帮助,比如介绍较好的供货商,教他们如何选择菜品,以及做好菜品量化标准。还有店招,广告营销上,都愿意提供帮助。
不过,兄弟俩还面临着一个问题,他们已经拖欠了数万元租金。“做生意没想象中那么简单的,小伙子们。既然在经验、技术、资金等各方面都无法达到标准,我建议还是决断些,尽早撤离,不然只会越陷越深。”外婆桥火锅掌门人夏时玉建议说,尽早离开,减少损失不失为一种选择。
“有些进退两难。”小罗说,会去跟房屋出租方协商一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办法。
前去帮忙“把脉”的11家火锅店掌门人都表示,如果小罗将来想到他们店里去学习,他们都非常欢迎。
(在此特别感谢晓宇老火锅、山城往事老火锅、龙头老火锅、李外婆老火锅、重庆熬家鲜菜火锅、天祚鱿鱼火锅、根据地火锅、外婆桥自助火锅、重庆Y火锅、牧马人老火锅、烫火锅的热情帮助和支持。)
大学生创业,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市场、团队、心态,缺一不可
昨天上午,我们也采访到了黄钟仪教授(重庆工商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副院长,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导师团首批导师之一。)她仔细阅读了小罗和小唐的创业故事后说:“盲目创业,可能是不少大学生创业的通病,要在市场、资金、管理、团队、心态等各方面准备好,这才具备创业的最基本条件。”
市场准备
要具备调查了解市场需求的能力
“很多大学生创业都比较轻视这一方面,听到有几个人提到有需求,不做市场调查,片面地认为这就是开始创业的机会。”黄教授说,小罗和小唐就是只有创业的想法,而没有对当地火锅市场需求做过详细了解分析。
还有一个误区,不少大学生曾经摆过摊,或者代理销售过某些产品,自以为对市场很了解。其实销售得再好,只能代表你有销售能力,而不是有发现和把握市场的能力。
“我不主张大学生直接创业,最好创业前能先学习,了解行业,了解市场,熟悉本业务的流程与操作,充分做好准备。”黄教授建议,大学生创业最好不要选择竞争已经白热化的行业,尽量利用自身优势,选择技术、信息含量高或有某种创新模式的行业。
创业团队
找志同道合的人,还要亲兄弟明算账
黄教授还建议,大学毕业生可以先采取合伙创业或家庭创业的方式。
黄教授建议,打算创业的大学生在组建团队时,最好选择兴趣相同,但能力和性格又能互补的合作伙伴,取长补短。可以根据性格分工,谁负责开拓市场,谁负责内部管理、人力资源,谁负责财务管理,谁负责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等。为避免将来合作伙伴间出现矛盾和摩擦,要先定好规矩,将权力分配、利润分配和亏损分配说好。
创业心态
必须具备风险承受能力和长远的眼光
创业之前,最好做一些风险预估,比如出现亏损怎么办,亏损到什么程度是你能承受和担当的。创业还需要有毅力,能坚持。当市场、管理、产品、团队等都没问题,只是顾客还不了解你的产品时期,坚持就显得格外重要。
另外,黄教授还提醒,大学生要创业,要善于了解政府出台的有关优惠政策,比如申请微型企业,可以得到帮扶,还有专业的培训等等,能帮助积累更多的经验。
如果有一位创业导师,
也许情况将完全不同
小罗和小唐的创业经历,让我们想起那个扁鹊与蔡桓公的著名故事,因为一次次错过治疗的机会,君王终于病入膏肓,无力回天。
回头看来,小罗和小唐的火锅店又何尝不是这样,如果有一位创业导师,如扁鹊般从一开始就为他们指出问题所在,趁“疾在腠理”就对症下药做出改变,恐怕他们现在面临的也不会是如此困境。现在,巨额亏损几乎压垮了这两个年轻人,虽然专家们开出各种“药方”,但真正想要起死回生,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年轻人从不缺乏热情与冲劲,但没有经过慎密思考的热情最容易陷入盲目,如果你是一位正在创业路途中遭遇困惑的年轻人,如果你希望得到创业导师的指点,请联系我们,由我们来搭建一座桥梁,帮助你解除困局,通达成功与收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