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南路110号,昔日的潭州瓦缸已经换上了餐谋天下的招牌,招牌的颜色也从红色换成了黑色。
曾经的长沙“大排档”元老和明星潭州瓦缸在创办14年后,日前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总店的店铺租赁给“餐谋天下”,淡出人们的视野。在餐饮低潮的大背景下,潭州瓦缸的退出别有深意。然而潭州瓦缸并未打算完全退出餐饮市场,而是转向高端餐饮,湖南的餐饮业正面临着方向上的抉择。本报记者吕琳瑗 长沙报道
现状:百万出租总店店面
饭庄门前一排八口大缸,古铜釉彩配文火悠香,位于涂家冲的潭州瓦缸总店,从2003年开始一直矗立于此,带有浓郁的湖湘本土味道,是老长沙心中的一张餐饮名片。
而8日,记者再次来到位于涂家冲的潭州瓦缸总店时,却发现古色古香大红外墙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则是以时尚化的黑色作为主色调的“餐谋天下”。“我们是最近开业的,潭州瓦缸已经没有了。”餐饮服务员解释道。
“这是个艰难的决定。”“潭州瓦缸”品牌所属方潭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邵格谊解释道,“经过协商,已决定暂时放弃"潭州瓦缸"的经营,并将自有总店店面以每年一百多万元的价格租赁给了餐谋天下。此事我们一直处理得相对低调,从1998年潭州瓦缸开张到此,生意上一直都很红火。这样的决定,一是从家族企业精力方面考虑,二是出于餐饮板块战略布局调整。”
潭州瓦缸涂家冲店作为潭州瓦缸总部,也是“潭州瓦缸”品牌的最后一家店。潭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潭州杜甫食府仍在经营,与潭州瓦缸大众路线不同的是,其定位为中端品牌。
回忆:两个月就收回成本
说起潭州瓦缸,很多人会提起当年那个人气超高的大棚子。“潭州瓦缸,是我儿时对一家人"下馆子"最初的记忆。"瓦缸煨汤""竹香鱼""芋头饭"是我的最爱,竹香鱼只有他家有,每次去都喜欢点。”老长沙张天艳回忆说,“那天经过涂家冲,发现潭州瓦缸不在了,心里还有小小的难过,感觉熟悉的那种味道再也找不到了。”
这家1998年成立的品牌,曾是餐饮业的传奇。“我爸创立潭州瓦缸时,我当时才16岁,当时走的是排档式的大众路线,桌子都是摆在泥巴地里,但从第一天开始,一百多张桌子几乎每天爆满。”邵格谊回忆道,“这家店是1998年我爸爸带领铜官陶瓷公司下岗职工一起做的,投资三十多万元,两个月就收回了全部成本。”
据邵格谊介绍,到2003年,潭州瓦缸在全国开店的总量超过了20家。“省外的店基本以加盟为主,因为那个年代我们对连锁企业的管理经验不足,管理也做得不太到位,到2006年加盟这块慢慢收缩了。不过自己的直营店,即使延续到歇业的前一天,生意一直都还不错。”
未来:将转做高端餐饮品牌
邵格谊表示,“我们现在已将主要精力放在近年成立的食品企业上,在同样精力投入下,食品企业带来的收益更大;另外,目前整个餐饮行业进入低迷期,像潭州瓦缸这种大体量、低价格的餐饮模式,在经营上也面临很大压力。”邵格谊说,“即使物价提高,潭州瓦缸的人均消费仍在30-50元;而2000多平的店铺面积,100多号人,超过2000元的服务员月工资,都意味着压力。”
“我们正酝酿在浏阳河婚庆文化主题公园做一家高端餐饮,人均消费在150-200元,店铺面积约500平。这种高端化、精细化的餐饮模式更容易维系。条件成熟,我会重新做回潭州瓦缸品牌。”
[观点]
长沙餐饮缺个“窑文化”
“潭州瓦缸”歇业,在商业品牌专家古湘看来,有些可惜。“餐饮行业的更替是非常迅速的,一家具有持续发展动力的企业,应随着大环境的变更,及时在定位和战略上进行提升与转型。”
“虽然潭州瓦缸在长沙人心目中被定义为"大众消费品",但十几年的积淀和窑瓦主题,为它累积了大量的本土化故事和文化,及深厚的市民情结。在铜官窑文化记忆鲜明的长沙,从目前的餐饮市场上看,长沙窑倒掉后,一直缺少一家主打"窑文化"的高端餐饮。具有优质铜官陶瓷公司背景的"潭州瓦缸"可以尝试在旧址上整体升级为"铂金店",将历史故事和本土文化做一个深层次的挖掘,以获取其中的高附加值。”
而同样从事商业运营多年的袁凯并不这样认为。“涂家冲的地段靠近医院,附近没有布局高端写字楼或高端商业区,周边环境欠佳。同时大型停车场的缺失,也不利于高端餐饮的定位。”
记者吕琳瑗
相关阅读
-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